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2篇
  免费   526篇
  国内免费   249篇
耳鼻咽喉   21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46篇
基础医学   353篇
口腔科学   88篇
临床医学   309篇
内科学   167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57篇
特种医学   83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240篇
综合类   777篇
预防医学   77篇
眼科学   26篇
药学   227篇
  7篇
中国医学   287篇
肿瘤学   744篇
  2024年   125篇
  2023年   504篇
  2022年   325篇
  2021年   317篇
  2020年   213篇
  2019年   206篇
  2018年   115篇
  2017年   133篇
  2016年   131篇
  2015年   132篇
  2014年   159篇
  2013年   130篇
  2012年   165篇
  2011年   144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31.
胆管癌是发生于胆管系统的恶性肿瘤,其起病隐匿,恶性程度高,预后较差。临床可采用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等方法,但是由于发现较晚,传统治疗方法疗效不确切。环状RNA是继miRNAs和lncRNAs之后的一类特殊的闭环型的非编码RNA分子,其在肿瘤增殖、侵袭、转移和耐药等多个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理论上,环状RNA既可作为反映肿瘤状态的肿瘤标志物,又有望开发出新型分子靶向药物。本综述总结了环状RNA在胆管癌中的作用机制,发掘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潜力,为胆管癌的诊疗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32.
胃肠道癌腹膜转移是目前临床治疗的最大难题,解决该难题的根本之道在于临床医生准确把握胃肠道癌腹膜转移的核心细胞病理学机制,基本掌握分子病理学机制,并融会贯通地运用到每一例患者诊治的临床决策过程中,做到"防""治"并举,积极预防、主动治疗。与临床治疗决策密切相关的胃肠道癌腹膜转移的核心细胞病理学机制有4点:(1)腹腔游离癌细胞或微癌灶定植于腹膜,对腹膜间皮细胞造成不可逆病理性损害;(2)定植的癌细胞进一步侵袭腹膜特定结构乳斑,启动加速侵袭性生长过程;(3)腹膜间质纤维化过程加重腹膜的结构性破坏;(4)癌细胞与乳斑中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形成促进腹膜转移癌生长的容受性免疫微环境。这4条核心细胞病理学机制互为因果,相互促进,构成腹膜转移发展的恶性循环。临床医生只要准确把握这4点,就有可能掌握临床诊治决策先机,将应对性被动治疗变为预防性主动治疗,改善胃肠道癌腹膜转移临床诊治现状。  相似文献   
33.
目的研究阴道微环境改变与高迁移率蛋白A2(HMGA2)水平变化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及宫颈癌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将本院2018年1月-2021年1月269例行宫颈癌筛查的门诊病例纳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阴道微环境改变(阴道pH值、乳酸杆菌含量、白细胞分度、病原体感染与否)、HPV感染情况以及阴道分泌物中HMGA2水平,通过阴道镜宫颈组织病理学检查判断患者宫颈病变程度。分析阴道微环境、高危HPV(HR-HPV)感染、HMGA2水平以及宫颈癌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HR-HPV阳性与阴性组患者比较,阴道pH、乳酸杆菌量、白细胞分度及念珠菌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HR-HPV阳性组阴道分泌物HMGA2水平显著高于阴性组(P<0.05)。正常宫颈组、低级别变组、高级别病变组以及宫颈癌组患者阴道pH、乳酸杆菌量、白细胞分度、念珠菌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正常宫颈组、低级别病变组、高级别病变组以及宫颈癌组患者阴道分泌物HMGA2水平依次呈上升趋势,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阴道pH>4.6、乳酸杆菌少量或无、白细胞3~4度及念珠菌感染者阴道分泌物HMGA2水平均显著高于其相对应的阴性组(均P<0.01),正常宫颈组、低级别病变组、高级别病变组以及宫颈癌组患者HR-HPV感染率依次呈上升趋势,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阴道pH>4.6、乳酸杆菌少量或无、白细胞3~4度、念珠菌感染等阴道微生态改变均可增加HR-HPV感染风险,并与宫颈病变关系密切;阴道分泌物HMGA2水平升高与阴道微环境改变、HR-HPV感染及宫颈病变有关,而HR-HPV感染将增加宫颈恶性病变的风险。  相似文献   
34.
