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75篇
  免费   1260篇
  国内免费   240篇
耳鼻咽喉   15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8篇
基础医学   110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470篇
内科学   305篇
皮肤病学   53篇
神经病学   26篇
特种医学   5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89篇
综合类   4638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243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880篇
  18篇
中国医学   10967篇
肿瘤学   52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07篇
  2022年   368篇
  2021年   566篇
  2020年   665篇
  2019年   238篇
  2018年   152篇
  2017年   609篇
  2016年   655篇
  2015年   441篇
  2014年   1821篇
  2013年   1129篇
  2012年   1731篇
  2011年   1788篇
  2010年   1410篇
  2009年   794篇
  2008年   737篇
  2007年   755篇
  2006年   658篇
  2005年   575篇
  2004年   403篇
  2003年   449篇
  2002年   361篇
  2001年   327篇
  2000年   291篇
  1999年   149篇
  1998年   149篇
  1997年   127篇
  1996年   96篇
  1995年   120篇
  1994年   127篇
  1993年   114篇
  1992年   100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男科学的科研思路及选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男科疾病诊治水平的不断提高离不开科研的发展。笔者根据自己多年在男科领域的科研工作经历,认为男科的科研选题对提高男科疾病的诊治水平意义重大。男科领域科研选题应密切结合男科临床需要,遵循重要性、创新性、科学性、可行性及现实性等原则,面向常见男科疾病的基础、治疗和流行病学方向选题。选题要注重方法。  相似文献   
52.
论中医病因、致病因素、邪气、邪之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邪是一切不正常、不正当的因素,邪气是邪的一部分,主要指六气异常以及疫疠之气等外感因素。两者可以独立于人体而存在,也可以进入人体,成为可能导致疾病的因素,即致病因素,邪(邪气)进入人体是致病因素,未进入人体不是致病因素。未导致疾痛的致病因素不是病因,已经引起疾病的致病因素是病因。  相似文献   
53.
为筛选出操作方法简便,结果稳定可控的大鼠创伤性肠粘连模型,观察中药复方黄厚排气颗粒对其粘连程度的影响,选用SD大鼠,手术造成肠粘连模型,用中药复方2.5、5.0、10.0g/kg连续治疗7d后观察肠粘连程度。结果表明,以盲肠型动物模型的制备较为理想,手术易于操作,结果稳定可控。用中药复方治疗后模型动物的肠粘连程度得到明显改善。提示黄厚排气颗粒对术后肠粘连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54.
养阴清热、宣痹通络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清络通痹颗粒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阴虚络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8例患者随机分为清络通痹颗粒治疗组63例和雷公藤多甙片对照组55例,观察用药前后主要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测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的临床治愈率为9.52%,临床治愈显效率为38.10%,总有效率为90.48%,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的0%、20%、83.64%(P<0.05);治疗组的类风湿因子滴度、血沉、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也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或P<0.01)。结论 清络通痹颗粒具有抗炎镇痛、调节免疫紊乱等作用,从而达到控制病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5.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恢复期中风临床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与传统针刺法治疗恢复期中风92例,按随机原则分成醒脑开窍针刺组50例,传统针法组42例。治疗结果表明,醒脑组与传统组基本治愈率分别为42%、16.67%,醒脑组显效及有效率亦明显优于传统组。实验结果表明,醒脑组在血液流变学、血脂、微循环和体外血栓形成等绝大多数指标上,均有明显改善,其程度和范围均明显优于传统针刺组。  相似文献   
56.
本文介绍利用多因素,包括模拟湿热气候环境,过食肥甘及内毒素感染等综合复制的家兔温病湿热证动物模型的方法,造型动物出现诸如发热、纳呆、不欲饮水、便软烂或溏、嗜睡懒动、舌苔白腻等表现,与临床所见该证的主要症状体征和病理变化相符合,中药反证也提供了支持的佐证;实验进而发现模型动物造型后6小时及10小时的血浆内毒素水平较单纯用内毒素致热的发热对照组为高(p<0.05),提示温热造型动物内毒素廓清较为缓慢。可见,本实验将为以后研究温病湿热证提供较为理想的动物病理模型。  相似文献   
57.
有效中药复方研究的方法学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化学的角度探讨了临床有效中药复方研究的四个过程 ,简述了直接试验设计在全方药味筛选及化学模式识别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论述了复方有效部位和有效部位中主要有效成分的确定及化学计量学的应用和主要药效物质化学结构信息的计算机模拟方法 ,为中药复方研究提供一个范例。  相似文献   
58.
[目的]以X线胸片为主要观察指标,对中西医结合治疗SARS的临床疗效进行客观评价,为SARS临床筛选有效的干预方案提出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通过对参加国家863重大项目“中医结合治疗SARS临床研究”的北京地区11家医院361例确诊SARS患者的1561张X线胸片的研究,阐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对SARS肺部炎症的影响。[结果]从总体疗效来看,X线胸片总积分西医组平均为5.85±6.5。中西医结合组为6.67±7.61;普通型西医组为4.79±5.6。中西医结合组为5.40±6.86;重型西医组为7.67±6.34,中西医结合组为8.16±7.60,以上两组间比较均未见显著性差异 (P>0.05)。但发病7d内开始干预的胸片总积分西医组平均为6.39±6.48、中西医结合组为4.40±4.97,中西医结合组X线胸片总积分明显低于西医组 (P=0.0004);普通型西医组为4.59±5.22、中西医结合组为3.99±4.67,两组间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 (P=0.12);重型西医组为9.14±7.24、中西医结合组为5.30±5.48,组胸片总积分明显低于西医组(P=0.034);说 明发病7 d内对SARS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肺部炎症的吸收明显优于西医组,总体疗效与重型患者的疗效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早期干预对SARS肺部炎症吸收的临床疗效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59.
选用自由基代谢为指标,对比观察了补肾六味地黄汤、化瘀丹坤方及补肾化瘀六味丹坤方的延缓衰老作用。实验结果表明:(1)六味地黄汤及丹坤方均能明显增加老年小鼠红细胞CAT的活性,增加NPSH的含量,减少肝脑MDA含量,即明显改善老年小鼠的自由基代谢紊乱;丹坤方尚能明显增强老年小鼠SOD及GSH-Px的活性;(2)补肾化瘀六味丹坤方的作用明显优于单纯补肾的六味地黄汤或单纯化瘀的丹坤方;(3)补肾化瘀是更为有效的延缓衰老手段,并为衰老的“正虚挟瘀”观点提供了实验证据。  相似文献   
60.
给大鼠灌胃大黄水提取液10天,造成类“脾虚”模型进行胃粘膜损伤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对消炎痛、应激因素引起的胃粘膜损伤指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经补中益气汤治疗7天,其胃粘膜损伤指数较非治疗组明显下降,提示“脾虚”大鼠胃粘膜易损伤性增高,补中益气汤对其有复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