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6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1.
“四象”一词最早见于《周易》,四象理论是中国古典哲学体系之一,基于阴阳二元论的演化,广泛运用于阐释宇宙现象、自然规律、社会发展、生命活动等诸多领域。现基于四象理论的内涵和发展,结合文献和医疗实践,探讨四象理论在中医理论构架、体质辨识及针灸临床中的应用,旨在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拓展针灸理论和应用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2.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4):156-159+171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中期肾损害患者的中医脏腑辨证特点及临床意义,为患者临床诊疗提供相关指导。方法 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8月我院接收诊治的3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肾损害情况,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无肾损害,172例)和研究组(中期肾损害,148例)。对比两组患者中医脏腑辨证特点,并比较研究组患者不同年龄段、不同高血压级别的中医脏腑辨证特点。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肝脏证候积分为(3.51±0.64)分,明显高于研究组的(1.97±0.43)分,研究组患者的肾脏、脾脏证候积分分别为(2.97±0.62)分、(2.77±0.57)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34±0.54)分、(2.25±0.5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阳亢证证候积分为(2.43±0.47)分,明显高于研究组的(1.28±0.31)分,研究组患者的气虚证、阴虚证证候积分分别为(2.72±0.55)分、(1.93±0.41)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21±0.47)分、(1.35±0.3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70岁患者的肾脏证候积分为(4.28±0.76)分,气虚证、阴虚证、血瘀证证候积分分别为(4.05±0.71)分、(2.33±0.45)分、(1.87±0.35)分,均明显高于其他三个年龄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级高血压患者的肾脏、脾脏证候积分分别为(4.63±0.77)分、(3.15±0.39)分,气虚证、阴虚证、血瘀证证候积分分别为(4.33±0.75)分、(2.94±0.37)分、(1.59±0.18)分,均明显高于1级和2级高血压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中期肾损害患者的中医脏腑辨证病位为肾脏、脾脏,病性为气虚证、阴虚证及血瘀证;患者年龄越大、高血压级别越高,其肾脏、脾脏损害越严重,气虚证、阴虚证及血瘀证程度加重。  相似文献   
23.
腹主动脉阻断导致内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腹主动脉阻断所引起的肝、肾、小肠等内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改变。方法建立小猪腹主动脉阻断1小时的模型,检测在不同再灌注时点组织及血液中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同时检测肝肾功能和动脉血气分析,观察动物术后的生存情况。结果与缺血前比较,大多数再灌注时点血、组织中MDA明显升高,而SOD明显降低(P<0.05)。在再灌注2小时,血中谷丙转氨酶(ALT)、尿素氮(BUN)、肌酐(CRE)较缺血前明显升高(P<0.01),代谢性酸中毒也极为明显。多数动物术后能够存活,但均出现下肢截瘫。结论腹主动脉阻断1小时能引起明显的内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变,多数内脏经处理后其损伤能够得到代偿恢复,而脊髓损伤恢复困难。  相似文献   
24.
探讨《黄帝内经》中的藏象精神理论及其临床应用,对藏象精神理论的理论和物质基础进行整理,将其在临床应用的治法,治则进行总结梳理,以助藏象精神理论的理解和在临床具体应用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5.
目的 了解烧伤犬休克期经肠道补充高渗盐糖溶液(HEGS)进行复苏后,肠道屏障及脏器功能的变化. 方法 将24只35%TBSAⅢ度烧伤犬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不补液(NF)组、静脉等渗补液(Ⅱ)组、肠内等渗补液(EI)组和肠内高渗补液(EH)组,每组6只.2个等渗补液组于伤后30 min分别通过静脉或肠道给予含50 g/L葡萄糖的生理盐水,24 h补液量为4 mL·kg~(-1)·%TBSA~(-1)(前8 h匀速输入总量的一半,后16 h匀速输入另一半);EH组经肠道输入HEGS(含18 g/L氯化钠、50 g/L葡萄糖),伤后24 h内补液量为2 mL·kg~(-1)·%TBSA~(-1),补液方式同前.测定各组犬肝肾功能指标[血清ALT、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及肌酐、尿素氮水平]、血清二胺氧化酶(DAO)活性以及伤后24 h肠黏膜Na~+-K~+·ATP酶活性. 结果 各组犬血清ALT活性相近.3个补液组血肌酐、尿素氮水平普遍低于NF组;伤后2 h CK-MB活性均明显升高,EH组伤后2~8 h低于NF、Ⅱ组.Ⅱ、EI、EH组血清DAO活性于伤后4 h或6 h起逐渐降低,分别为(3.9±0.6)~(3.6±0.5)U/L、(4.8±0.4)~(2.8±0.8)U/L和(6.4±1.8)~(3.5±0.8)U/L,均显著低于NF组(12.5±0.4)~(9.7±1.1)U/L(EH组与NF组比较,伤后4、6、8、24 h t值分别为10.25、12.44、17.99、16.21,P值均小于0.05).伤后24 h各组肠黏膜Na~+-K~+-ATP酶活性从高到低依次为Ⅱ组、EH组、EI组、NF组(前3组与NF组比较,t值分别为10.09、8.32、4.96,F值为26.79,P值均小于0.05). 结论 HEGS对烧伤休克犬的肠黏膜屏障无明显不良影响.与NF比较,HEGS能显著改善伤犬心、肝、肾功能;减少1/2补液量,能达到与肠内或静脉输入等渗盐糖溶液相似的复苏效果.  相似文献   
26.
