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746篇
  免费   7003篇
  国内免费   1814篇
耳鼻咽喉   442篇
儿科学   1592篇
妇产科学   1435篇
基础医学   4500篇
口腔科学   1567篇
临床医学   7167篇
内科学   10552篇
皮肤病学   795篇
神经病学   4038篇
特种医学   100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篇
外科学   6030篇
综合类   10030篇
现状与发展   8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10631篇
眼科学   1107篇
药学   4240篇
  48篇
中国医学   1619篇
肿瘤学   5742篇
  2024年   176篇
  2023年   1221篇
  2022年   2141篇
  2021年   3515篇
  2020年   3339篇
  2019年   2426篇
  2018年   2406篇
  2017年   2562篇
  2016年   2861篇
  2015年   2676篇
  2014年   4890篇
  2013年   5333篇
  2012年   4451篇
  2011年   4521篇
  2010年   3492篇
  2009年   3148篇
  2008年   3001篇
  2007年   2929篇
  2006年   2587篇
  2005年   2208篇
  2004年   1790篇
  2003年   1580篇
  2002年   1306篇
  2001年   1136篇
  2000年   953篇
  1999年   747篇
  1998年   682篇
  1997年   610篇
  1996年   468篇
  1995年   435篇
  1994年   409篇
  1993年   318篇
  1992年   318篇
  1991年   296篇
  1990年   230篇
  1989年   203篇
  1988年   174篇
  1987年   137篇
  1986年   130篇
  1985年   148篇
  1984年   122篇
  1983年   79篇
  1982年   88篇
  1981年   73篇
  1980年   57篇
  1979年   51篇
  1978年   30篇
  1977年   26篇
  1976年   35篇
  1975年   2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诸多临床因素和影像学特征对脑膜瘤复发的影响。以便能有效地早期预防和控制脑膜瘤复发,改善其预后。方法回顾1993~1997年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神经外科经手术治疗脑膜瘤患者145例,对其临床诊治过程和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其中资料齐全的有83例,分析其临床因素如性别、年龄、手术切除程度、组织学类型和影像学特征如瘤周水肿、肿瘤形状、肿瘤大小、骨质改变、肿瘤部位、钙化、瘤周边界、CT增强形态。应用SPSS11.07软件,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应用二值多元logic回归模型,以诸多临床因素和影像学特征作为自变量,复发与否作为因变量。结果经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形状、肿瘤大小、瘤周水肿、组织学类型,手术切除程度、肿瘤部位和CT增强形态与脑膜瘤复发有明显关系。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形状、肿瘤大小、肿瘤部位、瘤周水肿、组织学类型、手术切除程度、CT增强形态是影响恼膜瘤复发的主要因素。其它囟素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中均显示对脑膜瘤复发无明显影响。结论脑膜瘤手术切除程度、组织学类型和CT扫描增强对脑膜瘤复发有明显影响。可作为预测脑膜瘤复发的显著危险因子和标准。  相似文献   
992.
The diagnostic usefulness of 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 (SLNB) has been well established, but its therapeutic value remains unproven. First introduced by Morton and colleagues, the SLNB procedure is now widely available, and markedly enhances our ability to pathologically stage the regional nodes. Although the SLN status is acknowledged as the most powerful indicator of prognosis in melanoma, there is no evidence to-date, of survival advantage for complete lymphadenectomy in SLN-positive patients. Also, there is no effective adjuvant therapy that could benefit these sentinel node-positive patients, as yet. Additionally, new data have emerged indicating a possible increase in local/in-transit recurrence following complete lymphadenectomy in sentinel node-positive patients. To understand fully and to evaluate these observations we need information from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Major changes have occurred following the latest revision of melanoma staging system (AJCC, 6th edition). Concerning N category, these include the incorporation of the number of metastatic lymph nodes, the tumour burden of nodal metastases, and the ulceration of the primary tumour. The data obtained from the new staging system will reflect differences in prognosis that were not previously emphasized and which, we hope, will serve as a guide to more accurate analysis of metastatic pathways in cutaneous melanoma as well as a rationale for new forms of treatment.  相似文献   
993.
用<中国药典>2000年版附录细菌内毒素检验法对PAS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测并建立实验方法.实验结果表明用TAL试剂对PAS最大无干扰浓度为5mg/ml,无干扰作用,提示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检查PAS中的内毒素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94.
常通口服液对炎症因子参与大鼠肠粘连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春霞 《中国药师》2005,8(7):535-537
目的:观察常通口服液对术后粘连大鼠血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1β、4、6、10(IL-1β、IL-4、IL-6、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选用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四磨汤组及常通口服液低、中、高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大鼠均制备成肠粘连模型.各组于术后第7天取血,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细胞因子水平;同时用肉眼观察法进行粘连程度肉眼分级.结果:常通口服液能显著减轻模型大鼠的肠粘连程度,降低术后肠粘连大鼠血清中致炎细胞因子TNF-α、IL-1β、TGF-β1、IL-6水平.但对抗炎细胞因子IL-4、IL-10水平无影响.结论:本实验为术后粘连临床疗效评价指标筛选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95.
