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586篇
  免费   4308篇
  国内免费   990篇
耳鼻咽喉   211篇
儿科学   716篇
妇产科学   2080篇
基础医学   5533篇
口腔科学   879篇
临床医学   5274篇
内科学   7246篇
皮肤病学   281篇
神经病学   3209篇
特种医学   1485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3744篇
综合类   5866篇
现状与发展   5篇
一般理论   5篇
预防医学   9723篇
眼科学   389篇
药学   7884篇
  53篇
中国医学   3321篇
肿瘤学   1978篇
  2024年   122篇
  2023年   811篇
  2022年   1312篇
  2021年   2186篇
  2020年   2376篇
  2019年   1808篇
  2018年   1720篇
  2017年   1846篇
  2016年   1825篇
  2015年   1852篇
  2014年   4286篇
  2013年   4358篇
  2012年   3704篇
  2011年   3945篇
  2010年   3152篇
  2009年   2854篇
  2008年   2694篇
  2007年   2476篇
  2006年   2164篇
  2005年   1790篇
  2004年   1471篇
  2003年   1396篇
  2002年   1151篇
  2001年   923篇
  2000年   727篇
  1999年   650篇
  1998年   531篇
  1997年   514篇
  1996年   504篇
  1995年   535篇
  1994年   406篇
  1993年   403篇
  1992年   352篇
  1991年   309篇
  1990年   321篇
  1989年   272篇
  1988年   268篇
  1987年   238篇
  1986年   208篇
  1985年   262篇
  1984年   214篇
  1983年   147篇
  1982年   160篇
  1981年   134篇
  1980年   123篇
  1979年   82篇
  1978年   65篇
  1977年   42篇
  1976年   68篇
  1975年   3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1.
实施归口管理对肺结核病人发现率和治愈率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纪祥  吴莹 《安徽医学》2003,24(5):27-29
目的 探讨实施结核病归口管理对提高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率和治愈率的影响。方法 对 1994年至2 0 0 0年 2 0个参加卫生部加强与促进结核病控制项目县的项目报表和年转归报表进行分析。结果 由于项目县实施了结核病归口管理 ,涂阳病人的发现率、治愈率明显高于未实施结核病归口管理的非项目县。结论 实施结核病归口管理是提高肺结核病人特别是具有传染性肺结核病人发现率和治愈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2.
刘春旺 《医疗设备信息》2004,19(8):27-27,51
简述AGFA2050/S多幅相机工作原理,并就工作过程详细阐述,最后简单介绍控制电路。  相似文献   
93.
病理技术质量控制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病理技术是病理学诊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正确的染色结果是病理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病理技术的规范与否,制片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影响病理医生作出正确的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94.
In today''s environment, providers are extremely time-constrained. Assembling relevant contextual data to make decisions on laboratory results can take a significant amount of time from the day. The Regenstrief Institute has created a system which leverages data within Indiana Health Information Exchange''s (IHIE''s) repository, the Indiana Network for Patient Care (INPC), to provide well-organized and contextual information on returning laboratory results to outpatient providers. The system described here uses data extracted from INPC to add historical test results, medication-dispensing events, visit information, and clinical reminders to traditional laboratory result reports. These “Enhanced Laboratory Reports” (ELRs) are seamlessly delivered to outpatient practices connected through IHIE via the DOCS4DOCS clinical messaging service. All practices, including those without 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 systems, can receive ELRs. In this paper,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issues in creating this system are discussed, and generally favorable preliminary results of attitudes by providers towards ELRs are reported.  相似文献   
95.
介绍了蓬辣滩水电站泄洪闸门的状况、计算机监控系统改造方案的结构和特点及闸门定轮轴承的改造情况,通过上述改造,提高了泄洪设备运行的自动化水平,同时也为其他闸门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6.