文章阐明了过敏性紫癜中医之"紫癜疹",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医之"紫癜斑"病名的称谓。探讨了过敏性紫癜中西医病因、病机,运用中医理论科学详实的论述了笔者以三期分治、脏腑辨证、综合治疗过敏性紫癜的宝贵经验,为过敏性紫癜系统、规范、综合治疗,扬长避短,缩短疗程,提高疗效,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7.
药物超敏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又称药疹伴嗜酸粒细胞增多和系统症状,常累及多个脏器并伴发多种疾病.血液学异常表现为白细胞增多常伴有异形淋巴细胞和嗜酸粒细胞增多,肝脏损害最常见,表现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显著增加,药物超敏综合征患者可因巨细胞病毒性溃疡而发生突发性消化道出血,可出现肾功能不全,肺损害会出现间质性肺炎伴嗜酸粒细胞增多,心血管受损表现为药物超敏综合征相关性心肌炎,神经系统并发症主要包括脑炎和脑膜炎.药物超敏综合征痊愈后可伴发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Ⅰ型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硬皮病样表现、系统性红斑狼疮和自身免疫大疱性疾病.药物超敏综合征治疗包括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抗病毒药物、环磷酰胺和根据受累器官和伴发疾病来进行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28.
本文从经络角度探析足太阳膀胱经与脑的关系,通过经络基础、心经与脑的关系、膀胱经与脑的关系、膀胱经的脑属性、心经与膀胱经的经络联系,层层剖析,提出"足太阳膀胱经为脑经"的概念.借此为基础,进一步从经络角度阐明心脑间的关系特征,为"心脑同治""从心治脑""从脑治心"提供理论依托,也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的诊疗思路.  相似文献   
29.
杨洛琦  谢连娣  周莉君 《陕西中医》2022,(10):1423-1426
糖尿病心肌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为了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探讨运用中医藏象理论论治糖尿病心肌病的可能性。现运用中医藏象理论以及辨证论治等相关理论结合患者主要病情论述糖尿病心肌病的中医治疗,探讨糖尿病心肌病的中医发病机制,为治疗糖尿病心肌病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0.
系统论述《医学启源》与《中藏经》关于脏腑辨证理论体系的内涵差异,明晰二者在论述上的细微差别,完善金元以前脏腑辨证理论体系,从而提高对临床诊治的指导作用。本文主要通过比较法和文献分析法在脏腑辨证基础上对十二脏腑论述分别进行了详细比对,两著作在脏腑辨证体系框架建立方面一脉相承,在内容论述上有继承有创新,辨证分类上以“虚实寒热生死逆顺”为纲,明确了临证审查要点。具体而言,差异主要体现在论述相异12处、论述相近69处、论述有无1处等三方面;从脏腑而言,不同主要体现在肝10处,胆4处,心13处,小肠4处,脾10处,胃8处,肺11处,大肠1处,肾18处,大肠2处,三焦1处,心包络0处。相比《中藏经》,《医学启源》在论述上用词更为准确精炼,在辨证分类上更为全面详细。厘清二者间的异同,有助于加深对易水学派的理解,对后世以脏腑辨证为专题研究也提供了先导作用,同时有利于后学者临床诊治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