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0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18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49篇
  1篇
中国医学   312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为探讨自拟痔舒汤口服在痔术后的应用价值,将70例行外剥内扎术治疗的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术后予自拟痔舒汤加减口服,对照组术后予革薜渗湿汤加减口服,两组均每日1剂,分2次口服。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术后肛门疼痛、创缘水肿、排尿障碍、腹胀、肛门坠胀感、排便障碍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自拟痔舒汤加减口服可减轻痔术后并发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化瘀疏肝汤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9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保肝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化瘀疏肝汤,疗程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肝纤维化指标、肝功能及B超检查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效率87.50%,对照组有效率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瘀疏肝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疗效显著,具有较好的抗纤维化作用,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苏叶地黄汤治疗早中期慢性肾衰竭( chronic renal fcilure,CR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8例CRF患者在基础治疗同时予以自拟苏叶地黄汤口服,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尿素氮、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血红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变化情况。结果:68例患者中显效43例,稳定14例,无效11例,有效率为83.80%。治疗后尿素氮、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24 h尿蛋白定量等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苏叶地黄汤能有效改善早中期CRF患者肾功能水平。  相似文献   
14.
郭霞珍教授认为肝脾肾三脏的功能失调与青春期崩漏的发生关系密切,如肝郁血热、脾虚失摄、肾精不足等。无论何种原因导致的崩漏,血出日久,或过用固涩药物止血,最终均可发展为血瘀。故临床治疗应以活血化瘀以澄其源,同时针对"瘀"形成的不同原因,佐以疏肝清热、健脾益气或补肾填精,方能取得预期疗效。  相似文献   
15.
曾斌芳教授临证治疗咽痹以少阴客邪上泛、风邪犯肺客咽、脾虚湿浊痹阻、实火循经夹咽4种证型统之。甘草汤主少阴客热咽痛,桔梗汤主少阴寒热相搏咽痛;银翘散为辛凉之平剂,主风热犯肺客咽;理中汤合牡蛎泽泻散以通阳气、散水结,湿浊蕴阻之咽痹;清胃散专治实火牙痛,使以桔梗、半夏假道上行至咽,清热肃咽,取“辛开苦降”之义;黛蛤散主木火刑金之咽痹,佐以左金丸,使以桔梗循经上咽,调其所胜之气,太过者折之,取“木郁达之”之义。究其辨治用药谨防寒凉用事,避其郁遏之弊,始终不离“郁”字,其治以“辛苦开郁”为法。  相似文献   
16.
笔者通过研究张锡纯的生活地域,行医地域,探究张锡纯镇肝熄风汤中茵陈这味药的来源。虽然仍然无法最终确定张锡纯镇肝熄风汤中所用茵陈的品种究竟为何,但至少可以确定:1张锡纯所用茵陈的分布范围应包括华北东北一带,所以主要在南方才被称作茵陈的品种,可判定其并非镇肝熄风汤中所用。2由于生长周期的差异,可以判定这里的茵陈并不是现代植物学意义上的青蒿,也即并非菊科植物黄蒿,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里记载"青蒿之幼苗"等语当有其他原因,因此并不能用现代意义上的青蒿的嫩苗来代替茵陈。3从性状上对比,不论是在分布地域上与张氏生前活动地域有所重叠的玄参科植物阴行草,还是药典所载的菊科植物滨蒿和茵陈蒿,与张锡纯所载茵陈都有所出入。因此亦不能简单认为张锡纯镇肝熄风汤中所载茵陈便是现代植物学意义上的茵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养阴润肺汤治疗肺阴亏虚型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108例肺阴亏虚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54例和西医组54例。西医组采用常规肺结核化疗方案,联合组在西医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养阴润肺汤,两组患者共治疗12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痰菌阴转率,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T 淋巴细胞值和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结果:治疗1个月后、3个月后、6个月后联合组和西医组痰菌阴转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 CD4+细胞、CD4+/CD8+显著升高,CD8+显著降低(P <0.05);其中联合组 CD4+细胞、CD4+/CD8+显著高于西医组,CD8+显著低于对西医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均显著降低(P <0.05);联合组各细胞因子水平显著低于西医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养阴润肺汤治疗肺阴亏虚型肺结核的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益气利湿降浊汤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10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的基础上,给予低蛋白饮食,水肿严重患者给予利尿剂,血压高患者加降血压药;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益气利湿降浊汤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有效率,肾功能改善情况以及各项指标变化,包括红细胞比容、血胆固醇、血白蛋白、三酰甘油和蛋白尿。结果:1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66.00%(χ2=8.31,P<0.05);2观察组患者的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利湿降浊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显著疗效,能够降低血黏度和血脂,减少蛋白尿,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9.
刘金平  孙燕燕 《新中医》2021,53(2):39-42
目的:观察麝香四黄汤联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AIC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例AICD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及试验组各45例。参照组采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试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联合麝香四黄汤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实验室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参照组的66.67%(P<0.05)。治疗后,2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内皮素-1 (ET-1)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试验组血清NSE、ET-1水平均低于参照组(P<0.05),血清SOD、NO水平均高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参照组为4.44%,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麝香四黄汤联合rt-PA治疗AICD,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神经功能受损情况,改善其血管功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20.
朱晓鹏  戎军  周明倩 《新中医》2021,53(2):112-115
目的:观察柔筋汤联合温针灸治疗脑卒中恢复期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2例脑卒中恢复期痉挛性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柔筋汤联合温针灸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关节痉挛程度(Ashworth)评分、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生活自理能力(Barthel)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1%,对照组为75.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肘关节、腕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等Ashworth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各项指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Fugl-Meyer、Barthe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柔筋汤联合温针灸治疗脑卒中恢复期痉挛性偏瘫疗效显著,可明显减轻患者的关节痉挛程度,提高运动功能与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