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32篇
  免费   595篇
  国内免费   271篇
耳鼻咽喉   17篇
儿科学   56篇
妇产科学   66篇
基础医学   445篇
口腔科学   356篇
临床医学   604篇
内科学   665篇
皮肤病学   71篇
神经病学   93篇
特种医学   113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353篇
综合类   1879篇
预防医学   299篇
眼科学   82篇
药学   1015篇
  2篇
中国医学   1113篇
肿瘤学   16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150篇
  2021年   231篇
  2020年   219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204篇
  2016年   309篇
  2015年   273篇
  2014年   575篇
  2013年   604篇
  2012年   936篇
  2011年   868篇
  2010年   711篇
  2009年   567篇
  2008年   431篇
  2007年   189篇
  2006年   149篇
  2005年   155篇
  2004年   122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31.
目的研究酸味中药复方对糖尿病大鼠动脉硬化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图像分析法观察了该方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糠尿病大鼠血糖和腹主动脉终末糖化产物(AGEs)、腹主动脉α-SM-肌动蛋白、血小板源生长因子-A(PDGF-A)及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影响.结果酸味中药复方有降低血糖、减少AGEs含量、降低PDGF-A水平、提高α-SM-肌动蛋白水平以及抑制VSMC增生的作用.结论酸味中药复方对糖尿病大鼠的动脉硬化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胰岛素基因启动子突变是否与中国人 2型糖尿病相关。方法 :随机选择黑龙江省中国汉族人 89例 2型糖尿病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象多态性 (PCR -SS CP)检测方法检测胰岛素启动子突变。结果 :89例 2型糖尿病中未发现 1例异常泳动变化。结论 :胰岛素基因启动子突变可能不是中国人 2型糖尿病的重要遗传因素。文献报道美国黑人中胰岛素基因启动子突变 ( 8个碱基TGGTCTAA的重复序列 )与 2型糖尿病相关 ,本研究结果提示此种相关有明显的种族异质性  相似文献   
33.
目的 :建立一种简易快速 ,适于基层或流行病学调查的自测式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GICA)用于检测恶性疟原虫中 H RPII抗原 ,判定是否现症感染。方法 :用 GICA测试条检测全血及滤纸血样中的 H RPII抗原。结果 :40例恶性疟全血及滤纸血 H RPII抗原阳性检出率均为 1 0 0 ,与镜检结果相符合 ;2 5例间日疟均为阴性。结论 :GICA检测血中恶性疟原虫 H RPII抗原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简便快速 ,无需特殊仪器设备 ,滤纸血的应用使样本的采集、保存和运输更为便利 ,适合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和基层使用 ,有广泛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4.
洛沙坦抗高血压及左室肥厚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 受体拮抗剂—洛沙坦的降压效果及对高血压病合并左室肥厚的影响。方法 :4 6例合并左室肥厚的 期高血压病患者服用洛沙坦 5 0 mg/ d,观察其血压的变化及治疗前和 6个月后左室质量 (L VM)。结果 :用洛沙坦后 4 d~ 6d血压开始下降 ,2周血压趋向正常 ,4周血压继续缓慢下降 ,6周时达到最大降压效果。 L VM在 12周时无明显变化。 2 4周表现轻度 L VM减少。结论 :洛沙坦是抗高血压的一个有效治疗药物 ,对左心室肥厚有轻度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临床有效的抗肝纤维化扶正化瘀319方(下称319方)对肝纤维化、肝硬化常见病理变化肝窦毛细血管化的逆转作用。方法:采用二甲基亚硝胺(DMN)4周12次腹腔注射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成型后分为模型对照组与319方治疗组,用药4周;获取血清与肝组织,作病理组织学、电镜超微结构、免疫组化、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及肝功能观测。结果:正常组大鼠肝窦内皮细胞外周胞浆很薄,有许多小窗孔,内皮下未见基底膜。模型组大鼠肝窦扭曲、狭窄,内皮细胞胞浆窗孔减少或消失,有明显的基底膜出现;肝组织可见出血性坏死,门脉区大量的结缔组织增生,纤维间隔向小叶内伸展,肝组织Hyp含量显著增高;肝窦壁第Ⅷ因子相关抗原、α-平滑肌肌动蛋白、LM及Ⅳ型胶原阳性染色较正常大鼠均显著增强,且范围较广。与模型对照组比较,319方治疗组肝窦扭曲、狭窄程度及内皮窗孔减少和消失程度轻,基底膜较薄或不连续,部分肝窦结构接近正常;肝细胞变性坏死程度轻,肝组织内纤维间隔明显减少,Hyp含量显著降低(P<0.05);肝窦壁第Ⅷ因子相关抗原、α-平滑肌肌动蛋白、LM及Ⅳ型胶原阳性染色均显著减弱,分布面积图像分析结果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扶正化瘀319方可显著促进肝纤维化、肝硬化常见病理变化肝窦毛细血管化的逆转。  相似文献   
36.
