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8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0篇
中国医学   44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观察黄芪多糖对中性粒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黏附作用及相关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以探讨黄芪托毒生肌作用与其对伤口愈合中炎症反应作用的关系。方法 以黄芪多糖或黄芪多糖加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TNF)处理人中性粒细胞(PMN)或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后,用蛋白染料染色法研究黄芪多糖对PMN与HUVEC黏附的作用,用Cell—ELISA、APAAP法研究黄芪多糖对细胞表面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结果 黄芪多糖作用于HUVEC能明显促进其与PMN的黏附,而作用于PMN未见其作用增强。黄芪多糖与IL-1共同处理HUVEC,能促进IL-1诱导的PMN与HUVEC的黏附增强,且能增加由IL-1、TNF诱导的HUVEC表达黏附分子ICAM-1的表达;黄芪多糖处理PMN后对黏附分子CD18的表达无作用。结论 黄芪多糖可通过促进内皮细胞表面ICAM-1的表达而促进中性粒细胞与内皮细胞的黏附,促进伤口愈合中的炎症反应,这可能是黄芪托毒生肌作用的生物学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2.
从毒邪论治中风病急性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毒邪,是中医学重要的病因概念之一。毒邪致病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内生毒邪直接影响着中风病急性期的病理变化、预后和转归,在中风病中具有毒性猛烈、毒性火热、依附性以及败坏形体、易攻脏腑等特点。气血逆乱,是中风病发病的始动因素。痰瘀交阻,是中风病病机的核心,并构成毒邪产生的病理基础;腑气不通是毒邪形成的枢纽;毒邪鸱张、败坏形体、损伤脏腑经络,变证丛生;脑络受损,痰瘀交阻贯穿始终。解毒通腑为中风病急性期的治疗大法  相似文献   
13.
慢性汞染毒大鼠尿汞排泄与蛋白尿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鼠慢性汞染毒时尿汞排出先呈现“快速相”,继而“缓慢相”,最后转入“稳定相”。停止染毒后2wk,尿汞可下降80-90%,提示尿汞只宜作为汞的近期接触指标。尿蛋白排出量与尿汞水平有明显相关,但并不能根据尿汞水平直接判断有无发生蛋白尿的可能。研究发现,低分子量(MW<10 000)汞复合物(LM-Hg)可能是生理状态下肾脏主要排汞形式;随染毒增加,LM-Hg反渐减少,可能是肾脏对汞解毒能力减退的反应,是蛋白尿的预兆。  相似文献   
14.
甲基汞中毒及其拮抗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使用小白鼠作为甲基汞中毒模型动物,探讨中毒后的解毒药物。结果提示,亚硒酸钠可以用来对抗甲基汞中毒的临床症状,使体内汞含量明显降低,降低幅度为50%以上。骨髓细胞微核数的出现率减少1.6‰(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使用小白鼠作为甲基汞中毒的模型动物,还具有简便、经济、易于操作、占用空间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活血(三七总皂苷)、解毒(黄连提取物)、活血解毒中药有效部位(虎杖提取物、大黄醇提物)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70只(6~8)周龄小鼠ApoE基因敲除小鼠予高脂饮食喂养13周后,待其形成成熟的AS斑块后,随机分为活血解毒组(虎杖提取物组、大黄醇提物组)、活血对照组(三七总皂苷组)、解毒对照组(黄连提取物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辛伐他汀组)。继续高脂喂养并按体重比折算的临床推荐剂量给予相应药物治疗13周后,处死动物,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sCD40L)水平,并取主动脉根部4个切面,分别行HE染色和Movat染色,用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小鼠主动脉根部斑块内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主动脉内PPAR-γ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mRNA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大黄醇提物组及虎杖提取物组血清hs-CRP和sCD40L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或P<0.05)。解毒对照组黄连提取物主动脉斑块内PPAR-γ蛋白及基因表达均明显增多(P<0.01),而中药各组小鼠主动脉斑块内NF-κBmRNA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临床推荐剂量治疗的活血解毒中药有效部位中,虎杖提取物和大黄醇提物可明显降低ApoE基因敲除小鼠血清炎症标志物hs-CRP及sCD40L水平,其效果优于单纯活血或解毒组,但对PPAR-γ和NF-κB的作用并不明显。