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41篇
  免费   1642篇
  国内免费   1064篇
耳鼻咽喉   52篇
儿科学   627篇
妇产科学   215篇
基础医学   936篇
口腔科学   95篇
临床医学   4390篇
内科学   2180篇
皮肤病学   175篇
神经病学   409篇
特种医学   948篇
外国民族医学   24篇
外科学   1656篇
综合类   8121篇
预防医学   2543篇
眼科学   184篇
药学   5186篇
  31篇
中国医学   1994篇
肿瘤学   581篇
  2024年   234篇
  2023年   725篇
  2022年   659篇
  2021年   875篇
  2020年   777篇
  2019年   788篇
  2018年   404篇
  2017年   619篇
  2016年   707篇
  2015年   833篇
  2014年   1291篇
  2013年   1284篇
  2012年   1706篇
  2011年   1760篇
  2010年   1616篇
  2009年   1438篇
  2008年   1588篇
  2007年   1450篇
  2006年   1313篇
  2005年   1500篇
  2004年   1271篇
  2003年   1135篇
  2002年   864篇
  2001年   742篇
  2000年   615篇
  1999年   536篇
  1998年   484篇
  1997年   420篇
  1996年   499篇
  1995年   367篇
  1994年   451篇
  1993年   362篇
  1992年   284篇
  1991年   210篇
  1990年   184篇
  1989年   161篇
  1988年   58篇
  1987年   46篇
  1986年   37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 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体外循环期间脂氧素A4(LXA4)的变化及其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 10和中性粒细胞(PMN)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30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17例,年龄38~72岁,ASA Ⅱ~Ⅲ级,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1)、体外循环 (CPB) 30min (T2)、CPB 停机时(T3)、停机后3h (T4)、6h(T5)、 24h(T6)时测定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以及血清中TNF-α、IL-6、IL-10和LXA4的浓度。结果 与T1时比较,LXA4、IL-10、TNF-α、IL-6、PMN水平在各时间点均明显升高(P<0.05);LXA4于T3时达到高峰后逐渐下降,于 T6时再次升高(P<0.05);IL-10在T3时达到高峰,之后逐渐下降 (P<0.05);TNF-α浓度和PMN计数于T4时达到高峰后逐渐下降,于T6时再次升高(P<0.05);IL-6于T5时达到高峰后逐渐下降(P<0.05);Spearman相关分析血清LXA4水平与IL-10、TNF-α和PMN计数之间呈相关性(P<0.05)。结论 CPB 可触发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全身炎性反应, 表现为中性粒细胞和促炎细胞因子(TNF-α、L-6)水平升高,同时抗炎细胞因子IL-10和促炎症消退介质LXA4更早被激活,以促进全身炎性反应的消退。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 ganglion block,SGB)是否能减少老年单肺通气(one-lung ventilation,OLV)手术患者术后神经认知障碍的发生。方法 择期全身麻醉下OLV手术的老年患者94例,年龄60~85岁,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7例),即试验组(S组)和对照组(C组),同时招募同年龄段的20例健康志愿者。麻醉开始前行左侧SGB,阻滞成功后开始麻醉诱导。患者入室后面罩吸氧5min(氧流量2L/min),记录此时rSO2为基础值,记录星状神经节阻滞前(T0)、单肺通气前(T1)、单肺通气30min(T2)、手术结束时(T3)、拔管后(T4)各时点的HR、MAP、PaO2、PaCO2以及rSO2。记录术中rSO2的最低值(rSO2min)和较基础值下降的最大百分比[rSO2 max(%)]。在术前、术后3天、术后7天及出院时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患者认知功能进行评估。志愿者相隔8天完成2次认知量表测试,计算学习效应。分别在术前、术后1天、术后3天抽取颈内静脉血检测血清中S-100β蛋白浓度并随访患者术后6个月内脑卒中、心肌梗死、痴呆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T0时比较,S组左侧rSO2在T1时明显增高(P<0.05),S组右侧、C组左右侧rSO2在T2时明显降低(P<0.05);S组左侧rSO2在T1、T2时高于S组右侧及C组左右侧(P<0.05);S组左侧rSO2 min高于右侧及C组左右侧(P<0.05),S组左侧rSO2下降幅度低于右侧及C组左右侧(P<0.05);C组术后3天 MMSE、MoCA评分明显降低(P<0.05),S组术后3天 MMSE评分高于C组(P<0.05),S组术后神经认知障碍发生率低于C组(P<0.0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能改善老年OLV手术患者术中脑氧供需平衡,保护患者术后神经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993.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123-125+封三
目的探讨熊去氧胆酸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炎症水平的改善及内镜下征象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5月具有典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168例。采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89例和观察组79例,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用药,即多潘立酮和奥美拉唑镁肠溶片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熊去氧胆酸治疗,治疗4周。观察两组总有效率、消化道症状的改善、内镜下的疗效。结果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96.20%)优于对照组(87.