目的研究17β-雌二醇(17β-E2)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患者在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β-catenin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介导雌激素促进内异症发生发展的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内异症患者在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用不同浓度17β-E2处理子宫内膜间质细胞48 h;此后选用10-10mol/L 17β-E2处理子宫内膜间质细胞12、24和48 h,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17β-E2处理前后子宫内膜间质细胞β-caten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同法分析雌激素受体拮抗剂ICI182,780(10-6mol/L)对17β-E2促进β-catenin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17β-E2作用后β-catenin在子宫内膜间质细胞中的定位。结果17β-E2能明显促进内异症患者在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β-caten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于10-10mol/L作用48 h最明显。雌激素受体拮抗剂ICI182,780能明显抑制17β-E2对子宫内膜间质细胞β-caten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发现17β-E2能促进β-catenin在子宫内膜间质细胞核内的表达。结论雌激素可能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内异症在位子宫内膜的异位种植。  相似文献   
97.
目的 观察免费板式组合药在DOTS中对合并乙肝的涂阳肺结核病人肝损害情况。方法 比较HBsAg、HBeAg、HBcAb阳性的涂阳肺结核病人与无乙肝的涂阳肺结核病人DOTS前后肝功能损害情况。结果 合并乙肝病人肝损害发生率66.3%,无乙肝者肝损害发生率8.6%,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22.5%病人因肝损害需更改治疗方案。结论 DOTS中合并乙肝的病人采用板式组合药用2H3R3Z3E3/4H3R3方案易发生肝损害,对这类病人应慎用常规方案,并要密切全程观察肝功能,尽可能应用肝损害较小的抗结核药。  相似文献   
98.
本文放弃传统的MSE准则,从信息论观点出发,发展了随机系统的一种最小熵(ME)控制方法,并从ME控制的等价性、控制限度、存在性、唯一性及必要条件等方面,研究了ME控制的合理性和实用性。ME方法是一种全局分析法,它不仅包含了MSE和MAP准则,且由于全文在整个推导中并未假定高斯性、线性和非时变等,因而原则上适用于诸如非高斯、非线性、时变等传统方法难以处理的复杂系统;不仅适用于工程系统,将其推广到决策、社会、经济等领域会更为自然和切合实际。  相似文献   
99.
术后镇痛10年后的质量控制探讨:1168例回顾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术后镇痛的现状,探讨术后镇痛的质量控制问题。方法 回顾近3个月1168例术后镇痛所采用的镇痛方法和预防术后恶心呕吐的方法,了解镇痛效果和副作用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影响镇痛效果和副作用发生率的有关因素,患者的满意度情况。结果 90%采用了连续硬膜外镇痛法,配方主要是小剂量吗啡复合低浓度布比卡因或罗比卡因,静脉镇痛主要采用吗啡复合氯诺昔康。预防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方法有5-HT3受体拮抗剂(昂丹司琼或阿扎司琼),氟哌啶,地塞米松等,单用或复合应用。连续硬膜外镇痛需要补救镇痛者约5%,静脉镇痛补救镇痛者约10%。PONV总体发生率低,妇科开腹手术低至20%,女性非妇科手术低至10%,剖宫产术低至1%,使用氟哌啶使妇科手术PONV降低约50%。1例高龄患者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至82%,经停药、吸氧等处理好转。硬膜外导管脱落0.5%。瘙痒、头晕等并发症小于5%。通过补救镇痛,及时处理并发症,患者满意度在90%以上。结论 硬膜外镇痛方法效果优于静脉镇痛方法,适度镇痛,减少镇痛药量,增加安全性,重视PONV的预防,及时处理镇痛不足和副作用,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是术后镇痛质量控制的可行的理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停止尿床年龄与青少年自杀行为的关系。方法对1920名11岁~16岁的青少年进行调查,由父母完成包括青少年生长发育史、自杀行为、抑郁症状、攻击行为及家庭环境等定式问卷。结果在控制一系列儿童及家庭情况变量后,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3岁后停止尿床与青少年自杀行为的危险性增加显著相关,停止尿床年龄与青少年自杀行为之间存在量效关系(3岁~4岁停止尿床OR值为2.1,5岁及以上停止尿床OR值为3.6)。中介变量分析显示,停止尿床时间晚对自杀行为的效应,至少部分通过抑郁及攻击行为中介。结论停止尿床时间晚可能是青少年自杀行为的早期神经发育预测因素,应进一步探讨青少年自杀行为的早期神经发育危险因素及潜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