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9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2篇
  1篇
中国医学   25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51.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7):87-9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酒精性肝硬化(ALC)患者肝功能损伤及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内科门诊就诊的ALC患者74例,随机分为西医组和中西医组,每组各37例。两组患者予以戒酒、低盐饮食、护肝利尿及纠正低蛋白等基础治疗。中西医组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和血府逐瘀汤联合中西医结合治疗,西医组予以单纯西药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两组连用8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检测并比较两组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血清内毒素(ET)及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血清二胺氧化酶(DAO)和降钙素原(PCT)]的变化,并比较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血清肝功能ALT、AST和ET水平均较前显著下降(P0.05或P0.01),且中西医组下降幅度较西医组更明显(P0.05);同时两组DAO和PCT水平均较前显著下降(P0.05或P0.01),且中西医组下降幅度较西医组更明显(P0.05)。治疗8周期间西医组出现不良反应2例,中西医组4例,症状均较轻,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血府逐瘀汤中西医结合治疗ALC能更有效促进肝功能恢复,减轻内毒素血症,加速肠黏膜修复,改善肠黏膜屏障,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讨血府逐瘀汤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榆林市星元医院神经内二科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阿司匹林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血府逐瘀汤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清hs-CRP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及血清hs-CRP水平分别为(7.81±1.64)分、(6.79±1.57)m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33±2.28)分、(8.99±1.92)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全血比黏度(高切、中切、低切)、血浆黏度及纤维蛋白原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血府逐瘀汤可以有效减轻炎症反应,降低血液黏稠度,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3.
刘要武 《光明中医》2016,(10):1468-1469
血府逐瘀汤出自《医林改错》,为王清任所创的活血化瘀代表方剂之一,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之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心血瘀阻型胸痹心痛等。结合多年临床实践经验,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血府逐瘀汤,灵活加减,如呃逆、失眠、高血压等辨证属气滞血瘀,阻滞不通之证,皆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以扩大其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合并小青龙汤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青海省中医院、青海省红十字医院和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联合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7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合小青龙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肺通气功能指标,血气分析指标,心功能指标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等。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肺通气功能指标和血气分析指标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指标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合小青龙汤可有效缓解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临床症状体征,提高心肺功能,并有助于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55.
目的:评价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摘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中,关于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RCT),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由2名研究者独立严格进行,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3个RCT,共1 93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RR=1.27,95%CI(1.21,1.33),P0.001],正中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D=5.28,95%CI(3.16,7.41),P0.001],正中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MD=3.66,95%CI(1.78,5.55),P=0.001],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D=6.97,95%CI(4.59,9.35),P0.001],腓总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MD=3.68,95%CI(2.41,4.95),P0.001],尺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D=4.44,95%(0.96,7.91),P=0.01],尺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MD=2.83,95%CI(-0.55,6.21),P=0.10],胫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D=4.05,95%CI(3.09,5.01),P0.001],胫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MD=4.21,95%CI(2.36,6.07),P0.001]。结论: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一定的疗效。但现有研究质量偏低,且临床研究数量偏少,需要更多高质量、多中心的随机双盲临床研究进一步补充验证。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究针灸联合血府逐瘀胶囊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盘锦市中心医院收治的TAO患者9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47)和观察组(n=48)。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灸联合血府逐瘀胶囊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6周。统计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ET-1、NO、hs-CRP水平,观察,2组治疗前后最大行走距离及ABI值。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 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 96%(P 0. 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肢体疼痛、肢体麻木、肢体发凉、间歇性跛行、肢端皮色积分显著降低(P 0. 05或P 0. 01),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血清ET-1、hs-CRP水平显著降低(P 0. 01),血清NO水平显著升高(P 0. 05),且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ABI及观察组的最大行走距离显著升高(P 0. 01),且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1)。结论:针灸联合血府逐瘀胶囊可有效缓解TAO患者症状,抑制炎性反应,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提高下肢功能,且疗效显著优于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57.
目的 观察四妙勇安汤和血府逐瘀汤为主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四妙勇安汤和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81,P<0.05).结论 四妙勇安汤和血府逐瘀汤为主配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足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58.
慢性头痛,中医辨证多属气滞血瘀用血府逐瘀汤治疗,疗效显著。慢性头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多以血管性头痛和神经性头痛为主。患者表现为头痛缠绵难愈,病势时轻时重,平时头痛隐隐,重时头痛如裂,多伴失眠多梦,烦躁易怒,纳差,笔者应用血府逐瘀汤治疗慢性头痛45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9.
目的:观察应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门诊确诊为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66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4例,采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氟桂利嗪,谷维素,维生素B1治疗。10天为1个疗程,服药2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34例患者临床痊愈9例,显效17,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1%;对照组32例患者临床痊愈6例,显效8例,有效10,无效8例,总有效率75%。两组临床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疗效确切,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0.
目的 以果蝇双翅边缘缺刻同源基因1(Notch1)/锯齿典型Notch配体1(Jagged1)/Hes家族BHLH转录因子1(Hes1)信号通路为切入点,探讨血府逐瘀胶囊调控巨噬细胞极化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载脂蛋白E敲除(ApoE-/-)小鼠高脂饮食4周制备动脉粥样硬化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血府逐瘀胶囊组、阿托伐他汀组,以C57BL/6小鼠常规饲养作为正常组。血府逐瘀胶囊组给予血府逐瘀胶囊(0.728 g·kg-1·d-1)灌胃,阿托伐他汀组给予阿托伐他汀片(6.07 mg·kg-1·d-1)灌胃,正常组、模型组给予等体积去离子水灌胃,连续干预12周。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主动脉斑块形态,油红O染色观察主动脉斑块面积及脂质沉积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主动脉组织CD86、CD206阳性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小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转化生长因子(TGF)-β1、IL-10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主动脉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精氨酸酶-1(Arg-1)、Notch1、Jagged1、Hes1 mRNA相对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主动脉组织iNOS、Arg-1、Notch1、Jagged1、Hes1蛋白相对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有明显的主动脉斑块和脂质沉积,促炎因子TNF-α、IL-1β表达显著升高(P<0.01),抗炎因子TGF-β1表达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巨噬细胞标志物CD86、CD206出现阳性表达;iNOS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Arg-1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1);相关通路分子Jagged1 mRNA及Notch1、Jagged1、Hes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血府逐瘀胶囊组斑块面积与脂质沉积有下降趋势,TNF-α、IL-1β表达有下降趋势;TGF-β1表达明显升高(P<0.05),巨噬细胞标志物CD86表达下降,CD206表达显著升高(P<0.01);iNOS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1)Arg-1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相关通路分子Notch1、Jagged1、Hes1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1)。结论 血府逐瘀胶囊可减少动脉粥样硬化小鼠主动脉斑块面积和脂质沉积,减轻炎症,抑制M1型巨噬细胞、促进M2型巨噬细胞的表达,其机制可能与调控Notch1/Jagged1/Hes1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