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1篇
  免费   216篇
  国内免费   45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38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9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3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451篇
预防医学   23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94篇
  1篇
中国医学   877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138篇
  2020年   105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77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32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61.
目的观察消瘤方加减对化疗后正虚痰凝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生活质量、肿瘤负荷情况及机体免疫的影响。方法收集化疗4~6个疗程结束临床评估为完全缓解或不确定的完全缓解的DLBCL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遵医嘱随访观察定期复查,入组后每个月进行1次随访。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消瘤方加减口服,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6个疗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生活质量(EORTC-QLQ-C30)评分、KPS评分、肿瘤负荷指标[包括乳酸脱氢酶(LDH)、β2-微球蛋白(β2-MG)]、免疫球蛋白[包括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水平,并判定中医证候疗效、生活质量疗效,计算复发率。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无复发,对照组复发率为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生活质量疗效中好转率(80.00%)高于对照组(13.33%),治疗组恶化率(0)低于对照组(6.67%,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治疗组疲倦、恶心呕吐、气促、失眠、食欲不振、便秘评分,中医症状积分,LDH、β2-MG水平均明显降低,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总体健康状况评分,IgA、IgG、IgM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中医症状积分明显降低(P<0.05),其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指标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瘤方加减可以有效改善化疗后正虚痰凝型DLBCL患者中医证候,提高生活质量及机体免疫力,有效降低肿瘤负荷指标,并可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62.
目的观察补益通痹方(黄芪、威灵仙、党参、茯苓、何首乌等)治疗髋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76例髋骨性关节炎患者被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分别给予补益通痹方和美洛昔康片进行治疗,观察临床效果及临床症状积分、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的影响。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1.56%和63.16%,两组总有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各临床症状积分、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均得到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益通痹方治疗髋骨性关节炎有效。  相似文献   
63.
目的测定抗病毒饮方药及其煎剂中Ca、Mg、Mn、Cu、Fe、Zn等元素的含量,从而计算出各元素的溶出率,考察提取工艺的合理性。方法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结果抗病毒饮方药及其煎剂中Ca、Fe的含量最高,Mg在其次,再次是Mn、Zn,Cu的含量最低;所测6种元素中Mg的溶出率最高,可达90.36%;Cu则偏低,仅0.59%;其余4种元素溶出率大多数在50~70%。两个不同浓度煎剂的6种元素溶出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煎煮法提取工艺基本合理,尚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64.
目的对益气复胰汤传统汤剂与中药配方颗粒有效成分(或指标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探讨益气复胰汤中药配方颗粒在中药复方配伍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对益气复胰汤汤剂与中药配方颗粒中黄芪甲苷、芍药苷和延胡索乙素等指标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结果益气复胰汤1号汤剂与中药配方颗粒中的黄芪甲苷含量分别为0.031%和0.039%;益气复胰汤2号汤剂与中药配方颗粒中的芍药苷含量分别为0.41%和0.39%;益气复胰汤3号汤剂与配方颗粒中的延胡索乙素含量分别为0.011%和0.016%。结论两者主要指标成分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为中药配方颗粒在中药复方配伍中的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5.
目的:研究降糖复方含药血清对H2O2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H2O2诱导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ECV304)氧化损伤模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并测定细胞活力、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NO含量以及内皮素(ET-1)含量。结果:降糖复方含药血清可明显改善氧化损伤的ECV304细胞形态学变化,提高细胞存活率,降低MDA含量、提高SOD活力、增加NO释放、减少ET-1释放。结论:降糖复方含药血清能对抗H2O2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氧化损伤,起到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66.
目的:筛选及考察巴洛沙星分散片的最优处方和制备工艺.方法:以崩解时限和溶出度为指标,遂步调整辅料用量,特别是崩解剂,以形成高质量的分散片.结果:确定了以羧甲基淀粉钠、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作为崩解剂的分散片处方;分散片溶出速度较普通片更快.结论:研制的巴洛沙星分散片处方合理、工艺可行,符合分散片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67.
师音  陈娟  戚欢阳  师彦平 《中草药》2008,39(2):170-172
目的 研究黄芪复合剂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阐明其产生降血糖作用的物质基础.方法 采用硅胶、聚酰胺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理化常数及核磁共振、质谱、紫外、红外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 从黄芪复合剂水煎液的正丁醇萃取部位中分离并鉴定了9个化合物,经波谱分析鉴定,分别为1-羟基-2,3,4,6-四甲氧基(口山)酮(Ⅰ)、1-羟基-2,3,4,7-四甲氧基(口山)酮(Ⅱ)、1-羟基-2,3,5,7-四甲氧基(口山)酮(Ⅲ)、1-羟基-2,3,5-三甲氧基(口山)酮(Ⅳ)、1-羟基-2,3,7-三甲氧基(口山)酮(Ⅴ)、甘草素(Ⅵ)、甘草苷(Ⅶ)、异甘草苷(Ⅷ)、棉毛黄芪皂苷Ⅳ(Ⅸ).化合物Ⅰ~Ⅴ为(口山)酮类化合物.结论 5个(口山)酮类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复合剂中分离得到,推测可能是该复合剂的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68.
心宁有效部位群抗心肌缺血缺氧处方优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优选抗心肌缺血药心宁有效部位群配比与剂量,确定心宁处方组成。方法:以抗心肌缺血与耐缺氧作用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进行方剂学配伍研究。结果:丹参提取物与B草SFE萃取物配伍后,与模型组比较,抗心肌缺血与耐缺氧作用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极差大小与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丹参提取物抗心肌缺血作用优于B草萃取物,B草萃取物耐缺氧作用大于丹参提取物。结论:丹参提取物(A)与B草SFE萃取物(B)的最佳配伍比例为A3B2,心宁最优日服用剂量为低剂量(0.8g)。  相似文献   
69.
目的观察扶正健肝方对白蛋白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胶原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人血白蛋白(HSA)诱导大鼠肝纤维化,并随机分为扶正健肝方大、小剂量组(生药39.4、9.85g/kg)、秋水仙碱组(0.0001g/kg)、模型组、对照组等5组。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层粘连蛋白(laminin,LN)、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和Ⅳ型胶原(collagen type Ⅳ,Ⅳ-C)的含量,化学法测定肝脏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的含量。采用HE染色及VonGieson胶原纤维特殊染色观察肝组织结构改变及肝纤维化程度。图像分析系统定量分析肝内胶原纤维含量。结果扶正健肝方能明显降低人血白蛋白诱导肝纤维化大鼠血清层粘连蛋白、透明质酸和Ⅳ型胶原的含量(P<0.05,P<0.01),同时可降低大鼠肝脏中羟脯氨酸的含量。病理学观察,扶正健肝方能使大鼠胶原纤维沉积明显减轻,假小叶结构明显减少。图像定量分析显示扶正健肝方能明显降低肝脏胶原纤维的含量。结论扶正健肝方能通过对肝脏胶原物质代谢的影响而抑制人血白蛋白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70.
活血降糖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观察活血降糖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饮食、运动疗法及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30例用弥可保(0.5 mg/次,3次/d)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活血降糖胶囊(3粒/次,3次/d)治疗,进行疗效比较,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活血降糖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