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357篇
  免费   6148篇
  国内免费   3006篇
耳鼻咽喉   904篇
儿科学   2939篇
妇产科学   1011篇
基础医学   4211篇
口腔科学   1720篇
临床医学   17662篇
内科学   15976篇
皮肤病学   4180篇
神经病学   3523篇
特种医学   4925篇
外国民族医学   240篇
外科学   4912篇
综合类   41116篇
预防医学   14494篇
眼科学   1728篇
药学   13356篇
  148篇
中国医学   34145篇
肿瘤学   1321篇
  2024年   1022篇
  2023年   3477篇
  2022年   2902篇
  2021年   3494篇
  2020年   3313篇
  2019年   3217篇
  2018年   1592篇
  2017年   2481篇
  2016年   2896篇
  2015年   3634篇
  2014年   6791篇
  2013年   6450篇
  2012年   8224篇
  2011年   9052篇
  2010年   8763篇
  2009年   8363篇
  2008年   10037篇
  2007年   9171篇
  2006年   8238篇
  2005年   8687篇
  2004年   7266篇
  2003年   6792篇
  2002年   6058篇
  2001年   5691篇
  2000年   4042篇
  1999年   3382篇
  1998年   3083篇
  1997年   3026篇
  1996年   2902篇
  1995年   2580篇
  1994年   2378篇
  1993年   1908篇
  1992年   1836篇
  1991年   1721篇
  1990年   1339篇
  1989年   1622篇
  1988年   379篇
  1987年   246篇
  1986年   150篇
  1985年   135篇
  1984年   54篇
  1983年   29篇
  1982年   24篇
  1981年   21篇
  1980年   9篇
  1958年   16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成人Still病诊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 成人Still病是一类病因未明的全身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多样,其诊断和治疗存在一定困难。近年来发现,血红素加氧酶1、钙网蛋白、炎症细胞因子、糖基化终末产物等新型标志物可对成人Still病的活动程度和严重程度进行全面评估,而新研发的生物制剂如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白细胞介素1(IL-1)抑制剂、IL-6抑制剂、重组IL-18结合蛋白也有望用于治疗。本文主要综述成人Still病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112.
近些年来,世界范围内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的发病率居高不下。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饮食习惯的西方化,IBD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本文复习了近年来关于IBD与饮食习惯及吸烟关系的相关文章,对比了各项研究数据,发现高糖、高脂且缺乏膳食纤维和微量元素的饮食方式对IBD不利,而低糖、低脂且富含膳食纤维和微量元素饮食方式对IBD具有保护性作用。吸烟被认为是克罗恩病独立的危险因素,同时也是溃疡性结肠炎的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113.
114.
本文报道并分析8例寄生虫病例,其中包括脑裂头蚴病、眼部裂头蚴病、肺吸虫幼虫移行症、肺吸虫病、钩虫病、肝吸虫病、包虫病和广州管圆线虫病各1例。8例寄生虫病均有不同程度的误诊,其中6例在寄生虫抗体筛查检测阳性后得以确诊。因此,寄生虫病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抗体筛查有助于发现寄生虫病例。  相似文献   
115.
目的了解高龄老年住院患者慢性病种类、慢性共病类型及其分布特点。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原解放军南京总医院老年病研究中心保障的918例干休高龄老年患者病历资料,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等一般人口学特征以及慢性病检出情况等,筛选出25种慢性疾病,对慢性病类型及慢性共病特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5种慢性病中患病率最高的前5位疾病分别为高血压(75.97%)、脑血管病(61.76%)、冠心病(51.52%)、骨关节病(38.34%)及心功能不全(38.24%)。90.30%的高龄老人患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慢性疾病,平均慢性共病为(5.79±2.84)种。将慢性病两两组合成疾病对,特定疾病对的实际共同患病率较理论患病率高,高血压与脑血管病(OR=2.86,95%CI 2.12~3.92;P 0.01)、高血压病与冠心病(OR=6.67,95%CI 4.66~9.54;P 0.01)、冠心病与心功能不全(OR=27.20,95%CI 18.01~41.07;P 0.01)。结论高龄老年人群慢性病检出率较高,且慢性病共病检出率较高,多种慢性病存在相关关系。干预共病行为危险因素,可以改善高龄老年人生活水平,提高社区慢性病管理的效率。  相似文献   
116.
胃食管反流病多因饮食不节、七情失和、素体禀赋虚弱等原因,导致脾胃受损,土壅木郁,肝胃不和,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出现反酸、烧心、嗳气、胃胀等症状。其发生与肝、脾、胃密切相关,气机逆乱,胃失和降是其基本病机。由于本病病程较长,病情易反复发作,易成为顽固性胃食管反流病。而顽固性胃食管反流病多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是指因疾病反复发作所导致的脾胃虚弱,标实是指由于脾胃虚弱、脾失健运、土壅木郁、气机不畅所导致的痰湿、气滞、热郁、血瘀等实邪。最后结局是痰气郁(瘀)交阻,脾胃升降失司,胃气上逆,从而引起反酸烧心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纵观核心病机,乃"气郁"、"痰阻"导致的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治疗顽固性胃食管反流病时宜"从气而治""从痰而治"。  相似文献   
117.
通过结合脾胃的生理病理特点及《伤寒杂病论》中的祛除实邪、温中补虚、寒温并用等治法的应用,对《伤寒杂病论》中的阳明热证、阳明腑气不通证、阳虚寒实内结证、脾胃虚寒腹痛证、脾胃虚寒呕吐证、脾肾阳虚下利便脓血证、寒热错杂痞证、脾胃寒热兼杂证等脾胃相关疾病的证治特点及白虎汤、三承气汤、麻子仁丸、大黄附子汤、小建中汤、半夏泻心汤等相关方剂的用药特点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18.
119.
120.
本共识主要包括念珠菌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危险因素、病原学诊断、临床诊断与治疗总则,以及各种常见念珠菌病的诊断与治疗细则。皮肤、黏膜念珠菌病,特别是口咽部、食管、阴道等局部感染虽然不属于侵袭性念珠菌病,但临床较为常见,又常为侵袭性念珠菌病的感染源,抑或受累器官,故本共识将其纳入。本共识暂不纳入国内尚未常规开展和应用的新技术及药物,对有别于国外指南之处,也给予相关观点表述。由于各种念珠菌病临床表现各异,各医院的菌种及耐药性也各不相同,故临床治疗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