A fluorine‐18 labeled analog of the widely used chemotherapeutic agent cyclophosphamide was synthesized as a tracer for prognostic imaging with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2‐[(2‐Chloro‐2′‐[18F]fluoroethyl)amino]‐2H‐1,3,2‐oxazaphosphorinane‐2‐oxide (18F‐fluorocyclophosphamide), was prepared by direct halogen exchange reaction from the parent cyclophosphamide. In small‐scale syntheses, radiochemical yields of up to 4.9% and specific activities of 960 Ci/mmol were achieved in a total synthesis time of 60–75 min. The [18F]‐labeled cyclophosphamide analog with radioactive purity >99% and chemical purity >96% was suitable for in vivo (microPET imaging) and ex vivo studies of a murine model of human breast tumors. Copyright © 2005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996.
综考历代相关文献,虚劳之先天成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早婚早育,肌体稚弱,精气未生,血气未充,肾元亏虚;二是久病、劳逸过度、性生活失调导致父母体质虚弱;三是高龄生育;四是妊娠失养导致子代先天禀赋薄弱,胎儿气血供养不足,出生后体质虚弱,生长发育受到影响,从而形成虚劳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997.
获得性QT间期延长综合征 (LQTS)可由抗心律失常药以外的药物引起 ,包括促胃肠动力药、止吐药、抗心律失常药以外的心血管药物、抗菌药、静脉麻醉药、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抗组胺药等 ,它们可阻断心脏的电压门控性通道特别是延迟整流钾电流的快速激活成分 (IKr)、延长动作电位时程(APD)及QT间期、诱发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等快速型室性心律失常。一些常见的危险因子如女性 ,电解质紊乱 (特别是低钾、低镁 ) ,临床显著的心动过缓或心脏疾病 ,遗传性LQTS ,肝、肾功能障碍 ,与其他药物合用所致的药动学与药效学的相互作用等通过减少复极储备 ,大大增加诱发TdP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98.
腰椎间盘突出后自然吸收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通过对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资料分析,探讨牵引、手法、针灸等非手术疗法对突出的腰椎间盘自然吸收现象的影响.方法:根据影像学分型将突出后的椎间盘分为突出型、脱出型、游离型,将椎管的形态分为椭圆型、三角型、三叶型.通过椎管横径、矢状径与突出物截面积之比值来观察和分析突出物的变化,所得数据经统计学处理.结果:本研究认为患者椎管的截面积越大自然吸收的机率就越大,椭圆型椎管最好,三角型椎管次之,三叶型椎管最差.根据椎间盘突出的分型,发现纤维环破裂后髓核游离的越远,自然吸收的可能就越大.急性发病,临床症状、体征越重,经本法治疗后临床效果越好,自然吸收的可能就越大,尤其是急性发作的游离型,因突入硬膜囊外的髓核成份多,更易通过排异反应而吸收.结论:牵引和手法等非手术疗法可促进腰椎间盘突出后的自然吸收.  相似文献   
999.
白花前胡提取物对大脑中动脉梗塞大鼠IL-6及IL-8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研究白花前胡对大脑中动脉梗塞后相关病理生理改变及对脑组织及血清IL-6和IL-8水平的影响.方法: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梗塞大鼠模型,研究白花前胡对大脑中动脉梗塞性大鼠脑缺血后行为障碍及脑梗死范围、缺血组织病理形态的影响及脑组织及血清IL-6和IL-8水平的影响.结果:阻断大脑中动脉(MCA)后,所有动物都出现程度不同的运动障碍,大鼠脑组织和血清IL-6及IL-8水平均显著升高,白花前胡水醇提取液可明显抑制大脑中动脉梗塞大鼠血清中IL-6及IL-8水平;4 mg*ml-1和2 mg*ml-1白花前胡水醇提取液可明显改善大脑中动脉梗塞模型大鼠神经症状分值、降低脑梗死范围.结论:白花前胡水醇提取物能有效抑制级联反应中炎性细胞因子IL-6 及IL-8的产生,减轻或消除脑缺血级联反应中的炎症反应,发挥保护神经元,减少梗死面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探讨脂蛋白 (a) [Lp(a) ]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检测 68例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中血清Lp(a)、甘油三酯 (TG)、总胆固醇 (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等水平的变化 ,并选 71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 ;同时比较脑梗死患者急性期与恢复期血脂的变化。结果 :脑梗死组的Lp(a)、TC、LDL、ApoB明显高于对照组 ,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ApoA1明显低于对照组 ,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脑梗死患者急性期LDL水平比恢复期明显降低 ,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其他指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Lp(a)与其他 6项指标之间均无相关性。结论 :Lp(a)在脑梗死患者发病急性期与稳定期中是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 ,可作为反映脑梗死患者脂类代谢异常的重要指标 ,对判断脑梗死的预后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