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5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3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35篇
  1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The purpose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develop a standard protocol for imidapril hydrochloride bioequivalence testing. For this reason, a specific LC-MS method was developed and validat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imidapril in human plasma. A solid-phase extraction cartridge, Sep-pak C18, was used to extract imidapril and ramipril (an internal standard) from deproteinized plasma. The compounds were separated using a XTerra MS C18 column (3.5 microm, 2.1 x 150 mm) and acetonitrile-0.1% formic acid (67:33, v/v) adjusted to pH 2.4 by 2 mmol/L ammonium formic acid, as mobile phase at 0.3 mL/min. Imidapril was detected as m/z 406 at a retention time of ca. 2.3 min, and ramipril as m/z 417 at ca. 3.6 min. The described method showed acceptable specificity, linearity from 0.5 to 100 ng/mL, precision (expressed as a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of less than 15%), accuracy, and stability. The plasma concentration-versus-time curves of eight healthy male volunteers administered a single dose of imidapril (10 mg), gave an AUC12hr of imidapril of 121.48 +/- 35.81 ng mL(-1) h, and Cmax and Tmax values of 32.59 +/- 9.76 ng/mL and 1.75 +/- 0.27 h. The developed method should be useful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imidapril in plasma with sufficient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in bioequivalence study.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比较雷贝拉唑、果胶铋、左氧氟沙星、呋喃唑酮组成的四联10d疗法与传统三联疗法根除复发性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疗效.方法 将经电子胃镜检查确诊为伴胃黏膜萎缩、糜烂的慢性胃炎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A组,50例)方案为雷贝拉唑+果胶秘+左氧氟沙星+呋喃唑酮,疗程10d;对照组(B组,48例),三联疗法为奥美...  相似文献   
24.
肖玲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0):152-153
目的观察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月本院收治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60例,应用四联疗法治疗,设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应用三联疗法治疗的6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4周后的疗效及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3%,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0.00%,观察组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达90.0%,高于对照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78.00%(P〈0.05)。结论以PPI为主的四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Hp根除率高、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患者耐受性好,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5.
目的:观察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方法:将124例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联组和三联组各62例,四联组给予口服泮托拉唑40 mg/次,1次/d,左氧氟沙星200 mg/次,2次/d,阿莫西林1.0 g/次,2次/d,胶体果胶铋150 mg/次,3次/d。治疗1周后继续口服泮托拉唑40 mg/次,1次/d,连用3周。三联组除不使用胶体果胶铋以外,其余疗法同四联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溃疡愈合情况和Hp根除率。结果:四联组溃疡愈合情况优于三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c=2.173, P〈0.05)。四联组Hp根除率为93.55%,高于三联组的7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521,P〈0.05)。结论:泮托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果胶铋的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疗效好,Hp根除率高,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6.
目的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耐药率逐渐增加,标准四联疗法根除率下降,需要新的治疗方法。方法 78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序贯疗法)方案为前5d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后5d雷贝拉唑+左氧氟沙星+替硝唑,疗程共10d。对照组(标准四联疗法)方案为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果胶铋,疗程共10d。所有患者停药4周后复查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根除率。结果序贯治疗(治疗组)Hp根除率84.6%(33/39),四联疗法(对照组)Hp根除率为71.8%(28/39),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0d序贯疗法Hp根除率优于标准四联疗法。  相似文献   
27.
【摘要】 目的 回顾性分析2018—2019年北京市朝阳区双桥医院门急诊幽门螺杆菌 (Hp) 感染性胃溃疡患者用药情况。方法 从医院合理用药监测系统 (PASS)选取2018年1月至 2019年12月北京市朝阳区双桥医院门急诊收治的1703例Hp感染性胃溃疡患者 (1964份处方) 作为研究对象,查阅患者病历资料,收集并统计患者就诊科室、处方日期、药品名称及数量、用法用量、用药天数等资料,分析用药合理性? 结果 1964 份处方中,不合理处方 56 份(2.85% ),其中消化内科 1865 份处方中,不合理处方25份(1.34% );综合科 47 份处方中,不合理处方14份(29.79% );外科门诊27份处方中,不合理处方8份(29.63% );急诊内科25份处方中,不合理处方9份 (36.00% )。初次治疗处方 1703 份,不合理处方 17 份 (1.00% );补救治疗处方 261 份,不合理处方 39 份 (14.94% )? 含铋剂四联方案处方 1956 份,不合理处方 48 份 (2.45% );三联方案处方 8 份,均为不合理处方。56份不合理处方中,初次治疗方案不适宜处方15份(26.79% )、补救治疗方案不适宜处方10份(17.86% )、用法用量不适宜处方22份(39.29% )、用药时长不适宜处方9份(16.07% )。结论 2018—2019 年北京市朝阳区双桥医院门急诊治疗Hp感染性胃溃疡患者用药不合理情况以消化内科以外的其他科室不合理率最高,且多存在于补救治疗中,用法用量、用药时长不适宜情况均有涉及,不合理处方以含左氧氟沙星四联疗法及三联疗法居多。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黄芪建中汤治疗胃溃疡脾胃虚寒型的可能作用机理。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符合入组标准的虚寒型胃溃疡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四联疗法(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替硝唑),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服用加味黄芪建中汤加减,2组均以8周为1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血清胃泌素(GAS)、胃动素(MTL)、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白介素-4(IL-4)、白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TNF-a)水平变化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8.0%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IL-6、IL-8、IL-17、TNF-a水平值均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而观察组IL-4水平值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治疗后观察组GAS和MTL水平值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结论:黄芪建中汤加减联合常规四联疗法治疗虚寒型胃溃疡效果确切,并能够提高IL-4表达水平,降低IL-6、IL-8、IL-17及TNF-a水平。  相似文献   
29.
苑彩云  苏峰  刘加宁  唐春丽 《安徽医药》2021,25(10):2105-2109
目的 探讨枳术颗粒联合叶酸对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人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宿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在四联疗法的基础上给予叶酸治疗,10毫克/次,3次/天,治疗2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枳术颗粒治疗,6克/次,3次/天,治疗2周.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积分、胃黏膜病理积分、血清中炎性因子含量、胃泌素与胃蛋白酶原(PG)含量、Hp清除率、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86.96%)高于对照组(67.39%)(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临床症状(胃痛、胃中嘈杂、胃脘胀满、嗳气反酸、乏力)积分、胃黏膜病理积分(炎症、病变活动度、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血清胃蛋白酶原Ⅱ(PGⅡ)含量均降低(P<0.05),血清胃泌素、胃蛋白酶原Ⅰ(PGⅠ)含量均升高(P<0.05).观察组的Hp清除率(95.65%)高于对照组(78.26%)(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四联疗法的基础上给予枳术颗粒和叶酸联合治疗,可以增强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人的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和胃黏膜病变程度,降低炎症水平,调节胃泌素和胃蛋白酶原表达,提高Hp清除率,具有较好的药物安全性.  相似文献   
30.
目的:观察四联方案联合益气和胃胶囊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0例Hp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四联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益气和胃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Hp根除率、Hp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00%,高于对照组的8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p根除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00%,与对照组的8.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联方案联合益气和胃胶囊治疗Hp感染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Hp根除率,降低Hp复发率,效果优于单纯四联方案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