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0篇
  免费   236篇
  国内免费   196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2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6篇
内科学   351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3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49篇
综合类   646篇
预防医学   176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489篇
中国医学   791篇
肿瘤学   2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155篇
  2012年   191篇
  2011年   200篇
  2010年   152篇
  2009年   125篇
  2008年   131篇
  2007年   159篇
  2006年   131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优选一种简单快捷分离制备人工蛹虫草中虫草素的工艺。方法首先考察7种不同极性的大孔树脂,优选出最佳吸附树脂,然后对树脂富集虫草素的吸附量、洗脱剂浓度、洗脱体积等工艺进行考察,最后对硅胶柱洗脱剂比例等条件进行考察,优选出最佳的硅胶柱分离洗脱剂。结果根据实验考察数据得出最佳工艺条件:大孔树脂型号为HPD-D,树脂对虫草提取液(0.1 mg/m L)的吸附量为2树脂床体积(2BV),用20%乙醇,洗脱体积为3BV可将虫草素洗脱完全,硅胶柱洗脱剂为乙酸乙酯∶丙酮(2∶1),分离制得虫草素晶体纯度约为93.60%。结论优选出的人工蛹虫草中虫草素的富集分离工艺简单快捷,适用于大规模生产制备虫草素。  相似文献   
82.
目的 考察川芎提取物及吸收促进剂对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在大鼠结肠吸收过程的影响,比较川芎提取物与其他4种吸收促进剂的促吸收作用.方法 利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采用HPLC法测定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质量分数,分别考察癸酸钠、泊洛沙姆、羟丙基-β-环糊精、去氧胆酸钠和川芎提取物对目标化合物吸收的促进作用.结果 质量分数1.5%川芎提取物和1.0%癸酸钠能显著提高欧前胡素的肠道吸收速率,最高促渗比分别为8.8和8.0;其次为质量分数0.2%去氧胆酸钠、5.0%泊洛沙姆和5.0%HP-β-环糊精,最高促渗比分别为7.7、4.7和3.6.各种吸收促进剂对异欧前胡素在肠道的吸收均有一定影响,但与欧前胡素并不同步.结论 川芎提取物和癸酸钠可作为欧前胡素口服制剂的吸收促进剂使用,中药川芎配伍白芷使用是合理有效的.  相似文献   
83.
【目的】研究以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 (Lour.) Gilg]根为外植体的愈伤组织诱导条件。【方法】选择白木香2种来源的根,考察不同灭菌条件、不同激素浓度组合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实生苗根以0.01 mg/mL的HgCl2溶液灭菌3 min最佳,适合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为MS+0.1 mg/L 2,4-二氯苯氧乙酸(2,4-D)+0.1 mg/L 6-苄氨基嘌呤(6-BA);无菌苗根在添加1.0 mg/L萘乙酸(NAA)和0.8 mg/L 6-BA的MS培养基上可达到最高的愈伤组织诱导率。【结论】获得了2种来源白木香根的愈伤组织;单独使用生长素2,4-D时诱导率较低,添加6-BA后可显著提高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和生长势。  相似文献   
84.
目的 观察冬虫夏草浸出液合用硫唑嘌呤对大鼠减体积1/2肝脏移植后免疫调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8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硫唑嘌呤组、冬虫夏草组,采用改良双袖套法进行1/2大鼠同种异体减体积原位肝脏移植,术后硫唑嘌呤组用硫唑嘌呤稀释溶液灌胃1.0 mg/(kg·d)、冬虫夏草组用6%冬虫夏草浸出液(10 mL/kg)加硫唑嘌呤1.0 mg/(kg·d)灌胃.于治疗21 d后,测定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亚型酶(CYPIA2、CYP2C9、CYP2D6、CYP2E1、CYP3A4)活性,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静脉血红细胞、白细胞、T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数量,受体大鼠感染率.结果 冬虫夏草浸出液明显抑制存活受体大鼠P450亚型酶CYPIA2(0.68±0.09)、CYP3A4酶的活性(4.92±0.27),降低静脉血红细胞(6.71±0.87)、白细胞数量(10.36±0.09),提高血清总蛋白(19.39±4.93)、白蛋白(14.27±4.45)及血红蛋白含量(19.39±4.973),明显降低受体大鼠感染率40.87%.与硫唑嘌呤组比较,P<0.05.对T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数量无明显影响,与硫唑嘌呤组比较,P>0.05.结论 冬虫夏草浸出液在不影响硫唑嘌呤抑制肝移植排斥反应的同时,改善肝脏移植后低蛋白血症,提高体液免疫,对细胞免疫功能无明显影响,具有双向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5.
