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9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69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61篇
临床医学   156篇
内科学   203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438篇
预防医学   279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202篇
  1篇
中国医学   75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受血者输血前4项检测及临床意义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颖  李彬  朱艳 《江西医学检验》2003,21(4):275-276
目的 探讨对受血者输血前4项检测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7019例输血前患者血液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sAg)、艾滋病病毒(HIV)抗体、丙肝病毒(HCV)抗体检测及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TRUST)试验。结果 HBsAg阳性率12.01%、HCV阳性率0.36%、HIV阳性率0.06%、TRUST阳性率1.09%。结论 受血者输血前相关检测不仅对患者与医务人员自身有益,而且保证输血安全监控,减少医疗纠纷,减少或防止医院感染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3.
干扰素是机体免疫细胞分泌的一种细胞因子,治疗丙型肝炎有较好的疗效。然而部分患者对干扰素无反应或仅有短暂反应,有人发现这与干扰素治疗过程中刺激机体产生干扰素抗体有一定关系。我们采用酶联免疫法观察接受干扰素治疗的丙肝患者血中干扰素抗体的产生情况,分析其对干扰素疗  相似文献   
994.
[目的]采用酶联免疫方法对准备新引进的和实验室现使用的两种乙丙肝酶免试剂盒进行临床应用准确性和精密度评价。[方法]采用卫生部临检中心己明确预期阴、阳结果的乙肝两对半和丙肝抗体质控血清,进行乙丙肝酶免试剂盒临床应用准确性评价;用HBsAg不同含量定值血清进行HBsAg最低检测限分析;用定值血清进行批内和批间精密度评价。[结果]待评价的乙丙肝酶免试剂盒除HBeAg和HBeAb的符合率为92%,抗-HCV的特异性为90.91%外,其余各项的灵敏度、特异性、总符合率均低于90%;HBaAg在2ng/ml含量时的阳性检出率为76.52%,但在1ng/ml和0.5ng/ml时阳性检出率均为0%;批内精密度CV在10%以上,批间精密度CV均在20%以上,HBeAb和HBcAb达到42.86%和60%。而实验室现使用的乙丙肝酶免试剂盒各项评价指标均优于待评价的试剂盒。[结论]所评价的乙丙肝酶免试剂盒其灵敏度、特异性、总符合率均较低,而HBaAg最低检测限也达不到卫生部所要求的0.5ng/ml检测水平,加上重复测定精密度较差,待评价的乙丙肝酶免试剂盒无法满足临床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995.
对416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了抗-HCV及其它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共发现52例抗-HCV阳性患者,其中单独抗-HCV阳性占23.0%,与HBV感染占40.4%,与HBV、HDV感染占9.6%。抗-HCV在慢性活动型肝炎、肝硬化中的阳性率分别为30.4%和22.7%,明显高于急性肝炎和非甲非乙型肝炎中的阳性率(2.8%、13.0%),提示HCV在促使肝病慢性化及加重病情方面有重要作用。对抗-HCV阳性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分型结果显示:各型丙肝息者CD_3、CD_4比例均下降,而CD_8比例上升,表现为Th细胞功能下降,Ts细胞功能增强,提示细胞免疫功能紊乱是丙肝患者高慢性化率的免疫学基础。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检测湖北地区丙型肝炎(丙肝)患者丙肝病毒(HCV)基因分型及HCV NS5B基因耐药突变位点的分布特征。方法:收集自2011-03-2014-05在本院确诊的来自湖北地区的丙肝患者外周静脉血标本273例,采用一代测序法检测每例样本的HCV和NS5B基因序列,将测得的序列与Blast进行在线比对后,统计分析HCV基因型和各亚型检出率,以及HCV NS5B耐药突变位点在HCV各基因亚型中的分布差异。结果:273例丙肝患者共检出1、2、3、6四种基因型和1a、1b、2a、3a、3b、6a六种基因亚型,其中1b亚型检出率较高,占76.19%(208/273),其次是2a亚型,占15.02%(41/273),其它各亚型检出率均不超过4.40%,各亚型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V NS5B基因以L159F突变率较高,占17.95%(42/234),与其它位点的基因突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各个位点的耐药突变发生在2a亚型中的比例较高,达57.26%(134/234),显著高于其它亚型的耐药突变(P0.05)。结论:分析湖北地区丙肝患者HCV基因分型及HCV NS5B耐药突变位点的分布特点,可为该地区丙肝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997.
目的:研究干扰素治疗慢性丙肝所致间质性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9例采用干扰素治疗慢性丙肝所致间质性肺炎患者,所有患者均停用抗病毒药物治疗,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临床疗效,总结临床特点。结果本组9例干扰素治疗慢性丙肝所致间质性肺炎患者中,治疗后8例患者恢复情况良好,治疗有效率为88.9%;1例患者病情加剧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死亡,病死率为11.1%。结论单独采用干扰素治疗慢性丙肝,患者易引发间质性肺炎,临床应用该药物时需配合其他药物联合使用,以降低毒副作用和患者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98.
何宛蓉 《肝博士》2015,(1):31-33
丙肝是丙型病毒性肝炎的简称,是一种由丙肝病毒(HCV)感染引起的主要经血液传播的疾病。HCV慢性感染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丙肝的特点是高隐匿、高漏诊、高慢性化,而公众对丙肝的认知率低、就诊率低、治疗率低,这种"三高三低"的特性,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危害极大,已成为严重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丙肝素来被称作"伪装的杀手",但如果能够在病情恶化前就发现,并及早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丙肝病毒是  相似文献   
999.
目的分析Markov链模型、Holt-Winters指数平滑模型、控制图预警模型3种预测预警方法对江苏省丙型肝炎(丙肝)疫情的预测效果,为丙肝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江苏省传染病疫情管理系统1997—2009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中丙肝的发病资料,分别建立Markov链模型、Holt-Winters指数平滑模型以及控制图预警模型,比较3种方法对丙肝预测的效果。结果 Markov链模型预测江苏省2009年9—12月丙肝的发病数均>120例,与实际发病例数的164、125、145、138例相符;Holt-Winters季节迭加模型(α=0.46,β=0.001,γ=0.001)预测效果较好,RMSE和MAPE分别为12.629 85和19.18%;控制图5年预警模型可以用于丙肝疫情的预警,将P70作为预警界值,灵敏度、特异度均>90%。结论 Markov链模型、Holt-Winters指数平滑模型是丙肝预测的良好方法,控制图预警模型可用于丙肝疫情的预警。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派罗欣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肝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到2013年6月收治的50例慢性丙肝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派罗欣治疗,对观察组采用派罗欣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终点应答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治愈21例,有效3例,有效率为96%,应答率为85.7%,持续应答率为67.3%。对照组治疗治愈12例,有效8例,有效率为80%,应答率为50.1%,持续应答率为52.2%。两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应用,派罗欣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肝临床疗效较好,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少的优点,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