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11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4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正>连建伟教授是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方剂分会主任委员,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余载,学验丰富,脉证合参,擅长运用经方兼用时方治疗疑难杂症,融会贯通而有所创新。笔者有幸从师侍诊,现就连建伟教授活用经方四逆散经验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82.
连师好读古典医籍,早年曾追随岳美中、王绵之等多位名师,并累积30多年的临床经验,不但中医学术根底深厚,且在中医理法方药等方面形成一套学术理论.兹从连师治疗木乘土证的经验,分析其用药规律,并进一步探讨其学术思想特色.  相似文献   
83.
补中益气汤出自<脾胃论>卷中"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是李东垣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损者益之"、"劳者温之"之旨而制定的补气升阳、甘温除热的代表方.原书指征为:"脾证始得,则气高而喘,身热而烦,其脉洪大而头痛,或渴不止,其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热."后世根据东垣组方之意,化裁应用于多种疾病辨证属于脾胃气虚或中气下陷者.  相似文献   
84.
3月5日,全国政协委员、民进浙江省副主委、浙江中医药大学副校长连建伟向大会提交了一份提案.要求国家中医药博物馆项目尽快立项。  相似文献   
85.
连建伟教授经方治验举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毛军民 《河南中医》2005,25(2):13-15
全国名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连建伟教授精研《伤寒杂病论》三十余载,临证运用经方,化裁变通,紧扣病机,取效迅捷。余不揣肤浅,愿总结连教授经方验案,集腋成裘,以与杏林同道赏析。  相似文献   
86.
《中药药典》(2005年版)载:“石膏为硫酸盐类矿物硬石膏族石膏,主含含水硫酸钙(CaSO4.2H2O)。”《本经》谓:石膏“味辛微寒。主中风寒热,心下逆气,惊喘,口干舌焦,不得息,腹中坚痛”;《本草纲目》曰:“止阳明经头痛,发热恶寒,日晡潮热,大渴引饮,中暑潮热,牙痛。”连建伟教授曾师  相似文献   
87.
连建伟教授认为痰、饮、瘀三者因脏腑功能失调以至气血津液代谢失常而产生,痰饮日久可致血行不利而为瘀,痰瘀为杂病常见病理因素。通过梳理痰瘀和脏腑气化的关系,分析张仲景、叶天士痰瘀并治的临床实践,探析其学术渊源,并举妇科癥瘕、咳嗽、眩晕临床验案三则,以示其从痰瘀论治杂病经验。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析连建伟教授运用疏肝健脾法治疗疾病的理论及经验。[方法]通过跟师临诊,收集病案,从病因病机、脉诊、用药探讨连建伟教授治疗肝郁脾虚证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并附胃痞、腹胀、失眠、血精属肝郁脾虚证的病案以佐证。[结果]连建伟教授认为肝郁脾虚证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证型,依据四诊合参,只要病机符合,均可运用疏肝健脾法治疗。连教授善于通过左右关脉诊断肝郁脾虚证,肝郁多为左关弦、小弦,脾虚多为右关虚、缓;用药轻灵,如疏肝之柴胡多不过6g,若肝郁甚,则加香附、佛手等;健脾多以白术、茯苓,用量的多少视肝郁与脾虚病机的轻重,法度严谨。所选胃痞、腹胀、失眠、血精等四则病案,皆辨证为肝郁脾虚证,治以疏肝健脾法,方以逍遥散灵活化裁,取得较好疗效。[结论]连建伟教授运用疏肝健脾的临床经验丰富,临证以患者情志以及左、右关脉为依据,辨证为肝郁脾虚证者,皆可运用疏肝健脾法治疗,方以逍遥散化裁。  相似文献   
89.
临证用药是否精当,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鲜溪医论选》引陆成一治病“宜用药不宜用方”之论,便高度强调了药对于方的决定意义。长达30余年的临证探索,连建伟教授在用药组方上有着自己独特而又深刻的理解,其用药指导原则要之有二,实为后学学习之津梁。  相似文献   
90.
赵海燕  李静益  王波 《新中医》2020,52(14):203-205
正有研究显示,我国恶性肿瘤男性发病率前5位分别是肺癌、胃癌、食道癌、肝癌、结直肠癌;恶性肿瘤女性发病率前5位分别是乳腺癌、肺癌、胃癌、食道癌、结直肠癌[1]。可以看出胃癌发病率均排在第2位,已成为威胁人们生命安全的常见疾病,如何防治胃癌前疾病尤为重要。癌前疾病是指一类统计学上具有明显癌变危险的疾病,癌前病变是指恶性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前驱阶段[2]。胃癌前疾病指与胃癌相关的胃良性疾病,但有发生胃癌的危险。连建伟教授系主任中医师、博士生导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华中医药学会方剂分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