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03篇
  免费   249篇
  国内免费   87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17篇
基础医学   49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279篇
内科学   180篇
皮肤病学   23篇
神经病学   29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90篇
综合类   1767篇
预防医学   231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249篇
  2篇
中国医学   3750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62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127篇
  2020年   112篇
  2019年   120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120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238篇
  2013年   218篇
  2012年   295篇
  2011年   403篇
  2010年   310篇
  2009年   314篇
  2008年   438篇
  2007年   339篇
  2006年   358篇
  2005年   316篇
  2004年   307篇
  2003年   282篇
  2002年   234篇
  2001年   184篇
  2000年   172篇
  1999年   149篇
  1998年   117篇
  1997年   113篇
  1996年   138篇
  1995年   114篇
  1994年   116篇
  1993年   93篇
  1992年   87篇
  1991年   104篇
  1990年   86篇
  1989年   107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3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伤寒论》不典型阳明病的辨证论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伤寒论》阳明病篇的221-223条文从文理,医理和编次上进行重新的理解,指出有阳明病外证而内无燥屎结聚的所谓不典型阳明病,在临床上应从上,中,下,三焦辨证论治,其主治方剂分别的栀子豉汤,白虎(加人参)汤,猪苓汤,这样理解比之现行的将此条件作为阳明误下后的救逆似更有临床意义,而后世的温病三焦辨证与此暗合可能受此启发。  相似文献   
12.
门脉高压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门脉高压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通过大量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已形成两种主流理论,即“前向血流学说”和“后向血流学说”。后向血流学说认为门脉高压的形成是由于门脉血管阻力(Rpv)增加,即门脉系统被动充血所致;前向血流学说认为门脉高压的始动因子是Rpv增加,随着门脉侧支循环的形成,门脉压力(Ppv)下降,但接踵而来的肠系膜血管高动力循环及内脏主动充血,导致门脉血流量(Qpv)增加,后者决定了门脉高压的持续存在。近年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entral retinal occlusion,CRVO)是最常见的视网膜血管病之一,与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等全身性疾患关系密切,由于它的致盲性,将会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可以预见,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及膳食结构改变等因素,本病发病率仍将有上升的趋势。因此,对其展开研究以期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近年来,在本病的病因学说、检查方法和治疗手段等方面又有一些新的认识和进展,如已深入到分子生物学和基因水平等,本文将从以下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从运气学说分析冬季气象与疾病发生的相关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运气学说包含着丰富的医学气象学内容,对于研究医学气象学具有重要价值.从运气学说分析冬季气象与疾病发生的相关性,并讨论研究季节、气象疾病研究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姚增全  果会玲 《河南中医》2009,29(4):343-344
《素问玄机原病式》一书,发挥《内经》病机学说,弥补了原“病机十九条”过于简略之不足,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内经》理论,特别是首倡“六气皆从火化”之说;关于“相火”的论述,则为后世相火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它还总结了温热病的治疗原则,对后世温病学派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张士卿教授诊治小儿咳嗽撮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咳嗽是儿科的常见症状.基于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肺外合皮毛,小儿肌肤柔嫩,藩篱疏薄,卫外不固,易为邪侵所犯。万全在《育婴家秘》更有“娇肺遭伤不易愈”的教训。张士卿教授乃甘肃中医学院儿科学博士生导师.师从中医临床大家王伯岳、于己百等人,从事中医儿科临床、教学研究近40载,学验俱丰。张教授根据其临床经验提出“三因”(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与“两辨”(辨病与证、辨脾与肺)结合的诊治小儿咳嗽方法.  相似文献   
17.
乳腺癌是女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120万妇女患有乳腺癌,在过去的20年间,世界乳腺癌的发病率几乎翻倍,每年约有50万人死于乳腺癌。随着乳腺癌的发病率的上升,其致病因素在人群中个体差异性也引起越来越多关注,从体质特征上研究乳腺癌的发病因素以及其  相似文献   
18.
新专栏征稿     
《江西中医药》2009,(6):80-80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双月刊)已全面改版,以下重点栏目面向全国征稿:理论研究对中医重大理论问题进行专题论述。讨论专题有:中医水理论研究、火理论研究、体质学说研究、梦理论研究、病证理论研究。百家争鸣旨在打破中医学术界的沉闷局面,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展开讨论争鸣。争鸣要求坚持良好的学术道德,敢说真话,敢亮观点。争鸣的主要内容有:中医教育反思、中医科研走向、中医发展前景、中西医结合前景、新时期中医的生存模式等。  相似文献   
19.
中医学中存在内脏之名与解剖脏器难以对应一致的名实分离现象。这一现象的存在导致历代中医学家内部产生疑虑与争论;使中医学蒙受指责,屡屡遭遇尴尬,几有被取缔之危;使中医学与中西医结合学术界乃至社会文化生活中经常产生多种多样偷换概念的错误;导致中医形态学不能健康发展,以形态学为依据的现代科学理化检查诊疗手段无法采用。中医内脏名实分离现象本身已经构成影响中医学发展的制约因素,更重要的问题是中医学者对这一现象的认识尚不统一,还存在许多模糊观念。本文从系统论的观点分析中医内脏名实分离现象,疏理有关中医内脏名实的各种关系,从而揭示中医藏象学说的特点、优势与缺憾,并提出继承发扬中医传统理论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李东垣“内伤病”学说对SARS治疗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着丰富临床经验和文献研究成果的张年顺研究员 (男 ,5 7岁 ,医学硕士 ) ,从研究古代传染病的防治经验入手 ,重点对李杲的“内伤病”传染病与“非典”( SARS)进行了比较学研究 ,提出了在诊治“非典”当中应当借鉴李氏“补脾泻火”经验的主张 ,而清燥汤是治疗 SARS的首选之方。在当前“非典”治疗以一派温病立论的潮流中 ,为我们增加了一个理性思考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