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36篇
  免费   826篇
  国内免费   1445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31篇
妇产科学   115篇
基础医学   2213篇
口腔科学   27篇
临床医学   3957篇
内科学   5763篇
皮肤病学   50篇
神经病学   27篇
特种医学   535篇
外国民族医学   68篇
外科学   686篇
综合类   7295篇
预防医学   3878篇
眼科学   24篇
药学   2107篇
  16篇
中国医学   585篇
肿瘤学   329篇
  2024年   74篇
  2023年   282篇
  2022年   222篇
  2021年   337篇
  2020年   321篇
  2019年   381篇
  2018年   187篇
  2017年   321篇
  2016年   443篇
  2015年   507篇
  2014年   937篇
  2013年   1021篇
  2012年   1486篇
  2011年   1653篇
  2010年   1560篇
  2009年   1558篇
  2008年   1613篇
  2007年   1677篇
  2006年   1668篇
  2005年   1642篇
  2004年   1181篇
  2003年   1020篇
  2002年   916篇
  2001年   824篇
  2000年   665篇
  1999年   752篇
  1998年   686篇
  1997年   850篇
  1996年   782篇
  1995年   708篇
  1994年   567篇
  1993年   411篇
  1992年   178篇
  1991年   94篇
  1990年   94篇
  1989年   110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目的利用基因重组技术,用核酶基因置换HDV部分基因,分别用HBV特异性核酶(rRZ)和核酶-HDV重组体(rHDVRZA、rHDVRZB和rHDVRZC)研究体外转录与剪切HBV的活性。方法 将含有83lbp的HBV C基因片段的质粒pTA-HBV用BamHI消化成线性后,体外转录获取5’端32P标记靶HBV C RNA。将获得的3个核酶-HBV重组体rHDVRZA、rHDVRZB和rHDVRZC克隆于pGEM-T载体T7启动子下游进行非标记的大量转录。分别将rRZ、rHDVRZA、rHDVRZB和rHDVRZC与卫32P-HBV C RNA按一定比例和条件保温切割。结果 体外实验证明rRZ、rHDVRZA、rHDVRZB和rHDVRZC在37℃具有酶切活性。提示所设计的核酶-HDV重组体rHDVRZA和rHDVRZB中核酶结构正确。结论在HDV基因组不同位置插入核酶,能够维持酶正确结构的核酶-HDV具有体外特异性切割HBV的活性。  相似文献   
992.
我们通过对我国中部地区90年代中期因有偿献血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300例患者的血液标本进行HIV、丙型肝炎病毒(HCV)的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了解有偿献血HIV感染人群的HCV共感染率、共感染者流行病学和基因型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993.
为确定丙型肝炎病毒(HCV)及HIV共同感染的病例中是否增加了HCV的家族内传播(性接触及非性接触),设计一个Meta分析以评估在HCV/HIV共同感染的患者中性传播的集中危险率。预期登记347名受试者,包括53名HCV/HIV共同感染的索引病例及其87名家族成员,73名单一HCV感染的索引病例及其134名家族成员,后者作为对照组。所有的索引病例及其家族成员被访问,且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对其进行HCV和HIV筛检。通过聚合酶链反应,其因型的测试及HCVRNA病毒的装载确定阳性样本。结果:在HCV单一感染的索引病例中,其家族成员的2.2%检测到抗-HCV。  相似文献   
994.
不同个体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后会出现不同的疾病过程,普遍认为这与HBV本身无关,而与个体的免疫反应状况有关,而后者主要取决于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是MHC的基因产物,其中HLA-DRB1多态性最为复杂,在机体免疫应答和免疫调节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我们利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技术进行HLA-DRB1基因多态性分析,从基因水平探讨免疫、遗传因素在乙型肝炎发生机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5.
