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9篇
  免费   185篇
  国内免费   232篇
耳鼻咽喉   20篇
儿科学   19篇
妇产科学   36篇
基础医学   702篇
口腔科学   46篇
临床医学   315篇
内科学   275篇
皮肤病学   25篇
神经病学   104篇
特种医学   72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160篇
综合类   977篇
预防医学   200篇
眼科学   32篇
药学   261篇
  4篇
中国医学   161篇
肿瘤学   263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80篇
  2022年   108篇
  2021年   125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136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136篇
  2009年   126篇
  2008年   200篇
  2007年   180篇
  2006年   160篇
  2005年   197篇
  2004年   189篇
  2003年   164篇
  2002年   134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80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据医学空间网3月12日报道,当病毒感染人体后,会引起免疫细胞里一系列的生化及应。通常造成的结果是有效的免疫反应,使得病毒被清除且受感染获救。但是,在某些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中,包括依波拉病毒、绿猴病毒和拉萨热病毒,以及导致1918年流感的流行性感冒病毒株,反而使免疫系统成为疾病中最危险的因素。突然发生的过度免疫反应,会使受感染发生休克死亡。[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前、后免疫细胞表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PrimaryLiverCarcinoma,PLC)患者肝切除术前、后免疫细胞表型的变化。方法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流量血细胞计数法(FlowCytometry,FCM)检测方法,动态观察120例PLC患者肝切除术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和HLA鄄DR含量变化。结果肝切除术前肝功能Child鄄PughB级、OGTTL型和术前施行肝动脉栓塞化疗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含量明显低于正常人组,CD4+/CD8+比值则较高(P<0郾05)。全部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前、后CD3+CD4+T细胞和NK细胞(CD3-CD16+CD56+)含量无明显差异。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和第2周外周血淋巴细胞CD3+CD8+含量明显低于肝切除术前和术后第3周(P<0.01);而CD4+/CD8+比值则显著高于肝切除术前和术后第3周(P<0郾01)。结论PLC合并肝硬变肝储备功能不足、术前肝动脉栓塞化疗和肝切除术可导致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低下,PLC患者肝切除术前行肝动脉栓塞化疗的价值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熊苗  屠菊红  赵爱民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3):3315-3317
母体免疫系统不排斥作为半同种移植物的胎儿,是免疫生物学界的唯一例外,已有的研究证实母胎界面的免疫细胞如NK、T、调节性T细胞等参与了妊娠免疫耐受的形成,作为对淋巴细胞的迁移、募集和归巢起决定性作用的趋化因子及其受体是上述免疫细胞参与反应的初始阶段,笔者就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在母胎界面的表达及其生物学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漆明 《广西医学》2009,31(7):1023-1025
免疫细胞化学(immunoeytochemistry,ICC)是近40余年兴起的一门边缘科学。运用ICC技术协助细胞学诊断,能提高细胞学的确诊率。ICC特别适合于上皮性、间叶性或淋巴细胞性肿瘤的鉴定;在淋巴瘤亚型分类中更趋客观、准确,并能为间叶来源肿瘤的细胞起源提供可靠证据,使寻找转移癌原发灶这一难题方面有了一线希望。笔者就近年来ICC技术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脂多糖 (LPS)诱导的肺泡巨噬细胞 (AM) p3 8蛋白激酶mRNA及其蛋白质表达的变化。方法分离培养AM ,分别采用原位分子杂交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AM p3 8蛋白激酶mRNA及其蛋白质的表达。结果p3 8mRNA在正常对照组AM中有少量表达 ,LPS刺激后 p3 8mRNA表达显著增强 (P <0 .0 1 )。p3 8蛋白质在正常对照组AM中的表达呈弥散性分布 ,以胞浆为主 ,胞核较少 ;LPS刺激后 ,胞浆染色明显减弱 ,胞核染色明显增强 ,胞核染色阳性细胞的百分比由正常对照组的 6.1 2± 2 .0 5 %上升到 3 5 .2± 8.3 5 % ,为正常对照组的 5 .75倍 ,二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1 )。结论LPS刺激AM p3 8mRNA的表达增强 ,诱发 p3 8蛋白激酶由胞浆转位到胞核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离培养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研究其体外培养的生物特性。方法:获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情况。绘制生长曲线,冷冻保存细胞复苏后的生长状况观察。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细胞表面抗原。在地塞米松、β-甘油磷酸钠、抗坏血酸的作用下,进行成骨诱导分化。结果:原代和传代培养的细胞体外培养细胞呈现梭形、多角形外观,具有较强的生长增殖能力,复苏细胞生长状况无明显改变;细胞CD44。CD54抗原有阳性表达,CD34呈阴性表达。分化细胞表现成骨细胞特性,合成碱性磷酸酶(ALP)能力增强,矿化结节逐渐出现。结论:建立稳定可靠的分离培养小鼠骨髓MSCs方法,分离出的MSCs具有干细胞的生物特性,可用于骨组织工程中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17.
双歧杆菌的细胞壁成分能有效的激活免疫细胞,促使这些效应细胞释放免疫活性物质,并对多种肿瘤的发生与发展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本研究利用我室提取的双歧杆菌DNA观察了其对小鼠J774A.1巨噬细胞的活化作用。收集厌氧培养的双歧杆菌(菌种由山东省防疫站提供),加入溶菌酶(1mgm1)与10%SDS(终浓度为1%)裂解菌体,饱和酚抽提去除菌体蛋白,透析,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所提取的双歧杆菌DNAA260/A280为1.823,经薄板层析证实所制备的双歧杆菌DNA中无脂多糖存在,经HpaⅡ酶酶切证实所制备的双歧杆菌DNA具有一定的非甲基化CpG基序,冷冻干燥后备用…  相似文献   
18.
Fas/APO-1 在泌尿系肿瘤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为了探讨Fas/APO1在泌尿系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6种泌尿系肿瘤细胞,膀胱癌(T24,EJ,BIU87),肾癌(GRC1,RCC949),前列腺癌(PC3M)和一种原代培养正常肾间质成纤维细胞Fas/APO1分子的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原代培养正常肾间质成纤维细胞和T24细胞系Fas/APO1分子表达较强,PC3M属中等强度表达,RCC949与BIU87属微弱表达,而EJ及GRC1则不表达。Fas/APO1在泌尿系恶性肿瘤培养细胞中的表达强度偏低或完全不表达,可能参与了泌尿系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和E—W核中SP和CCK样神经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