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0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18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64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76篇
临床医学   280篇
内科学   157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92篇
综合类   335篇
预防医学   14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70篇
  1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212篇
  2013年   137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目的:探讨联合监测C-反应蛋白( C-reactive protein,CRP)与降钙素原水平在急性胰腺炎临床诊治中的价值与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35例合并感染者为观察组,35例无感染者为对照组。联合监测两组患者CRP及降钙素原水平,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等。结果观察组白细胞总数、CRP和降钙素原水平三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 P <0.01)。观察组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发生率和病死率均高于对照组( P <0.05或P <0.01)。观察组CRP及降钙素原均超过感染水平。结论联合监测急性胰腺炎患者CRP与降钙素原水平,能够有效对患者感染情况做出诊断,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对于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2.
黄嵘  王翀  吴家勇 《疑难病杂志》2014,(11):1108-1110
目的探讨尤瑞克林治疗脑梗死患者的效果及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降钙素原(PCT)的影响。方法收集脑梗死患者14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7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方法治疗(银杏达莫+氯吡咯雷+拜阿司匹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尤瑞克林治疗,共治疗14 d。于治疗前、后对患者血清中hs-CRP和PCT的水平进行检测,计算脑梗死体积变化,并比较美国国立研究卫生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结果治疗14 d后,2组脑梗死体积、NIHSS评分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梗死灶体积下降和NIHSS评分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hs-CRP、PCT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尤瑞克林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理想,同时能有效地降低血清hs-CRP和PCT的表达,临床中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3.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成人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及其合并细菌感染肺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临床确诊2013年6月~2014年6月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茂名市中医院成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85例,其中合并细菌感染者20例,正常成人体检者40例做对照,采用酶联荧光免疫分析技术测定其血清PCT。结果 65例单纯成人MPP患者血清PCT为(0.04±0.01)μg/L,对照组为(0.03±0.01)μg/L,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例合并细菌感染的成人MPP患者血清PCT为(1.20±0.56)μg/L,较单纯成人MPP患者血清PCT明显升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检测血清PCT有助于鉴别成人MPP是否合并细菌感染,并可进行病情监测和疗效的判断。这对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4.
唐红  陈旭  付玉华 《医学综述》2014,(24):4541-4542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在儿童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北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180例患感染性疾病儿童临床资料,对细菌培养情况、PCT、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计数(WBC)结果进行分析。依据细菌培养结果分组,细菌培养结果阳性即为细菌感染组(100例),细菌培养结果阴性为非细菌感染组(80例)。结果 180例患儿中,非细菌感染组血清PCT、CRP和WBC阳性率分别为5.0%(4/80)、72.5%(58/80)和7.5%(6/80),细菌感染组血清PCT、CRP和WBC阳性率分别为90.0%(90/100)、84.0%(84/100)和36.0%(36/100),显示细菌感染组血清PCT阳性率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而CRP阳性率在细菌感染组和非细菌感染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细菌感染组WBC阳性率明显低于PCT阳性率。PCT阳性率与细菌感染程度呈正相关。结论作为区分细菌感染和非细菌感染的重要指标,患儿血清PCT检测对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明显优于CRP和WBC检测,PCT与患儿感染程度呈正相关,可作为疗效和预后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145.
甘雨灵  宋兴华 《医学综述》2014,(10):1762-1765
现今多重耐药菌的报道层出不穷,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抗生素的滥用。在临床,感染的症状和体征不能准确说明病因,造成早期诊断的困难,而提高感染患者的生存率和减少抗生素滥用的关键在于准确地早期诊断。血清降钙素原(PCT)是一种能早期提示感染的生物标志物。对感染性疾病的预测,具有良好的特异度和灵敏度。与传统标志物相比,它能区分细菌感染和非细菌感染。总之,血清PCT能提示感染的类型和程度,指导抗生素的启用和终止,减少抗生素不合理应用。因此,血清PCT在感染中的应用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6.
