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4篇
  免费   239篇
  国内免费   78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43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267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254篇
内科学   203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40篇
特种医学   184篇
外科学   309篇
综合类   456篇
预防医学   70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57篇
  1篇
中国医学   684篇
肿瘤学   5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151篇
  2013年   148篇
  2012年   148篇
  2011年   171篇
  2010年   137篇
  2009年   123篇
  2008年   137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探讨玄胡索散抑制乳腺癌小鼠脾脏髓源抑制细胞(MDSC)分化的作用机制。方法:4~5周龄BALB/c雌性小鼠48只,其中6只为正常对照组,其他42只采用小鼠左侧第二对乳腺皮下脂肪垫接种4T1细胞构建乳腺癌荷瘤小鼠模型,分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照组、G-CSF敲减组、模型对照组、玄胡索散小剂量组、玄胡索散中剂量组、玄胡索散大剂量组和环磷酰胺组,每组6只。其中G-CSF对照组和G-CSF敲减组分别采用shRNA慢病毒转染联合嘌呤霉素构建相应4T1稳转细胞模型。各组造模48 h后,玄胡索散小剂量组、玄胡索散中剂量组、玄胡索散大剂量组分别按2、4、8 g·kg-1·d-1玄胡索散灌胃,每天一次;环磷酰胺组按30 mg/kg腹腔注射环磷酰胺,隔天一次;其他组给予等体积0.5%羟甲基纤维素纳。各组连续给药25 d。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流式细胞术测定脾脏MDSC亚群比例,免疫荧光法检测脾脏CD11b、Ly6G共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外周血G-CSF浓度。在体外,建立荷瘤小鼠脾脏与4T1稳转株共培养体系,玄胡索散(30μ...  相似文献   
22.
摘要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讨中药通过健脾作用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用药规律、药效物质基础及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 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和PubMed数据库中检索健脾中药复方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文献,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在线分析软件和SPSS Modeler 18 统计分析软件寻求核心药物组;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GeneCards数据库、OMIM数据库检索、Cytoscape3.7.2软件、STRING数据库获取关键基因和主要有效成分,利用Metascape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率,采用qPCR法检测关键基因信使核糖核酸(mRNA)水平表达。结果 共筛选得到90篇有效文献,共计91首中药复方,党参-当归-黄芪为核心药物组合。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0(IL-10)、JUN为核心靶点,槲皮素、木犀草素、山奈酚、芒柄花素、豆甾醇为主要有效成分,其主要作用机制可能通过癌症的途径、TNF信号通路、p53信号通路等来实现。健脾中药黄芪、党参、当归提取物和有效成分芒柄花素、槲皮素对人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THP-1)具有促进增殖作用,芒柄花素对化疗诱导的THP-1细胞生长具有促进增殖的作用,芒柄花素能够抑制炎症细胞因子IL-6、IL-1β、TNF-α和刺激抗炎因子IL-10、原癌基因JUN的分泌。结论 初步揭示黄芪等多种中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发挥健脾作用,参与抗肿瘤、抗炎、免疫调节等相关信号通路,治疗白细胞减少症。  相似文献   
23.
基于"WD倒谱"法分析人体脾组织的超声散射微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提出了一种对超声散射信号分析的新方法--“WD倒谱”法,并利用该方法对人体正常脾和脾增生组织的回波信号进行了分析,对软组织中散射子的平均间距进行了估计,结果表明:两种脾组织散射子的平均同距明显不同;“WD倒谱”能有效的反映软组织的微观结构特征,说明“WD倒谱”是软组织超声散射信号分析与软组织散射子平均间距定征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4.
灵芝多糖对小鼠脾脏树突状细胞的增殖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灵芝多糖(GP)对小鼠脾脏树突状细(dendrirtie cells,DCs)的增殖作用。方法采用MTT法,以细胞因子(GM-CSF+IL-4)作比较,观察不同质量浓度GP以及细胞因子+不同浓度的GP对小鼠脾脏DCs的增殖作用。结果GP(5-80μg/mL)可明显刺激小鼠脾脏DCs增殖,与细胞因子组相比,其较高质量浓度组(20、40、80μg/mL)作用明显;GP+细胞因子,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的增殖作用,且明显高于细胞因子组。结论GP不仅能促进小鼠脾脏DCs的增殖,而且与细胞因子有显著的协同作用。具有类生长因子和协同生长因子的作用。  相似文献   
25.
