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皮肤病学   2篇
综合类   19篇
中国医学   4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本研究观察了时令季节变化对下丘脑-垂体-甲状腺(HPT)轴功能的影响,以证实"四时五藏阴阳"理论的科学内涵。方法:检测了雄性金黄地鼠血浆中MT、TRH、TSH、T_3、T_4及甲状腺组织中MT、MR、T_3、T_4的含量。结果:发现血浆中MT、TRH、TSH、T_3、T_4含量呈现冬、春/秋高而夏至最低的变化趋势,甲状腺组织中MT、MR、T_3、T_4含量则呈现夏至最高而秋冬最低的变化趋势。结论:HPT轴的功能具有明显的季节相关性,在冬、春季节其机能相对增强,褪黑素可能为其季节性节律的调控因子,HPT轴的季节性功能变化为中医"四时五藏阴阳"理论提供了生物学依据。  相似文献   
52.
炎症是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的关键致病特征,其过表达可致心肌肥大、凋亡及纤维化,加重心衰的进程。巨噬细胞是人体重要的免疫细胞,具有高度异质性,参与炎症反应及维持心脏稳态。巨噬细胞极化是一个动态过程,在不同微环境的刺激下,巨噬细胞可极化2个亚群:经典激活的M1型和替代激活的M2型,两者相互拮抗。当巨噬细胞极化为促炎表型M1为主时,启动炎症反应;以抗炎表型M2为主时,发挥抑制心衰炎症、修复组织作用。同时,在心衰发展的不同阶段,M1和M2之间可相互转化,这与中医学说的阴阳制约、平衡和转化内涵相似。基于此,笔者拟通过阴阳理论来阐明M1与M2型巨噬细胞之间的关系,提出临床防治心衰应重视微观和宏观的炎症反应,调控巨噬细胞极化,使“抗炎”和“促炎”达到平衡,这与中医理论中调节机体阴阳平衡相一致,可为心衰的中医药治疗提供新靶点和新方向。  相似文献   
53.
Two cases of portal sinus aneurysm are reported. The aneurysms were diagnosed in the 36th and 20th week of the pregnancy and were confirmed in the postnatal period. The most important and frequent complication in aneurysmal formations in the fetus is thrombosis, which is associated with high fetal risk. Diagnosis and monitoring are performed with ultrasonography. There are no specific guidelines for treatment and the prognosis can be improved only by corticosteroid administration. If necessary, the pregnancy can be terminated before the 35th week.  相似文献   
54.
1973年底,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大批帛书和部分竹简、木笺,其中属于古代房中医书的五种,分别定名为《天下至道谈》、《十问》、《合阴阳》、《养生方》、《杂疗方》等,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房中书。这些  相似文献   
55.
现代中医学认为,阴虚燥热是消渴病的基本病机。文章根据传统中医经典,结合临床实践,从元气的角度对阴虚燥热、阴阳等概念进行了重新解读和辨析,提出元气虚衰才是消渴病及其并发症发生发展的根本病机,治疗的关键应从扶助元气入手。用附子理中汤、四逆汤之类。  相似文献   
56.
阴阳五行数学与未病的推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阴阳五行数学的理论体系由基于阴阳五行学说的3个公理和根据这3个公理严格推导出来的数十个定理构成。这3个公理是中医意义上的人体生命活动数学模型。由其中一些定理所推出的阴阳五行生理公式揭示出人体生理活动的普遍规律。由之可以由既病推断未病,并按照人体的阴阳平衡取决于各个脏器的阴阳平衡的原理及中药的归经原理和对阴阳的补泻作用推导出处方。更进一步可以开发中医应用软件,实现人–机结合的辨证论治现代化,从而使中医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57.
建立在古代意识形态之上的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开合问题,一直是学者们纠缠的核心问题。文章从阴阳五行概念——中医学方法论的基石、中医学理论建构的方法论、对人体病理机制的宏观判断的随机性、中医学理论延伸中的难题等4个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论述。作者认为中医学立于阴阳五行的闭合式理论体系,客观唯心思辨是其本质特性,中医学以此而生,也因此而被禁锢。  相似文献   
58.
目的:利用日全食这一特殊的自然条件,根据"四时五藏阴阳"理论,研究日食对大鼠和小鼠下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分泌的影响。方法:在日食前、日食中以及日食后取大鼠和小鼠下丘脑组织。利用高效液相法测定大鼠和小鼠下丘脑中单胺类递质的含量。结果:与日食前组、日食中组比较,日食后组大鼠和小鼠下丘脑中5-HIAA含量显著减少(P0.01),5-HT含量显著减少(P0.01)。结论:单胺类神经递质对日食产生的光照等变化反应灵敏,在日食条件下,下丘脑的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有显著性变化,说明中医学"四时五藏阴阳"和"天人相应"理论具有科学的内涵。  相似文献   
59.
中医阴阳五行学说在细胞中的物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中的核心内容,在细胞水平阐明阴阳五行的物质基础是中医面临的重大理论与实践挑战。在总结现代细胞学研究的基础上,以细胞中的能量代谢和遗传信息代谢为核心,论述了中医阴阳五行学说在细胞中的物质基础,将亚细胞结构按功能进行五行属性划分。并按照中医阴阳的概念和论述,将生命本质定义为遗传信息指导下的能量代谢过程。  相似文献   
60.
疗效是中医的灵魂,张仲景作《伤寒杂病论》,不仅具备严密的理论体系,且临床屡用不爽,是中医药未来发展过程中传承创新的源头活水。阴阳五行是中医学理论体系构建的核心哲学思维基础,在《伤寒杂病论》中,张仲景应用"阴阳藏府系统"进行诊疗近乎完美地对此进行了诠释,构建了理法方药并存的阴阳五行诊疗体系,古今奉为圭臬。文章选取《伤寒杂病论》几个较佳版本,尝试以阴阳五行思维探求张仲景的诊疗体系,为中医临床与科研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