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1篇
  免费   354篇
  国内免费   86篇
耳鼻咽喉   6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114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260篇
内科学   74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56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154篇
综合类   821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58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114篇
  2篇
中国医学   1478篇
肿瘤学   20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142篇
  2021年   235篇
  2020年   194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146篇
  2016年   184篇
  2015年   131篇
  2014年   277篇
  2013年   201篇
  2012年   214篇
  2011年   197篇
  2010年   143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91.
An optimal control problem for a non‐linear control system with a hemicontinuous and coercive operator is studied. The existence, uniqueness, and a variation of solutions of the system are also given. An example is presented to illustrate the theory. Copyright © 2003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992.
目的:观察四海之腧取穴法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基础治疗,治疗组采取四海之腧取穴法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结合康复训练,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治疗前后上下肢 Fugl-Meyer 评分、NIHSS 评分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1个月、2个月和3个月后 Fugl-Meyer 评分、NIHSS 评分均有所改善(P<0.05或 P<0.01),且治疗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尤以治疗组治疗3个月后疗效为最佳(P<0.01)。结论“四海之腧”取穴法结合康复训练的治疗方式可更好地改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运动功能障碍和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3.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总结分析近10年现代文献中针灸治疗痛经的同功穴选用规律。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的方式,对2006—2016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F)和维普数据库中针灸治疗痛经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及整理。结果得到相关文献128篇。治疗痛经的同功穴有49个,其中十四经腧穴47个,经外奇穴2个;主要穴位为三阴交、关元、中极,所属经脉主要为足太阳膀胱经和任脉,所在部位主要是胸腹部和腰背部。按照使用频率将腧穴分为3级:一级谱腧穴9个、二级谱腧穴13个、三级谱腧穴27个。结论同功穴的概念进一步诠释了腧穴配伍的协同增效作用,可对针灸处方的选择以及临床疗效的提高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94.
目的观察针刀松解术结合穴位埋线治疗对慢性胃炎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方法将112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57例采用针刀松解术结合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55例采用常规西药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OD及MDA含量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清SOD含量均明显升高(P0.01,P0.05),MDA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清SOD及MDA含量变化更明显,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具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刀松解术结合穴位埋线治疗可明显改善慢性胃炎患者血清SOD及MDA的含量,进而良性调节血清氧自由基的产生与清除,从而治愈本病。  相似文献   
995.
目的观察采用脐腹温灸、捏脊与针刺四缝穴外治三联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的疗效。方法 2012年5月到2014年2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收治厌食症患儿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甘草锌颗粒口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中医外治三联疗法,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疗效、主次症状评分、尿淀粉酶变化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28/30),高于对照组73.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主症评分、次症评分及尿淀粉酶量分别为(5.28±2.92)分、(3.08±1.52)分、(263.42±26.38)U/L,均优于对照组(9.82±2.36)分、(5.64±2.02)分、(202.52±39.26)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外治三联疗法可有效治疗小儿厌食症,改善患儿厌食症状,增加食欲,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96.
【目的】基于定标活检技术(MTB)评价胃痞方合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脾胃虚弱证的疗效。【方法】将64例CAG脾胃虚弱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2组均给予抗幽门螺杆菌(Hp)感染等常规处理,治疗组同时给予胃痞汤合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胃复春治疗,12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的主要症状改善情况及临床证候疗效,并在定标活检下观察胃镜下病理改变情况。【结果】(1)主要症状改善情况:治疗12周后,治疗组胃脘痞满、胃脘胀痛、胃脘嘈杂等主要症状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2)临床证候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8%,优于对照组的5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内镜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为87.5%,2组内镜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痞方合黄芪注射液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可显著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观察段层套管丹参肠线栓针刀微创植入术和传统小针刀术在临床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6例,治疗组为段层套管丹参肠线栓针刀微创植入术治疗,对照组为传统小针刀术治疗,3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2组经过治疗后,从腰椎功能改善情况、疼痛改善程度(疼痛VAS评分)、临床综合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2组治疗前后功能和疼痛改善程度(疼痛VAS评分)比较,治疗组优良率83.9%,对照组优良率62.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段层套管丹参肠线栓针刀微创植入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有效时间窗长,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998.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目前青春期、育龄期女性最常见的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之一.由于排卵功能障碍使PCOS患者受孕率降低,且流产率增高,PCOS成为生育期妇女不孕的重要原因.杨正望教授对PCOS性不孕的病因病机及其中西医治疗均有其独到的见解,认为本病基本病机为“肾、脾、肝三脏功能失调为本,痰湿、瘀血形成为标”,数种病因病机常相互错杂,同时并存,导致多种症状同时出现,治疗上三因制宜,擅长运用中药、西药、针灸、耳穴压豆等多种方法综合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99.
目的:观察腧穴热敏灸治疗慢性中度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成人慢性中度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热敏灸组和西药组,热敏灸组在患者背部体表高发热敏穴区热敏化腧穴施以热敏灸治疗,西药组应用舒利迭吸入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FEV1和PEF值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但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结束后3个月随访,热敏组肺功能维持在治疗3个月时水平,西药组降至治疗前水平,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腧穴热敏灸能有效改善慢性中度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肺功能,且治疗效果持久。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观察穴位强化埋线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穴位埋线组22例、中药灌肠组21例、联合治疗组22例和美沙拉嗪组21例,穴位埋线组采用穴位埋线治疗,中药灌肠组采用中药灌肠治疗,美沙拉嗪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联合治疗组给予穴位埋线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每组均治疗6个月。结果:穴位埋线组复发9例(40.9%),缓解时间(208±81)d,中药点滴灌肠组复发10例(47.6%),缓解时间(213±74)d,美沙拉嗪组复发10例(47.6%),缓解时间(209±77)d,穴位强化埋线疗法联合中药点滴灌肠组复发4例(18.2%),缓解时间(278±69)d,穴位强化埋线疗法联合中药灌肠组复发率、维持缓解时间均显著优于穴位埋线组、中药灌肠组、美沙拉嗪组(P0.05)。结论:穴位强化埋线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可显著提高维持缓解时间,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