清胰汤对香猪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内毒素血症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清胰汤对香猪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内毒素血症的防治作用。方法 用16只贵州香猪,随机分为2组,生理盐水(NS)组;中药清胰汤组。推注5%牛磺脱氧胆酸钠(0.5ml/kg体重)复制SAP模型。分别于制模后1h、6h、12h、24h、48h、72h、96h同时采门静脉血和中心静脉血,检测血浆中内毒素、胃动素浓度和血清中胃泌素、IL-1β、IL-6浓度。光镜下观察胰、肠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 清胰汤可减轻SAP猪的胰腺及胰外器官的病理性损伤,可减轻胰出血、坏死程度和肢外器官组织细胞结构破坏,显著降低各时间(除制模前、制模后1小时外)点门静脉、中心静脉血浆内毒素浓度和血清胃泌素、IL-1β、IL-6的浓度(P<0.01);增加血浆胃动素的浓度(P<0.01)。结论 清胰汤可促进胃动素的分泌,增加肠蠕动,促进肠内毒物的排泄;从而减轻内毒素血症,抑制内毒素对SAP猪全身各器官、组织的损伤。  相似文献   
37.
目的 研究钙离子进入ECV30 4内皮细胞株的途径和血管紧张素Ⅱ (AⅡ )对钙内流的影响。方法 用膜片钳的细胞贴附式和全细胞方式记录ECV30 4内皮细胞的通道活动。结果  (1 )在记录单通道电流时电极液含 1 2 0mmol·L- 1 CaCl2 ,细胞浴液不含K+ 、Na+ 时 ,Ca2 + 经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 (CAN)内流的电导为γ0 =(1 2 90± 2 1 1 ) pS(n =4)。1× 1 0 - 7mol·L- 1 AⅡ可显著增强通道电流幅度和延长通道开放时 ,其电导增大为γ1 =(2 2 1 8± 2 2 9)pS(n =4)。全细胞记录得到的结果与单通道的一致。 (2 )用全细胞方式记录到ECV30 4内皮细胞的电压依赖性钙通道电流 ,记录到该峰值电流为 (2 9 32± 3 56)pA(n =4) ,2 0 μmol·L- 1 nifedepine能抑制这个峰值电流 ,被抑制后的电流峰值为 (6 0 0± 3 94)pA(n =4)。 2 μmol·L- 1 BayK8644能显著激活通道活动。结论 Ca2 + 经CAN进入ECV30 4细胞 ,AⅡ可显著增强CAN的钙流  相似文献   
38.
目的 为研究血管紧张素Ⅱ导致血管重构的机制是否与其影响平滑肌细胞的基质金属蛋白酶 2和 9的表达及活性有关。方法 应用RT PCR、Westernblot、明胶酶谱分析等方法观察不同浓度的血管紧张素Ⅱ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肠系膜小动脉平滑肌细胞的金属蛋白酶 2和 9的表达及活性的影响。结果 高浓度的血管紧张素Ⅱ作用VSMC 48h时 ,可以诱导金属蛋白酶 2和 9的表达及活性增加。不同浓度影响程度不同 ,1× 10 - 8mol·L- 1和 1× 10 - 7mol·L- 1的血管紧张素Ⅱ影响最强。 1× 10 - 6 mol·L- 1氯沙坦可以部分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对金属蛋白酶 2和 9的诱导作用。结论 血管紧张素Ⅱ可以诱导小动脉VSMC的金属蛋白酶 2和 9的表达及活性增加 ;AT1受体参与介导此过程  相似文献   
39.
目的 研究AngⅡ对牛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CMEC)有无诱导凋亡的作用。方法 利用流式细胞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体外培养的BCMEC凋亡。结果 流式细胞术显示AngⅡ (0 .0 1~ 10 μmol·L- 1)呈浓度依赖性诱导BCMEC凋亡。 10 μmol·L- 1AngⅡ诱导的BCMEC凋亡不能被 10 0 μmol·L- 1AT1受体拮抗剂氯沙坦所抑制 ,而能被 15 0kU·L- 1超氧化物歧化酶所部分抑制。BCMEC经 10 μmol·L- 1AngⅡ刺激 18h后 ,呈现胞浆浓缩、染色质凝集、核碎裂和凋亡小体形成等凋亡的超微结构变化。结论AngⅡ能诱导BCMEC凋亡 ,其机制可能与其刺激BCMEC产生的氧自由基有关。AngⅡ诱导脑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可能是其参与脑血管疾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0.
解毒消痰散结方对S180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水勇  魏品康  许玲  彭海东 《河北中医》2004,26(10):793-795
目的 观察解毒消痰散结方在不同时间内对S1 80 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方法 用解毒消痰散结方汤药给予昆明小鼠灌胃 ,1次 日 ,剂量为 17g kg ,给药 6d后 ,皮下种植S1 80 肉瘤建立动物模型 ,分别再给药 7、14、2 1d后处死取瘤体。疗效评价采用瘤体称重法。结果 解毒消痰散结方在接种后给药 7、14d对S1 80 荷瘤小鼠的抑瘤率各为 87.5 7%、73.37% ,分别高于其在接种后给药 2 1d的抑瘤率 (4 2 .2 7% ) (P <0 .0 1)。结论 解毒消痰散结方在种植性肿瘤早期的抑瘤效果较好 ,随着肿瘤进展其抑瘤率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