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846篇
  免费   3041篇
  国内免费   2554篇
耳鼻咽喉   269篇
儿科学   441篇
妇产科学   531篇
基础医学   2181篇
口腔科学   643篇
临床医学   5142篇
内科学   6534篇
皮肤病学   516篇
神经病学   1024篇
特种医学   775篇
外国民族医学   60篇
外科学   3112篇
综合类   11684篇
预防医学   1747篇
眼科学   653篇
药学   8853篇
  73篇
中国医学   2359篇
肿瘤学   2844篇
  2024年   428篇
  2023年   1622篇
  2022年   1318篇
  2021年   1490篇
  2020年   1305篇
  2019年   1368篇
  2018年   750篇
  2017年   1217篇
  2016年   1261篇
  2015年   1392篇
  2014年   2093篇
  2013年   2283篇
  2012年   3015篇
  2011年   3294篇
  2010年   2949篇
  2009年   2972篇
  2008年   3166篇
  2007年   2914篇
  2006年   2757篇
  2005年   2739篇
  2004年   2081篇
  2003年   1825篇
  2002年   1297篇
  2001年   1017篇
  2000年   616篇
  1999年   468篇
  1998年   367篇
  1997年   288篇
  1996年   211篇
  1995年   223篇
  1994年   185篇
  1993年   103篇
  1992年   108篇
  1991年   93篇
  1990年   80篇
  1989年   84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癌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胃十二指肠溃疡经用H2受体拮抗剂和质子泵抑制剂等强效抑酸药物治疗,8周之内可有90%以上的溃疡获得治愈。但在此后不作维持治疗的情况下,于1年之后会有60%-90%出现复发,因而目前普遍推行长期的抗溃疡治疗。现知,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除菌治疗可解决这一问题。日本一组经双盲多中心协作研究(497例)的除菌治疗成功后1年的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复发率分别为11.4%和6.8%。Miwa(2004)最近报告一组4940例大规模回顾性研究的复发率更低,胃溃疡为2.3%/年,十二指肠溃疡为1.6%/年,并指出胃溃疡复发例中以非甾体抗炎药(NSAID)服用者、吸烟者和饮酒者为多,提示较之十二指肠溃疡其受环境因子的影响较大。还有报道称对活动期(开放性)溃疡的治疗,采取联用Hp除菌的治疗方案可以提升溃疡治愈率,更有称单纯除菌治疗的胃溃疡治愈率与已往的抑酸药治疗效果无异,可见Hp除菌治疗的实用价值之大。  相似文献   
52.
53.
呼吸系统感染在临床较常见,是老年患者的首要直接死因,合理应用抗感染药物是临床医生的重要本领之一。近年来,由于新的抗菌药物不断上市,致病原的种类分布及耐药性有了很大的变化,同时由于免疫抑制剂、抗肿瘤药物的大量应用及机械通气等有创技术的推广,难治性多重耐药细菌所致呼吸系统医院内感染也有增多趋势。目前在国内临床应用较多的几类抗菌药物分别是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氨基糖甙类,大环内酯类,以下分别介绍这几类药物在临床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4.
背景:该研究了胃癌中有丝分裂前期检查点(CHFR)的基因甲基化水平及其与微管抑制剂(MI)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选取46份胃癌切除术标本,检测其中9份标本的细胞系,启动子甲基化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检测,CHFR mRNA的表达水平通过定量逆转录PCR检测,MI介导的生长抑制反应通过标准的MTT方法检测。结果:在9份胃癌细胞系中,有3份细胞系的CHFR表达被异常的启动子甲基化所抑制,CHFR mRNA的表达水平与MI处理细胞(R=M10.889;P=0.005)的IC,o密切相关。在46例胃癌术后患中,有24例(52%)出现CHFR异常甲基化,其中12例因晚期肿瘤或术后复发而接受MI治疗。MI治疗有效包括29%的CHFR甲基化和20%的CHFR非甲基化患。然而,在7例CHFR甲基化患中,有6例(86%)出现肿瘤消退或不再进展的迹象。反之,在5例CHFR非甲基化患中有4例(80%)出现病情恶化。  相似文献   
55.
Cyprotex近日宣布将推出新型的有助于鉴别某些化合物的筛选服务,这些化合物是细胞色素P450 (CYP450)基于生理反应的抑制剂。对人体CYP450的抑制是引起药物交互作用的最普遍的生理反应之一;服用药物之后,药物新陈代谢的交互作用可降低药效或增加毒性。药物筛选初期对基于生理反应的CYP450抑制剂进行筛选能  相似文献   
56.
2001年1月至2004年10月,笔者自拟扶正化瘀方治疗免疫抑制剂所致的口腔黏膜溃疡32例并设对照组,取得了良好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7.
杨绍杰 《国外药讯》2006,(12):15-16
GSK公司的免疫抑制剂Imuran(azathioprine,硫唑嘌呤),在日本用于治疗类固醇依赖性Crohn氏病和类固醇依赖性溃疡性结肠炎。  相似文献   
58.
氮芥是免疫抑制剂的一种,其作用就是抑制机体抗体的生成,从而达到治疗肾炎的目的,在我科一直广泛应用,并取得较好疗效。但它的毒性反应较大,尤其是胃肠反应较明显,接受治疗的患者非常痛苦,我科2005年对在我科接受氮芥治疗患者实施人文关怀,经实验进行比较,患者痛苦明显减轻,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抑制剂YH-16和氟尿嘧啶(5-FU)联合应用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用MTT方法测定血管生成抑制剂YH-16和5-FU对血管内皮细胞和结肠癌细胞的IC50;建立小鼠肝转移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YH-16组(又分为低、中、高剂量3组)和5-Fu组及联合治疗组(YH-16加5-FU),术后2周观察各组小鼠肝转移瘤数目、原发灶大小和毒性反应。并检测肝转移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和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结果YH-16对结肠癌细胞的IC50是血管内皮细胞的3.38倍,而5-Fu对两种细胞的IC50差别不大。高剂量YH-16组、5-FU组和联合治疗组肝转移瘤数目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联合治疗组又低于高剂量YH-16组和5-FU组(均P〈0.05)。YH-16各剂量组的脾原发瘤体积与对照组比较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5-FU组和联合治疗组则小于对照组(均P〈0.05)。YH-16的毒性明显低于5-FU(P〈0.05),且两者联合使用其毒性与单用5-FU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FU组和联合治疗组肝转移瘤组织中VEGF的表达明显降低,中、高剂量YH-16组和5-FU组及联合治疗组肝转移瘤组织中的MVD计数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血管生成抑制剂YH-16明显抑制结直肠癌肝转移,YH-16与5-FU联合应用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抑制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60.
精液中PAI-1含量与精液液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测定精液中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type-1,PAI-1)的含量,探讨精液的液化机制。方法分别检测门诊患者1h内不液化精液40例(A组)和1h内液化精液30例(B组)中PAI- 1的含量。结果A组PAI-1含量为(10.25±0.75)ng/ml,B组为(6.46±0.37)ng/ml,A组含量显著高于B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精液中PAI-1含量与精液液化时间的相关性r=0.362,P<0.01,呈正相关。结论精液中PAI-1含量升高,可导致精液液化时间延长,可作为检测精液粘稠度的一个相对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