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11篇
  免费   1798篇
  国内免费   628篇
耳鼻咽喉   50篇
儿科学   115篇
妇产科学   79篇
基础医学   360篇
口腔科学   171篇
临床医学   3331篇
内科学   2016篇
皮肤病学   690篇
神经病学   200篇
特种医学   448篇
外国民族医学   24篇
外科学   1271篇
综合类   8768篇
预防医学   1467篇
眼科学   100篇
药学   9917篇
  117篇
中国医学   1912篇
肿瘤学   2601篇
  2024年   215篇
  2023年   769篇
  2022年   773篇
  2021年   1171篇
  2020年   1192篇
  2019年   1525篇
  2018年   713篇
  2017年   1373篇
  2016年   1306篇
  2015年   1402篇
  2014年   2210篇
  2013年   2095篇
  2012年   2545篇
  2011年   2593篇
  2010年   2238篇
  2009年   1987篇
  2008年   1825篇
  2007年   1458篇
  2006年   1284篇
  2005年   1096篇
  2004年   865篇
  2003年   786篇
  2002年   585篇
  2001年   450篇
  2000年   315篇
  1999年   208篇
  1998年   151篇
  1997年   126篇
  1996年   91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73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4):149-152
目的 探讨芪胶升白胶囊对曲妥珠单抗和多西紫杉醇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肿瘤内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100 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 例。对照组给予曲妥珠单抗和多西紫杉醇治疗;观察组给予芪胶升白胶囊联合曲妥珠单抗和多西紫杉醇治疗:疗程均25 周,疗程结束时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并观察1 年内生存情况。结果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Z=-1.50,P>0.05);两组1 年内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1.00,P>0.05);两组生活质量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t=2.37,P<0.05);两组治疗后骨髓抑制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4.76,P<0.05),而肝肾功能损害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χ2=7.90,P<0.01)。结论芪胶升白胶囊可提高曲妥珠单抗和多西紫杉醇治疗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减轻化疗所引起的肝肾损伤和骨髓抑制。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8年8月就诊的12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依据盲抽法分为对照组(59)与观察组(67)。两组均予以不稳定型心绞痛常规治疗,鉴于此,对照组予以瑞舒伐他汀口服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曲美他嗪口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浆同型半膀氨酸(Hcy)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8周后血浆Hcy与MMP-9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略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用瑞舒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效果更佳,可有效降低血浆Hcy与MMP-9水平,且安全性高,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993.
994.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重症烧伤对炎症因子、28 d全因死亡率的影响。  方法  选取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重症烧伤患者86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CRRT组与乌司他丁联合CRRT组,每组43例。CRRT组:常规治疗+CRRT,乌司他丁联合CRRT组:在CRRT组基础上联合乌司他丁,连续7 d。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7 d后的危重评分(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Marshall评分)、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6、IL-8)、抗生素和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28 d全因死亡率。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两组患者的28 d生存情况。  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Marshall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治疗7 d后的各项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 < 0.05)。乌司他丁联合CRRT组患者治疗7 d后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Marshall评分显著低于CRRT组(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IL-8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7 d后,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IL-8均低于治疗前(P < 0.05)。乌司他丁联合CRRT组患者治疗7 d后的血清TNF-α、IL-6、IL-8显著低于CRRT组(P < 0.05)。乌司他丁联合CRRT组和CRRT组的28 d全因死亡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26% vs 44.19%,P < 0.05)。  结论  乌司他丁联合CRRT治疗重度烧伤患者可降低APACHEⅡ、SOFA及Marshall评分、血清TNF-α、IL-6、IL-8水平及28 d全因死亡率,缩短治疗时间,有效性和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他莫昔芬(TAM)对雌激素受体(ER)阴性、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GPER)阳性乳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以ER阴性(ER-)、GPER阳性(GPER+)乳腺癌MDA-MB-468细胞为研究对象,用TAM处理细胞,GPER特异性抑制剂G15抑制胞内GPER活性,siRNA干扰GPER蛋白表达,侵袭小室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ERα、GPER、Vimentin、E-cadherin及N-cadherin蛋白表达变化。结果:TAM(5 μmol/L)可明显增强MDA-MB-468细胞的侵袭能力(P<0.01);G15(10 μmol/L)预处理能显著抑制TAM诱导的细胞侵袭活动(P<0.01);GPER-siRNA可明显干扰MDA-MB-468细胞GPER蛋白表达(P<0.01);干扰GPER蛋白表达能有效抑制TAM诱导的细胞侵袭活动(P<0.01)。TAM处理明显诱导Vimentin和N-cadherin蛋白表达上调(P<0.01),E-cadherin蛋白表达下调(P<0.01);G15预处理或干扰GPER蛋白表达均能抑制TAM的上述诱导作用(均P<0.05)。结论:TAM能诱导ER- GPER+乳腺癌MDA-MB-468细胞EMT,其作用与其激活GPER有关。  相似文献   
996.