中国北方地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布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发现,根据HBV DNA—S区的碱基不同,HBV的基因型可分为A~H8个基因型,不同基因型在各地区的感染率各异,感染后临床表现及对药物治疗反应有区别,为深化研究乙型肝炎的流行、预防和治疗特点,对我院收治的北方地区慢性HBV感染者进行了HBV DNA基因型检测,结合被检测者的临床情况作简要分析,发现其中一些规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分析浙江省温州市新型毒品与传统毒品滥用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丙型肝炎病毒(HCV)及梅毒螺旋体感染风险,为吸毒人群行为干预模式的进一步探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国家统一制定的问卷对温州市2010-2014年艾滋病哨点监测的4102名毒品滥用者进行调查,并采集血液标本进行HIV、HCV及梅毒抗体检测。结果 4102名毒品滥用者中,新型毒品与传统毒品滥用者分别占49.42%和47.46%,其余为混合毒品滥用者;2010-2014年新型毒品滥用者所占比例整体呈上升趋势。新型毒品滥用者注射吸毒率与共用针具率分别为11.69%和22.78%,前者低于传统组(P0.0001),后者与传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最近1年内新型毒品滥用者商业性行为发生率为31.77%,高于传统组(P0.0001);两者每次使用安全套比例均为14.00%左右。新型毒品滥用者HIV抗体阳性检测率为0.20%,与传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CV、梅毒检测阳性率分别为28.61%和8.58%,前者低于传统组(P0.05),而后者高于传统组(P0.0001)。结论 新型毒品滥用者正面临着艾滋病等疾病血液传播与性传播的双重风险,亟需进一步探讨出适合当前吸毒人群行为特征的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997.
<正>直接作用抗病毒药(DAA)可抑制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1型复制,从而改善了初治和有过治疗史的丙肝患者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率。事实上,telaprevir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利巴韦林(PR)三联疗法相比PR二联疗法,治疗HCV基因1型慢性感染初治者已显示出了疗效的优越性。因而现有指南推荐使用telaprevir或boceprevir+PR方案。虽然SVR率有所改善,但是DAA+PR方案同时也导致了某些不良反应如贫血等的发生率增加,而贫血也是过去利巴韦林相关的一种常见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98.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运用核苷(酸)类药物(NAs)治疗已取得良好抗病毒效果,并降低了肝细胞癌(HCC)发生的风险,故研究人员推测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HCC患者术后应用NAs亦有可能获益。2004年来有关HBV相关性HCC根治性手术后应用NAs疗效的研究不断增多,这些研究的气泡图系统汇总结果显示:HBV相关性HCC术后应用NAs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HBV相关性HCC患者HBV-DNA阳性,应给予NAs治疗;初始治疗者优先选用强效高耐药屏障药物,且应密切监测HBV耐药情况;对于拉米夫定耐药患者可加用阿德福韦酯或换用恩替卡韦长期治疗。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比较磁微粒化学发光试剂与酶联免疫吸咐测定试剂检测戊型肝炎病毒Ig G抗体的结果差异。方法选取企业样本库2010年1月至2012年5月住院和门诊患者935例,分别用A厂家酶联免疫吸咐测定试剂和郑州安图生物磁微粒化学发光试剂测定戊型肝炎病毒Ig G抗体平行检测,不符样本用C厂家酶联免疫吸咐测定试剂复测。结果郑州安图生物磁微粒化学发光试剂和戊型肝炎病毒Ig G抗体A厂家酶联免疫吸咐测定试剂阳性一致百分比为95.5%,阴性一致百分比为97.7%,总符合率为9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微粒化学发光戊型肝炎病毒Ig G抗体试剂与酶联免疫吸咐测定试剂临床性能相似,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00.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我国肝细胞癌(HCC)的主要病因,高病毒载量是影响HCC发生、发展及预后的重要因素。针对HCC的各种治疗均有激活HBV的可能性,治疗的同时联合抗病毒治疗有利于抑制病毒的再激活,促进肝功能的恢复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在针对HCC的治疗后持续的抗病毒治疗有利于抑制病毒复制,减少肿瘤复发与转移,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并改善生活质量。抗病毒治疗是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细胞癌的最基本病因治疗,在HCC的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