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15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19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73篇
预防医学   16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68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4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91.
目的 回顾性分析西安市结核病胸部肿瘤医院结核病患者中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状况及危险因素.方法 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西安市结核病胸部肿瘤医院就诊的4721例痰培养阳性住院结核病患者,分为“初治”和“复治”患者两组,初治患者4238例(89.77%),复治患者483例(10.23%).对这些患者的临床分离株4种一线抗结核药物链霉素(S)、异烟肼(H)、利福平(R)、乙胺丁醇(E)的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用间接绝对浓度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危险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4721例痰培养阳性患者,总耐药率为31.71%(149/4721),初治耐药率为27.35%(1159/4238),复治耐药率为69.98%(338/483);总体耐多药率为12.20 % (576/4721),初治和复治耐多药率分别为7.74%(328/4238),51.35% (248/483).4种一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率由高到低分别是H(23.85%,1126/4721)、S(21.75%,1027/4721)、R(12.86%,607/4721)、E(6.93%,327/4721).耐药类型中,以耐1种药(12.71 %,600/4721)和耐2种药(9.53%,450/4721)为主.20~岁和40~岁年龄组的耐药率和耐多药率分别为31.13%和11.13% 、39.86%和18.65%,以<20岁为对照,x2值分别为12.67和11.31、43.20和38.28,P值均<0.05,OR值(95%CI)分别为1.4(1.1~1.7)和1.4(1.0~2.1)、2.2(1.7~2.8)和3.2(2.2~4.6);复治组的耐药率和耐多药率为69.98%和51.35%,以初治组为对照,x2值分别为274.48和715.3,P值均<0.05,OR值(95%CI)分别为5.9(4.9~7.4)和13.7(10.9~17.2);未接受DO TS组的耐多药率为11.29%,以接受DOTS组为对照,x2值为11.63,P<0.05,OR值(95 %CI)为1.4(1.1~1.6).结论 西安市结核病胸部肿瘤医院就诊的痰培养阳性的肺结核患者耐药率较高,20~<60岁的患者及复治患者发生耐药和耐多药的概率较高,未接受DOTS策略的患者发生耐多药的概率较高.  相似文献   
292.
293.
目的 评价麻黄附子细辛汤合五苓散加味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3期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65例3期CKD患者并按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治疗组32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麻黄附子细辛汤合五苓散加味,对照组33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复方-酮酸片.2组均治疗1个月.评价2组治疗前后肾功能,并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肌酐显著低于对照组[(387.52±92.13) mol/L比(502.78±117.35)mol/L;t=4.395,P<0.01].治疗组疾病疗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7.5%比42.4%;x2=12.533,P<0.01).治疗组体倦乏力(90.6%比48.5%;x2=11.637,P<0.01)、腰酸腿软(90.0%比35.5%;x2=17.040,P<0.01)、纳呆腹胀(93.3%比37.9%;x2=17.802,P<0.01)、大便不实(93.1%比25.8%;x2=25.219,P<0.01)、全身浮肿(84.6%比41.7%;x2=8.214,P<0.01)、舌淡齿痕(76.7%比26.7%;x2=13.081,P<0.01)等证候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麻黄附子细辛汤合五苓散加味结合西医常规疗法可改善3期CKD患者肾功能和症状.  相似文献   
294.
目的总结西安市2010年度临床分离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特征,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方法常规方法培养分离医院感染病原菌,并应用半自动或全自动细菌鉴定分析仪鉴定到种,药敏试验方法按CLSI规定的标准进行;采用WHONET5.4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西安市7所三级甲等医院共分离出病原菌株10 71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7383株,占68.92%,革兰阳性菌2857株,占26.67%;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出率为67.95%和43.27%;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68.34%,未发现耐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的葡萄球菌属;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率为0.5%和1.0%。结论西安市临床分离病原菌耐药现象较为普遍,耐药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MRSA、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多药耐药非发酵菌仍然是耐药监测值得关注的病原菌。  相似文献   
295.
目的:观察熄风定颤汤(以下简称中药)对PD模型大鼠旋转行为和纹状体单氨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6-OHDA偏侧纹状体两点注入法制备PD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美多巴组、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并设假手术组为对照组,灌胃治疗4周。观察各组大鼠治疗前后APO诱导的行为学变化及对纹状体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结果:美多巴组灌胃后2周旋转行为有所下降(P<0.01),但4周后又有所增加(P>0.05);中药高、低剂量组灌胃后4周后旋转行为有明显改善(P<0.05,P<0.05);中药中剂量组灌胃后2周、4周后旋转行为均有明显改善(P<0.05,P<0.01)。美多巴组、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大鼠损毁侧纹状体DA含量、HVA、DOPAC含量均明显增加,其中中剂量组增加最明显,分别比损毁对侧下降了21.78%、23.53%、3.52%,与损毁对侧、假手术组损毁侧差异不显著(P均>0.05),与模型组大鼠DA和DOPAC相比差异显著(P<0.01,P<0.05)。结论:熄风定颤汤可明显改善PD模型大鼠的旋转行为、增加纹状体内DA及其代谢产物的含量,以中剂量组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296.
297.
298.
299.
通过对郄穴用于痛证的文献资料进行总结,分析郄穴用于止痛的病症范畴及临床疗效,为研究其作用机理及推广该类特定穴在痛证中的使用提供依据。从近年来郄穴治疗痛证的使用情况来看可大致归纳为:头痛、胃脘痛、胆绞痛、痛经、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软组织损伤、术后镇痛等40多种病症,尤其在骨、伤科病症中使用较多。通过分析可以发现,用于痛证治疗的大多为阳经郄穴,亦有阴经郄穴治痛证的应用。可以认为郄穴治疗痛证疗效好,范围较广,是痛证治疗中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的特定穴位之一。虽然目前郄穴用于临床研究较多,但其作用机理仍处于研究空白状态,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