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04篇
  免费   225篇
  国内免费   72篇
耳鼻咽喉   678篇
儿科学   57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61篇
口腔科学   46篇
临床医学   316篇
内科学   132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350篇
特种医学   51篇
外科学   370篇
综合类   553篇
预防医学   246篇
眼科学   55篇
药学   141篇
  4篇
中国医学   707篇
肿瘤学   2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116篇
  2020年   142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121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251篇
  2013年   243篇
  2012年   268篇
  2011年   264篇
  2010年   244篇
  2009年   152篇
  2008年   159篇
  2007年   171篇
  2006年   160篇
  2005年   132篇
  2004年   122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2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103.
104.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复方麝香注射液治疗真性延髓麻痹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对其预后产生重要作用的血栓素TXB2和前列环素6-keto-PGF1a的影响。方法:将60例真性延髓麻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穴位注射复方麝香注射液并配合基本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基本药物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吞咽功能、言语功能及血浆TXB2和前列环素6-keto-PGF1a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吞咽功能的愈显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6.6%和86.6%,对照组分别为6.6%和56.6%,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言语功能的愈显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3.3%和73.3%,对照组分别为6.6%和50.0%,: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浆TXB2和前列环素6-ketoPGF1a含量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浆TXB2和前列环素6-keto-PGF1a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注射复方麝香注射液是一种治疗急性脑梗死后真性延髓麻痹的有效方式,能较大程度地提高患者吞咽功能和言语功能,并促进TXB2、6-keto-PGF1a的均衡。  相似文献   
105.
目的:观察温针灸配合康复功能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受试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用温针灸配合康复功能训练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康复功能训练进行治疗,运用Portmann评分法及House-Brackman(H-B)面神经功能分级评价效果。结果:经过2个疗程治疗后,2组Portmann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治疗组提高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痊愈率、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结论:温针灸配合康复功能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有较好临床疗效,较单纯康复功能训练治疗具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观察应用浅刺法治疗面瘫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8例,两组在急性期均用药无治疗,治疗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之上加用浅刺法针刺治疗,急性期后则用常规针刺治疗;对照组急性期仅用西药,至急性期之后开始针灸治疗,穴位、方法同治疗组。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病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面瘫急性期可进行浅刺法治疗可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07.
108.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4岁,因“双下肢水肿12年,恶心、腹泻、乏力1天”于2016年5月24日入院。2004年初,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水肿,尿中泡沫增多,入住我院肾脏科并行肾脏穿刺活检,诊断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予糖皮质激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对症支持治疗,病情控制平稳。2014年3月,患者因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再次入院,主要经血液透析治疗病情好转,之后每周两次血液透析治疗。  相似文献   
109.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0):135-139
目的 评价热敏灸辅助配合渐进式康复训练在卒中后上肢痉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2月~2019年5月我院康复科收治的80例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在院病床尾号单双号不同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单号)开展渐进式康复训练,观察组(双号)在对照组基础上辅助热敏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改良Ashworth评分(MAS)、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FM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MAS评级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评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前两组患者FMA、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热敏灸配合渐进式康复训练在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中应用,可有效改善患者上肢痉挛程度,提升上肢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值得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报道一正常血钾型周期性麻痹(normoKPP)家系,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调查一normoKPP家系,分析其家系中28例normo KPP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以及治疗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均于儿童期起病,周期性发作四肢迟缓性瘫痪,发作期血钾正常,葡萄糖酸钙治疗有效。结论:normoKPP 是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骨骼肌病,依据其家族史、临床表现及相关辅助检查可诊断,基因分析可确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