周围神经损伤和再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不同类型周围神经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以及损伤局部微环境中的物质对神经再生的影响和调节  相似文献   
35.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是指对单个细胞的全部RNA进行逆转录、扩增和测序,再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的技术。自2009年Tang等基于高通量测序平台开始单细胞转录组测序之后,该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由于该技术能在单细胞水平诠释细胞的异质性,因此已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各领域尤其是肿瘤等疾病研究。本文将主要综述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流程和技术发展,及其在肿瘤异质性、肿瘤转移、肿瘤微环境、肿瘤药物等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36.
37.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发病机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造血祖细胞体外培养技术,观察40例MDS患者骨髓细胞粒-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GM-CFU)体外生长情况及患者血清、骨髓细胞对正常人造血祖细胞体外增殖作用的影响。结果:MDS中的难治性贫血(RA)74%为造血干细胞缺损(HSCD);原始细胞增多的难治性贫血(RAEB)、转化中的原始细胞增多的难治性贫血(RAEB-T)、慢性粒单细胞白血病(CMML)100%为免疫介导型(IC);环形铁粒幼红细胞增多的难治性贫血(RAS)仅2例,造血微环境缺陷(HMED)及IC型各1例。结论:RA、RAS与RAEB、RAEB-T、CMML患者可能是两种本质不同的群体,研究MDS的发病机制对克服治疗上的盲目性,提高疗效,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8.
目的:研究黏蛋白1(MUC1)模拟表位肽致敏树突状细胞(DC)对宫颈癌荷瘤小鼠生长和免疫微环境的影响。方法:培养小鼠骨髓细胞,诱导并刺激DC成熟,MUC1模拟表位肽处理构建负载MUC1模拟表位肽的DC。构建稳定表达MUC1的宫颈癌U14细胞株的荷瘤BALB/c小鼠模型,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注射0.2 ml生理盐水)、DC组(注射2×105个未加MUC1模拟表位肽的DCs)和DC+MUC1组(注射2×105个负载MUC1模拟表位肽的DCs),免疫1周后进行二次免疫。治疗前和二次免疫1周后测量肿瘤体积;二次免疫1周后取小鼠肿瘤组织称重并计算抑瘤率;取小鼠外周血,流式细胞术检测CD3+T、CD4+T、CD8+T细胞、CD4+CD25+Foxp3+Treg水平;ELISA检测小鼠血清IL-6、IL-10、TGF-β、VEGF浓度。结果:与治疗前比较,空白对照组、DC组和DC+MUC1组肿瘤体积增大(P<0.0...  相似文献   
39.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动员在临床得到广泛的应用,该动员过程受到造血生长因子、细胞粘附分子、造血微环境、信号传导途径以及造血干细胞的凋亡等体内多个环节的作用和相互影响,现综述其动员机制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0.
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岑建农  陈子兴  钱军  王玮  傅建新  潘金兰 《江苏医药》2004,30(4):259-260,F003
目的研究造血干细胞移植前的预处理对白血病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的影响.方法MSC克隆培养集落形成单位(CFU-F),检测19例移植后、15例缓解期白血病患者和12例正常人骨髓中的MSC数量;流式细胞术测定MSC细胞的免疫表型,性染色体的间期FISH,测定患者移植后MSC的来源.结果MSC免疫表型为CD34-、CD45-、CD105+、CD19-、CD13+、CD14-.骨髓CFU-F 12例正常人为(35.9±16.5)/1×106单个核细胞(MNC);15例白血病患者为(30.6±17.45)1×106MNC;19例移植术后者为(4.6±4.2)/1×106 MNC,明显少于前两组(P<0.001).间期FISH结果表明异基因骨髓移植后患者骨髓中99%以上骨髓细胞为供体来源,而MSC仍为患者受体自身的.结论骨髓移植前的预处理对骨髓MSC有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