为了解2015年贵州省人体华支睾吸虫感染情况,按照《全国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方案》和实施细则相关要求,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全省16个县(市、区)抽取30个农村和5个城镇为调查点,每个调查点检测不少于250人。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一粪二检)对被调查者粪样进行检测,镜检华支睾吸虫卵及其他人体重点寄生虫虫卵并计数,同时采集被调查者一般情况信息。结果显示,全省共调查8 838人,华支睾吸虫感染37例,感染率0.42%(37/8 838),均属轻度感染。男、女华支睾吸虫感染率分别为0.50%(22/4 375)和0.34%(15/4 463)。36例感染者集中于黔东南州,1例在六盘水市,地区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农村调查点7 572人,感染率为0.04%(3/7 572);城镇调查点1 266人,感染率为2.69%(34/1 2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黔东南州城镇调查点中,榕江县(镇区)感染率达11.90%(30/252),高于凯里市(城区)(1.60%, 4/250)(P <0.01)。37例华支睾吸虫感染者中,仅1例合并蛔虫感染。各年龄组中以11~20岁组感染率最高,为0.97%;文化程度以高中、中专学历人群感染率最高,为3.14%;职业以工人、干部等上班族最高,为2.36%,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业人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贵州省黔东南州仍是华支睾吸虫病的重点流行区,需扩大城镇调查点进一步摸清华支睾吸虫感染流行状况。  相似文献   
86.
目的 了解河南省濮阳市中华按蚊对马拉硫磷、溴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敏感性,为当地传疟媒介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河南省濮阳市濮阳县为调查点,于2018年9月和2020年7月捕捉中华按蚊,采用滤纸接触筒法测定中华按蚊对马拉硫磷、溴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敏感性,应用WHO抗药性评价标准确定抗性级别。结果 2018年和2020年捕获的中华按蚊对马拉硫磷的半数击倒时间(KT50)分别为91.08 min和40.95 min,60 min击倒率分别为37.50%和60.87%,24 h死亡率分别为90.91%和100%,抗性级别分别为初步抗性(M)和敏感(S);对溴氰菊酯的KT50分别为415.56 min和341.19 min,60 min击倒率分别为22.92%和16.98%,24 h死亡率分别为22.92%和16.98%,抗性级别均为抗性(R);对高效氯氟氰菊酯的KT50分别为164.22 min和236.22 min,60 min击倒率分别为30.39%和38.30%,24 h死亡率分别为19.60%和21.28%,抗性级别均为R。结论 河南省濮阳市中华按蚊对马拉硫磷较敏感,但对溴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已产生高度抗性。  相似文献   
87.