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在消化道症状积分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消化不良症状均有改善,其中观察组的改善效果最为明显;在内镜检查下,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熊去氧胆酸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效果较常规治疗方案更有助于改善炎症水平和内镜下征象,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探讨脓毒症患者脂氧素A4表达水平在其预后预测中的价值。 方法 选择2017年6月—2018年3月浙江省台州医院收治的脓毒症患者40例,收集患者基线资料、危重评分、生化指标、住ICU时间、住院时间及28 d生存情况;ELASA法检测血浆脂氧素A4(lipoxin A4,LXA4)、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促血管生成素-1(angiogenin-1,ANG-1)、促血管生成素-2(angiogenin-2,ANG-2)等表达水平;采用ROC、Kaplan-Meier曲线法分析LXA4在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结果 根据LXA4表达水平,将患者分为L组(LXA4≤55 ng/mL,21例)和H组(LXA4>55 ng/mL,19例);L组患者的APACHEⅡ、ANG-2、ANG-2/ANG-1水平明显高于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组患者TGF-β1、ANG-1高于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显示LXA4对脓毒症患者28 d病死率有较好的预测价值(AUC:0.824,P=0.003);Kaplan-Meier法得出H组患者28 d累计生存率明显高于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test P=0.045)。 结论 脓毒症患者LXA4表达水平对其预后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分析协同护理方式对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患者氧合指标、不良事件的影响。 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在 2019 年 1月至 2020 年 5 月接收的确定需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患者 84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42 例)和试验组(42 例),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患者采用协同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的氧合指数(PaO2/FIO2)、体循环血管阻力指数 (SVRI)、并发症、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结果 试验组患者干预后的 PaO2/FIO2、SVRI 值均比常规组的明显增加,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干预后的总并发症、总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均比常规组的明显降低,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采用协同护理方式有助于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患者的氧合指标维持稳定状态,预防患者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及并发症的出现,可改善患者的整体预后状况。  相似文献   
996.
997.
张秀芳  柴杰  谭雪峰  郭普 《中华全科医学》2020,18(10):1718-1721
目的 了解亳州地区儿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的SCCmec基因分型及其耐药性。 方法 收集2018年12月—2019年3月亳州市人民医院儿科共6个病区临床分离的89株MRSA菌株,采用PCR方法对其进行SCCmec基因分型;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并采用WHONET 5.6软件统计药敏结果并进行分析。 结果 89株MRSA以SCCmecⅣa型为主,占55.1%(49/89),其次SCCmecⅢ型12.4%(11/89),SCCmecⅡ型1.1%(1/89),未分型31.4%(28/89),未见SCCmecⅠ型和Ⅴ型;89株MRSA对青霉素均耐药,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均高耐药,耐药率分别为87.6%、62.9%,对喹诺酮类、庆大霉素、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的耐药率均低于10%;而49株SCCmecⅣa型对红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药率略升高,分别为91.8%、77.6%,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4.1%,有所下降,而对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庆大霉素均敏感;以上菌株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奎奴普丁/达福普汀及替加环素耐药。 结论 目前亳州地区儿童分离的MRSA主要以SCCmecⅣa型为主要流行株,对多种抗菌药物呈不同程度耐药。   相似文献   
998.
反应氧族(reactive oxygen specise,ROS)是细胞有氧代谢产生的物质,在脑缺血发生与进展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以往研究多以消除ROS 作为神经保护的重要途径。近年研究表明ROS 不只介导缺血后脑组织的损伤,更是重要的信号通路分子﹑参与调控缺血后的组织修复。一定含量的ROS 可激活细胞增殖、细胞迁移,激活血管生成的相关通路,促进血管生成。因此,全面了解ROS 在脑缺血后动态过程中的作用,合理调控脑缺血后组织中ROS 的含量,可促进受损区域的血管生成,对及时恢复血供、保护神经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9.
1000.
目的研究1,3-二苄基四氢-4H-呋喃并[3,4-d]咪唑-2,4(1H)-二酮的转化利用及合成工艺。方法以1,3-二苄基四氢-4H-呋喃并[3,4-d]咪唑-2,4(1H)-二酮为原料,经醇解、TEMPO催化氧化和水解制得顺-1,3-二苄基-2-氧代咪唑-4,5-二羧酸。结果与结论目标产物结构经~1H-NMR和ESI-MS谱确证,总收率为77%(以原料计)。改进后的制备工艺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收率高、成本低、环境友好的特点,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