997.
998.
999.
目的探讨金水宝胶囊联合依帕司他片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7年4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86例。对照组口服依帕司他片,50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金水宝胶囊,3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血糖、肾功能指标、24 h尿微量蛋白定量、血清氧化指标和血清抗氧化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5.6%、9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血糖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胱抑素C(Cys-C)、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24 h尿微量蛋白定量、尿蛋白排泄率(UAER)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活性氧(ROS)、脂质过氧化氢(LHP)和晚期蛋白氧化产物(AOPPS)水平均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血清氧化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维生素E(VitE)、维生素C(VitC)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血清抗氧化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水宝胶囊联合依帕司他片治疗糖尿病肾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肾功能,增强抗氧化能力,降低氧化反应,具有一定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联合或单独应用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和影响因素。方法以卡培他滨为主化疗,用量1 0001 250 mg/m22次/d D11 250 mg/m22次/d D114,或联合应用长春瑞滨、多西他赛、吉西他滨中的一种,每2114,或联合应用长春瑞滨、多西他赛、吉西他滨中的一种,每2128 d为1个周期,治疗2个周期以上。部分HER-2阳性病例使用赫赛汀。按年龄、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月经状况、受体状况、化疗周期数、转移部位等影响因素进行分组,利用SPSS18.0软件对疾病控制率(DCR,CR+PR+SD)采用χ2检验,对不同影响因素间的无进展生存时间(PFS)采用log-rank检验,采用Cox回归模型确定PFS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127例晚期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客观有效率(ORR)(CR+PR)为50.4%,DCR为87.4%,毒副反应:血液学毒性Ⅰ28 d为1个周期,治疗2个周期以上。部分HER-2阳性病例使用赫赛汀。按年龄、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月经状况、受体状况、化疗周期数、转移部位等影响因素进行分组,利用SPSS18.0软件对疾病控制率(DCR,CR+PR+SD)采用χ2检验,对不同影响因素间的无进展生存时间(PFS)采用log-rank检验,采用Cox回归模型确定PFS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127例晚期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客观有效率(ORR)(CR+PR)为50.4%,DCR为87.4%,毒副反应:血液学毒性Ⅰ度6例;消化道反应:ⅠⅡ度6例;消化道反应:Ⅰ度13例,手足综合征ⅠⅡ度13例,手足综合征Ⅰ度6例。化疗周期数≤3与≥4对照得出近期疗效和PFS有显著差异(P<0.001),联合化疗周期数长短是PFS的独立影响因素,长联合化疗周期数的PFS危险度是短联合化疗周期数的0.19倍。其他各因素分组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联合或单独应用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转移性乳腺癌有较好的疗效,毒副作用小,病人耐受性好,且疗效及PFS与年龄、ECOG评分、月经状况、受体状况及转移部位数无关,但与化疗疗程数有关,长周期数比短周期数疗效更好。联合化疗周期数长短是PFS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