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1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164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79篇
内科学   177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278篇
特种医学   41篇
外科学   128篇
综合类   760篇
预防医学   233篇
眼科学   131篇
药学   331篇
  4篇
中国医学   248篇
肿瘤学   2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235篇
  2013年   217篇
  2012年   214篇
  2011年   201篇
  2010年   178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187篇
  2006年   139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4篇
  1974年   2篇
  197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Despite dramatic advances in reversing visual impairments, rehabilitation researchers have made only limited investigations into adjusting to loss of life-long blindness. This article presents an in-depth case study of a 45-year-old male with congenital cataracts who went from lifelong visual impairment to unimpaired vision. We discuss his immediate reactions and long-term adjustment to gaining sight and compare the case study findings with other studies on sudden loss of long-term disabilities. We also investigate existential issues arising from the vision gain.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encourage rehabilitation counselors and other health professionals to prepare for a new category of client—one who unexpectedly loses a life-long disability.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比较西酞普兰与阿米替林治疗老年期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9例老年期抑郁症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35例.应用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34例,应用阿米替林治疗,疗程均为6w。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临床疗效总评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总体疗效相当(P〉0.05),但研究组起效较快、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程度较轻。结论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期抑郁症疗效显著、依从性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索高龄股骨颈骨折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共治疗60例,非手术治疗6例;空心加压螺纹钉15例;切开复位内固定术16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13例;全髋置换术10例。结果39例完全康复,18恢复良好,2例再次手术,1例死亡。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式的选择、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术后的康复措施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994.
通过3例老年患者进食致窒息的病因分析,提出在老年患者尤其是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患者进食时,要选择合适的食物及进食体位,注意全身状态及进食功能,同时要加强吞咽训练,协助进食要缓慢、耐心、细致,动作轻柔,不可操之过急,以防意外。  相似文献   
995.
介绍62例老年性痴呆的临床表现及体征,针对患者病情开展了3个方面的护理,即稳定情绪,建立融洽和谐的医、患关系以及患者肢体功能锻炼,结合使用促进脑细胞代谢的药物治疗,患者的自理能力恢复  相似文献   
996.
李宝军  关小宏 《现代护理》2007,13(8):687-688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患者导尿新方法。方法将158例需要进行留置导尿的老年女性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各79例,分别进行常规导尿与利多卡因导尿。观察2种导尿方法的疼痛程度、一次顺利置管以及对心率的影响,比较2种方法的导尿效果。结果2种导尿方法在对疼痛程度、一次顺利置管以及对心率的影响情况,经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2种导尿方法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利多卡因导尿法可明显减轻女性患者因导尿引起的疼痛,提高一次顺利置管率,同时对心率的影响明显低于常规导尿组。利多卡因用于女性患者导尿,方法简单、实用、方便,值得在临床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997.
老年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围手术期心理状况及护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对老年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心理状况及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的影响。方法 对60例老年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手术前SCL—90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一般性心理治疗,信息交流心理治疗以及家庭及社会支持性心理治疗,术后1周随访,再进行SCL—90评估。结果 60例老年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术前SCL—90各因子分,除躯体化,敌对,偏执症状外均高于全国常模,患者存在较严重的不良心理症状,而术后1周的评估SCL—90各因子分与术前比较,结果均低于术前,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且除恐怖症状显著高于全国常模,强迫症状无明显差异外,其余均显著低于全国常模。结论 重视老年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围手术期存在的不良心身症状,采取积极的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对其躯体疾病的康复治疗进程及生存质量的提高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98.
目的:了解老年患者尿路感染致病菌的菌群分布及其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本院近二年尿路感染老年患者清洁中段尿细菌培养分离的224株致病菌,对其进行耐药性监测。药敏采用K-B法,用WHONET-5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收集致病菌22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53株(68.3%),革兰阳性菌48株(21.4%),真菌23株(10.3%)。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检出率最高(82株,36.6%),其次为克雷白杆菌(17株,7.6%)。9.8%的大肠埃希菌和17.6%的克雷白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亚胺培南对革兰阴性菌的抗菌活性最强,而革兰阴性菌对环丙沙星、哌拉西林的耐药率均在49%以上。革兰阳性菌以肠球菌最多见(25株,11、2%),其次为葡萄球菌属(18株,8.0%)。革兰阳性菌对SMZco、红霉素等的耐药率多在40%以上,但对万古霉素均敏感。结论:老年患者尿路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优势菌株,且耐药性日益严重,对亚胺培南最为敏感。革兰阳性菌宜以万古霉素为首选。  相似文献   
999.
施劲草  许仰  吴毅 《护理研究》2003,17(4):197-198
目的 :为了解健康促进对老年慢性病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 68例老年慢性病病人进行健康促进并将取得的效果 ,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 :健康促进能够改善老年慢性病病人的心身健康 ,可以调适心理、减轻痛苦、控制疾病、减轻残障。结论 :健康促进是实现人类最长生存时间和最高生存质量统一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00.
老年康复期病人护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不同护理模式对老年康复期病人身心健康的影响。方法 :将 10 2例意识清楚、有一定的躯体功能缺损的老年康复期病人随机分成两组 ,对照组在争取客观支持的基础上加强生活护理 ,实验组在强化主观支持与利用度的基础上强化功能锻炼。应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生活满意度评定量表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在护理干预前后进行测试。结果 :实验组在社会支持、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满意度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老年康复期病人应重视主观支持与社会利用度的提高及功能锻炼 ,以增进病人身心健康 ,提高生活质量 ,减轻亲友的照顾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