而黄连提取物却可明显增加具有抗AS炎症作用的保护性受体PPAR-γ的蛋白和基因表达,提示其作用环节有所不同,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甲基肼在小鼠体内的毒物代谢动力学及其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给小鼠iv或ig甲基肼(MMH)10和20 mg·kg~(-1)后,血中MMH浓度的经时变化符合静注二室开放模型或一室开放模型;而MMH在消化道中累积消除过程则为非线性动力学,MMH经消化道的吸收相半衰期仅1.74min,吸收率(F)为50%~60%;但进入消化道的MMH却能被全部消除,消除ig剂量一半所需时间不到5min,当血中吸收相基本结束时,ig剂量的50%~70%已从消化道中被消除,与F近似,MMH在体内呈全身分布,分布相半衰期仅1.08~1.50 min.MMH的消除半衰期为37~52 min, 给小鼠iv 20 mg·kg~(-1)MMH,血,心,肝,脾,肺,肾,脑,骨骼肌和小肠中MMH浓度的经时变化符合二项指数函数,根据靶向指数,靶向系数和重量-平均靶向系数等参数值判断,肝,肾和小肠是MMH选择分布的部位。  相似文献   
17.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及气相色谱法,研究了9名健康志愿者口服单剂量普罗帕酮的药代动力学及与异喹胍,S-美芬妥英羟化代谢多态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6名志愿者中普罗帕酮按一房室模型消除,其余3名符合二房室模型。普罗帕酮消除半衰期为3.4±s1.1h,药时曲线下面积为2.5±s1.1μg·=mL1,血浆清除率为145±s64L·h1.普罗帕酮药代动力学参数在异喹胍强与弱代谢者中有较大的差异,而与S-美芬妥英不同羟化代谢表型则无明显相关性.同时服用普罗帕酮和异喹胍时,两药氧化代谢可产生互相抑制性影响.而普罗帕酮与S-美芬妥英公用则无明显改变,提示普鲁帕酮和异喹胍可能由同一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所催化代谢  相似文献   
18.
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EC 2.5.1.18) has been implicated in the detoxification of drugs and atmospheric pollutants bearing an electrophylic group. The presence of 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GSH S-transferase) has been demonstrated for the first time in bovine ocular lens and cornea. The one major species of GSH S-transferase from bovine lens has been purified to homogeneity. The enzyme has a molecular weight of 49 000 and is a dimer of equal size subunits. Kinetic properties and substrate specificity of the enzyme have been studied. The lens GSH S-transferase is probably present as a single species which is highly deamidated but catalytically active. GSH S-transferase of bovine lens does not have any GSH-peroxidase (GSH-Px II) activity which has been shown to be present in rat liver GSH S-transferase.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武汉地区32家医院2010~2012年清热解毒中药注射剂应用情况和变化趋势。方法:统计武汉地区32家医院2010~2012年清热解毒中药注射剂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等分析应用情况及变化趋势。结果:2010~2012年武汉地区32家医院清热解毒中药注射剂销售金额总体呈大幅上涨趋势,上涨幅度分别较前一年上涨34.89%与106.60%。统计的11种清热解毒中药注射剂,有6种药物DDC 2011年较2010年呈现下降,3种药物DDC 2012年较2011年增幅超过40%。结论:清热解毒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得到广泛的应用,中药现代化、国家医保政策、药物安全性的提高是推动中药注射剂发展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络病既包括络脉功能障碍及结构损伤的自身病变,也涵盖了因络脉病变引起的继发性脏腑组织病理变化.络病与脑小血管病共同具有病位迂曲、易于阻滞,病机复杂、难以治愈,症状多样、难以辨识等特点."初为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是络病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脑小血管病的病变过程.脑小血管病初起在气,脑络郁滞;久病在血,虚瘀互结.治疗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