BACKGROUND AND AIMS: No information is available on the nature of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yclooxygenase-2 (COX-2) expression and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and prognosis of cholangiocarcinoma (CC). The goal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possible roles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COX-2 expression in CC. METHODS: We investigated the immunohistochemical expression of COX-2 in 102 patients with CC with respect to clinico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namely evidence of Clonorchis sinensis infection, proliferation index (PI, assessed by Ki-67 expression), apoptotic index (AI, assessed by TUNEL stain), and microvessel density (MVD, assessed by CD34 expression). Evidence of C. sinensis infection was assessed by the microscopic examination of stools for C. sinensis ova, serological testing (ELISA), and the detection of peripheral bile duct dilations by imaging studies. RESULTS: An immunohistochemical investigation demonstrated the immunolabeling of tumor cells, mainly in the cytoplasmic and perinuclear regions, in 53 (52%) of the 102 patients with CC.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in terms of age, sex, tumor differentiation, involvement of the resection margin, presence of lymph nodes or liver metastases, or in pTNM stage between COX-2 positive and COX-2 negative patients. However, evidence of C. sinensis infection was more common in COX-2 positive patients (P < 0.05).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for PI, AI, MVD, or cumulative survival between COX-2 positive and COX-2 negative patients. CONCLUSION: Clonorchis sinensis infection is related to aberrant COX-2 ex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CC. However, COX-2 expression is not related to clinical outcome in CC patients.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探讨叮咬不同免疫力兔后中华硬蜱中肠上皮细胞的病理变化。 方法 选用中华硬蜱相对分子质量 (Mr)为 10 5 0 0 0纯化抗原 ,按常规方法分别于后足掌、腹股沟以及颈背部多点皮内注射免疫新西兰兔。免疫后每只兔用 3 0只雌性中华硬蜱成虫叮咬 ,于 2 4h、48h、72h、5d及 8d ,每组各取 3只吸血中华硬蜱观察其中肠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 结果 中华硬蜱初次叮咬兔后 ,消化细胞随叮咬时间延长而增多增大 ,微绒毛较密集 ,排列整齐 ,胞质内细胞器丰富 ,各单位膜结构清晰 ,并出现顶端小管、小泡、大量脂滴和高铁血红蛋白颗粒 ;近基膜的细胞膜内褶形成发达的基底迷路系统。叮咬经Mr 10 5 0 0 0纯化抗原免疫接种兔后 ,中华硬蜱中肠上皮细胞严重损伤和破坏 ,消化细胞数量与体积较初次叮咬组及佐剂对照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叮咬后 2 4~ 48h消化细胞表面微绒毛减少 ,变短、排列不整 ,细胞粗面内质网扩张 ,线粒体嵴减少 ,高铁血红蛋白颗粒及脂滴等均较初次叮咬组和佐剂对照组明显减少 ,基底迷路系统空泡化 ,基膜变性、松散和断裂等。叮咬后 72h~ 8d ,细胞器变性、坏死 ,细胞核固缩、碎裂以及细胞溶解、碎裂等。 结论 中华硬蜱叮咬Mr 10 5 0 0 0的纯化抗原免疫接种新西兰兔 ,能使其产生获得性免疫力。  相似文献   
89.
目的 了解南宁铁路辖区职工华支睾吸虫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粪检,计数虫卵;以问卷方式收集受检者性别、年龄、职业、籍贯、常年居住地、经济水平、文化程度、吃鱼方式及菜刀、砧板使用习惯等相关因素;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华支睾吸虫感染的各种影响因素。结果 共调查836人,华支睾吸虫感染率为47.01%,其中男性为50.78%,女性为4.41%;南宁以北、南宁城区、南宁以南片区感染率分别为67.61%、43.94%、35.29%(P〈0.01);有生食鱼虾史者感染率高达67.33%。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对华支睾吸虫感染有影响的因素主要有吃鱼习惯、居住片区、性别。结论 南宁铁路辖区职工华支睾吸虫感染形势严峻,吃鱼习惯是影响感染率的首要因素,应通过加强卫生宣教提高职工的防病意识,同时开展普查普治,才能最大限度控制华支睾吸虫病在该地区的流行。  相似文献   
90.
华支睾吸虫病的逆行胰胆管造影和乳头括约肌切开治疗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和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对华支睾吸虫病诊断和治疗的价值。方法 胆汁中找到华支睾吸虫成虫或虫卵的62例作为诊断观察组,其中47例伴梗阻性黄疸者行EST,为EST组;同期行ERCP检查的1283例非华支睾吸虫病患者为诊断对照组;同期34例因单纯华支睾吸虫性梗阻性黄疸手术者为外科手术组。结果62例华支睾吸虫病患者全部有弥漫性肝内胆管末端囊性扩张,而非华支睾吸虫病患者无一出现此征象。EST组治疗后1~2周,胆总管平均直径和血清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γ—GT均明显降低。EST和外科手术的治疗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但EST组需输血人数、平均住院日和平均费用却明显低于外科手术组。结论 对临床怀疑华支睾吸虫病的患者,如果传统方法不能确诊,应行ERCP检查,其影像学特征是弥漫性肝内胆管末端囊性扩张,同时可抽吸胆汁检测华支睾吸虫成虫或虫卵,对出现梗阻性黄疸者,EST应作为首选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