26.
Class switch recombination (CSR), somatic hypermutation, and gene conversion are immunoglobulin diversification mechanisms that are strictly dependent on the activity of the activation-induced cytidine deaminase (AID). The precise role and substrate(s) of AID in these processes remain to be well defined. The closest homologue of AID is APOBEC-1, a bona fide mRNA-editing enzyme, which shares with AID the ability to deaminate cytidines within single-stranded DNA in vitro and in prokaryotic cells. To determine whether APOBEC-1 can therefore substitute for AID in activated B cells, we expressed human AID, a catalytic mutant thereof, and rat APOBEC-1 in AID-deficient murine B cells. Whereas AID rescued CSR, neither the inactive mutant nor APOBEC-1 could complement AID deficiency. This indicates that cytidine deaminase activity is necessary but not sufficient to initiate CSR, and suggests that AID is specifically targeted to its cognate substrate, the immunoglobulin genes or a distinct mRNA, by an as-yet-unknown mechanism.  相似文献   
27.
新生乳牛淋巴器官的组织学和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登荣  茅亨 《解剖学报》1992,23(4):421-424
  相似文献   
28.
To compare the function of the 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 and lymphotoxin (LT)α/β systems in the mature immune system, these two pathways were blocked with soluble receptor-immunoglobulin (R-Ig) fusion proteins in normal adult mice. Inhibition of LTα/β signaling using LTβR-Ig or a blocking monoclonal antibody against murine LTβ had profound effects. The spleen lacked discrete B cell follicles and the marginal zone was altered. Less marked changes were detected in lymph nodes. LTα/β inhibition also prevented germinal center formation in the spleen and impaired Ig production in response to sheep red blood cells (SRBC) immunization. Thes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Tα/β system is required for the maintenance of splenic architecture and normal immune responses, and not simpl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eripheral immune organs during ontogeny. In contrast, inhibition of the TNF/LTα pathway with TNF-R55-Ig did not affect the splenic architecture or the anti-SRBC response. Splenic defects and impaired antibody responses are seen in TNF-deficient mice, suggesting that TNF is important during development. Therefore relative to TNF, the LT system has the dominant influence on splenic organization and anti-SRBC Ig formation in the adult mouse.  相似文献   
29.
低浓度芦笋原汁(0.1~1.0%)可明显促进正常小鼠胸腺细胞的增殖,也可刺激正常小鼠脾脏细胞的增殖,但对裸鼠脾脏细胞没有任何作用。由此提示,芦笋具有促T淋巴细胞有丝分裂的活性,而对B淋巴细胞没有作用。与常用的T细胞促有丝分裂素植物血凝素(PHA)及刀豆蛋白A(ConA)不同,芦笋原汁对人、绵羊、豚鼠和鸡的红细胞均无凝集作用。  相似文献   
30.
双歧杆菌脂磷壁酸延缓脾脏衰老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研究双歧杆菌表面分子脂磷壁酸 (LTA)在D 半乳糖诱导的衰老小鼠体内 ,对脾脏指数和脾细胞DNA损伤的影响。方法 在建立D 半乳糖诱导的衰老小鼠模型的同时 ,注射双歧杆菌LTA ;然后测定模型对照组、正常对照组、试验组小鼠的脾脏指数 ,并以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检测脾脏淋巴细胞DNA氧化损伤的情况。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模型对照小鼠的脾脏指数显著升高 (P <0 .0 5 ) ,脾淋巴细胞DNA受到了较严重的损伤 (P <0 .0 5 ) ;用双歧杆菌LTA处理后 ,试验小鼠的脾脏指数明显下降 (P <0 .0 5 ) ,脾淋巴细胞DNA的损伤程度显著降低 (P <0 .0 5 )。结论 双歧杆菌LTA能显著抑制衰老小鼠脾脏淋巴细胞DNA的氧化损伤 ,这可能与双歧杆菌抗衰老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