张晓雨 《河北医学》2014,(3):466-468
目的:探讨PCT数值变化在慢乙肝患者病情短期进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收入院1921例慢乙肝患者,由轻度转化为中度的有172例(第5组),由轻度、中度转化为重度的52例(第6组),由轻度、中度、重度转化为重型肝炎21例(第7组),轻度未加重组251例(第8组),中度未加重组616例(第9组),重度未加重组809例(第10组);对降钙素原数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PCT数值在两组中比较,第6组(0.528&#177;0.381)与第8组(0.030&#177;0.030)、第6组与第9组(0.039&#177;0.037)、第7组(2.171&#177;1.172)与第8组、第7组与第9组、第7组与第10组(0.482&#177;0.348),t分别为20.53、30.43、29.43、45.50、19.64,P<0.05。结论:降钙素原量化指标可作为慢乙肝短期病情进展评估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147.
目的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诊断和治疗中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03/2013-06月间来作者医院呼吸科诊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164例,通过检测稳定期(80例)与急性加重期(84例)患者的PCT以及CRP含量,评价两者对于COPD急性加重(acut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的诊断意义,同时临床根据PCT与CRP水平进行指导治疗,评价两者在COPD治疗中的指导作用。结果 AECOPD组的PCT、CRP表达水平与COPD组相比显著升高;治疗COPD后发现,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指导治疗组患者AECOPD发生率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发生率下降,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于住院时间、抗菌治疗时间、二重感染率而言,指导治疗组较常规治疗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 PCT、CRP能够作为早期诊断AECOPD的血清学指标,同时PCT、CRP检测用于指导COPD的临床治疗,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降低了抗菌药物的使用和二重感染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48.
目的分析降钙素原、新喋呤与乳酸对脓毒血症患者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按预后将95例脓毒血症患者分成生存组和死亡组,其中生存组65例,死亡组30例,将发病早期的降钙素原、新喋呤与乳酸水平和ACHEⅡ评分进行对比,通过建立ROC曲线探讨标记物对于预后评估的临床意义。结果分析得知3种标记物水平和APACHEⅡ评分在2组患者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3种标记物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具有明显的相关性;标记物阳性结果越多,病死率越高;3项标记物预测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在0.70~0.78之间。结论降钙素原、新喋呤与乳酸对脓毒血症患者的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研究价值,对患者的死亡具有较好的预测意义,并且联合检测能够提高预测的敏感程度。  相似文献   
149.
目的 探讨ICU内革兰阴性杆菌、阳性球菌和真菌血症患者降钙素原( PCT) 的变化幅度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 年1 月至2013 年4 月盛京医院重症医学科血行感染的患者, 纳入革兰阴性杆菌菌血症患者49 例, 革兰阳性球菌血症患者22 例, 念珠菌血症患者17 例。比较三组患者菌血症发生3 d 内PCT 水平是否存在差异, 比较三组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态评分Ⅱ( APACHEⅡ评分) 、WBC、乳酸、肌酐和C 反应蛋白( CRP) 等指标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ROC 曲线) , 评价PCT 鉴别三种菌血症的能力。结果 革兰阴性杆菌组PCT 平均为( 13. 9 ±18. 0) ng/mL[ 中位数: 8. 32 ng/mL, 范围( 2. 47 ~78. 26) ng/mL, 革兰阳性球菌组PCT 平均为( 1. 34 ±1. 25) ng/mL[ 中位数: 0. 75 ng/mL, 范围( 0. 10 ~4. 81) ng/mL] , 真菌血症组PCT 平均为( 1. 21 ±0. 92) ng/mL[ 中位数:0. 64 ng/mL, 范围( 0. 30 ~2. 89) ng/mL] 。阴性杆菌菌血症PCT显著高于阳性球菌和真菌组, 差异显著( P 〈0. 01) , ROC 曲线下面积为0. 980( 95% CI 0. 945 ~1. 016) ; 而阳性球菌和真菌血症两组PCT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 P = 0. 833) , 两组ROC 曲线下面积为0. 049( 95% CI,0. 266 ~0. 632, P =0. 590) 。结论 革兰阴性杆菌菌血症PCT升高幅度显著高于阳性球菌和念珠菌,但阳性球菌和念珠菌血症患者发病早期PCT升高幅度无明显差异, PCT不能用以区分阳性球菌和念珠菌菌血症。  相似文献   
1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