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8篇
  免费   381篇
  国内免费   111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66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233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349篇
内科学   385篇
皮肤病学   43篇
神经病学   37篇
特种医学   32篇
外科学   92篇
综合类   768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一般理论   2篇
预防医学   1104篇
眼科学   37篇
药学   124篇
  6篇
中国医学   200篇
肿瘤学   2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170篇
  2021年   237篇
  2020年   333篇
  2019年   118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173篇
  2013年   150篇
  2012年   176篇
  2011年   184篇
  2010年   143篇
  2009年   172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131篇
  2006年   131篇
  2005年   110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分析北京市海淀区一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及传播链。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应用现场调查和大数据技术分析传播链。结果 2022年4月27日至5月13日, 海淀区发生一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全基因组测序系Omicron变异株(BA.2.2进化分支);涉及感染者38例,确诊病例34例,无症状感染者4例;临床分型以轻型(88.2%)为主,无重型、危重型和死亡病例;早期临床症状以咽部不适(50.0%)、咳嗽(29.4%)为主;17 d内传播7代,涉及3起社区聚集、2起单位聚集和8个家庭内传播;暴露方式以同住(47.6%)、同时空暴露(31.6%)为主;代间距MQ1,Q3)为3(1,6)d;总续发率为1.5%(37/2 482),其中家庭续发率为36.7%(18/49)。结论 本起Omicron变异株疫情临床症状轻,家庭、社区聚集性明显,疫情传播速度较快,同时空暴露感染风险较高,需利用信息化技术全面摸排密切接触者,以快制快,有效阻断疫情传播。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下肿瘤专科医院发展的外部环境变化,结合医院实践提出针对性策略。方法运用PEST模型,分析常态化防控下肿瘤专科医院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环境,并以某肿瘤专科医院为例进行具体分析,提出总体策略。结果疫情常态化防控条件下,肿瘤专科医院面对着与其他类型医疗机构共通或特异的崭新环境。针对环境变化,案例医院采取防控与救治相整合、线下与线上相整合、院内院外资源相整合的应对策略,推动医院各项工作的恢复和提升。结论肿瘤专科医院和政府部门应全面把握防控常态化带来的环境变化,围绕疫情防控和肿瘤防治两大主线,制定涵盖短期和中长期等不同时段、更具整合特点的肿瘤专科医院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63.
目的:评估在疫情期间,基层医务人员的个人心理状况并对基层医务人员心理状况进行分析。方法:2020年2—4月以上海市浦东新区上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调查点,选取30名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医务人员为调查组,并以1∶2的比例选择未参加疫情防控的医务人员为对照组,以焦虑自评量表,斯坦福急性应激反应量表及匹兹堡睡眠量表为调查工具,调查比较医务人员的相关心理状况及心理状况产生的影响。结果:研究组在焦虑评分上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应激反应上,无论是单方面还是总得分,研究组得分都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在睡眠质量上,研究组总得分也高于对照组,其中在睡眠障碍和日间功能障碍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其他方面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发现在疫情情况下,参与疫情防控的基层医务人员更易产生焦虑,且更易产生应激反应,同时其睡眠状况较差。  相似文献   
64.
2020年6月中旬,北京市新发地聚集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发生,首都医科大学大兴教学医院共确诊新冠肺炎患者65例。通过临时改建隔离留观病房,建立隔离留观病房工作机制与工作流程,探索适宜的会诊方法等措施,保障了隔离留观病房的平稳运行。通过总结、分析疫情期间患者就诊情况及诊治效果,认为聚集性疫情发生后患者的就诊行为有一定特点与规律性,隔离留观病房在新冠肺炎排查、诊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旦发生新冠肺炎疫情,可根据具体情况设置、运行隔离留观病房。  相似文献   
65.
A single clinical isolate of mumps virus designated 88-1961 was obtained from a patient hospitalized with a clinical history of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parotitis, severe headache, fever and lymphadenopathy. We have sequenced the full-length genome of 88-1961 and compared it against all available full-length sequences of mumps virus. Based upon its nucleotide sequence of the SH gene 88-1961 was identified as a genotype H mumps strain. The overall extent of nucleotide and amino acid differences between each individual gene and protein of 88-1961 and the full-length mumps samples showed that the missense to silent ratios were unevenly distributed. Upon evaluation of the consensus sequence of 88-1961, four positions were found to be clearly heterogeneous at the nucleotide level (NP 315C/T, NP 318C/T, F 271A/C, and HN 855C/T). Sequence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amino acid sequences for the NP, M, and the L protein were the most conserved, whereas the SH protein exhibited the highest variability among the compared mumps genotypes A, B, and G. No identifying molecular patterns in the non-coding (intergenic) or coding regions of 88-1961 were found when we compared it against relatively virulent (Urabe AM9 B, Glouc1/UK96, 87-1004 and 87-1005) and non-virulent mumps strains (Jeryl Lynn and all Urabe Am9 A substrains).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 (NO)在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血清中的含量水平 ,以及NO/BUN比值变化与Cr的关系。方法 采用硝酸还原酶法 ,用贝克曼CX4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NO浓度和BUN、Cr含量。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 (NO :9 6 9± 2 9μmol/l)比较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血清NO浓度在发病过程中均有所增高 ,在低血压休克期 (15 88± 3 78) μmon/l和少尿期 (18 2 6± 6 39) μmol/l增高最显著 (P <0 0 1) ,在少尿期NO/BUN比值变化最迅速 ,与血清Cr浓度呈负相关。结论 结果表明NO参与了流行性出血热病人整个炎症感染反应期的发生、发展病理过程 ,NO/BUN比值和Cr对照起来分析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在反映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肾脏受损程度及预后也是一个较灵敏的指标  相似文献   
67.
102例B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为探讨B群脑膜炎双球菌脑膜炎(B群流脑)的临床特点,对102例B群流脑与98例A群流脑在发病年龄、合并症、暴发型的发生率及死亡率方面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发现B群流脑发病年龄小,多见于1岁以下婴儿(51.0%),合并症多;暴发型的发生率及死亡率(31.4%,11.8%)较A群(24.4%,6.1%)在统计学上差异虽无显著性,但临床资料显示有增高趋势。提示B群脑膜炎双球菌致病力可能较强。  相似文献   
68.
浅谈历代医家对温病病因和发病的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对自《内经》到《温热论》时期温热病的病因和发病的认识进行了总结。此由最初的以“伤寒”总称各种热病,逐步发展至“外感六淫化火说”、“非时之气,戾气说”、“伏邪之说”、“新感学说”,至清代产生了“温热毒邪学说”,从病因和发病上根本区别了温病与伤寒,同时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理论,形成了《温热论》。  相似文献   
69.
浅谈王士雄对疫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清代著名温病学家王士雄对疫病的防治思想,从环境卫生、住房、饮食及药物防治等方面作了总结,其经验对后世疫病防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0.
分析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含量与流行性乙型脑炎 (乙脑 )患儿脑损伤程度的关系 ;探讨NSE在乙脑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NSE含量。结果 乙脑患儿血清及脑脊液中NSE含量在初期即有增高 ,极期达高峰 ,恢复期下降。比较各型乙脑患儿血清及脑脊液中NSE含量 ,显示初期和极期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 <0 .0 1 ) ,恢复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NSE含量的测定对乙脑患儿脑损伤程度的判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