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06篇
  免费   2976篇
  国内免费   1378篇
耳鼻咽喉   133篇
儿科学   122篇
妇产科学   149篇
基础医学   2266篇
口腔科学   339篇
临床医学   2049篇
内科学   1956篇
皮肤病学   164篇
神经病学   425篇
特种医学   396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1444篇
综合类   5881篇
预防医学   629篇
眼科学   242篇
药学   2713篇
  27篇
中国医学   4023篇
肿瘤学   1395篇
  2024年   972篇
  2023年   2801篇
  2022年   2121篇
  2021年   2235篇
  2020年   1667篇
  2019年   1625篇
  2018年   871篇
  2017年   1028篇
  2016年   1037篇
  2015年   924篇
  2014年   1103篇
  2013年   944篇
  2012年   1097篇
  2011年   1087篇
  2010年   791篇
  2009年   648篇
  2008年   776篇
  2007年   560篇
  2006年   409篇
  2005年   468篇
  2004年   325篇
  2003年   248篇
  2002年   142篇
  2001年   110篇
  2000年   96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01.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抑制剂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IP)和酪氨酸激酶调节蛋白酪氨酸磷酸化水平,成为控制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的关键机制之一。有多种疾病与不能调节磷酸酶的活性有关,例如PIP一。和cdc25磷酸酶提示可能与癌变有关。故这些酶成为令人感兴趣的治疗靶标。合成PIP抑制剂的一种方法是针对一种特异PIP设计有选择性的抑制剂,  相似文献   
102.
例1:男,27岁,体重52kg,因急性阑尾炎于2002年9月5日在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术前0.5h肌注阿托品0.5mg,鲁米那0.1g,入手术室后测:BP110/70mHg,P80次/min,R18次/min,行右侧卧位,穿刺点T12~L1间隙,穿刺顺利,突破感明显,注入空气无阻力,回抽无血及脑脊液,向上置管3.5cm通顺、平卧后,开放静脉通路,经硬膜外导管注入1.6%利多卡因,内含  相似文献   
103.
胡涛  钱海兵 《中国现代医生》2023,61(21):107-110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多发于中老年人群,属世界性公共健康问题。研究发现OP受多条信号通路调控,而Hippo信号通路对骨代谢具有重要调节作用,且可与多条信号通路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平衡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本文对Hippo信号通路在OP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该疾病的临床诊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4.
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9属于BMP家族,具有介导间充质干细胞、肌肉细胞和前成骨细胞等成骨分化的能力,还可以促进软骨形成。BMP-9诱导成骨分化的机制与传统的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BMP-4、BMP-7 等)不完全相同。BMP-9诱导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能力明显强于其余BMP(如BMP-2、BMP-4、BMP-7等)。且传统的BMP 抑制剂Noggin对于BMP-9促成骨分化能力无明显抑制作用。本文对BMP-9的结构和受体、成骨分化的作用和信号机制,以及成软骨分化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酸性去氧胆酸(deoxycholic acid,DCA)诱导人正常食管上皮细胞(human esophageal epithelial cell,HEEC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损伤及释放与环岛苷酸-腺苷酸合酶-干扰素基因刺激蛋白(cyclic GMP-AMP synthase-stimulation of interferon gene,cGAS-STING)通路在食管上皮炎症发生发展中的关联。方法:将HEEC分为对照组和酸性DCA处理组。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荧光显微镜及流式细胞术检测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线粒体活性氧(mitochondrial reactive oxygen species,mtROS)及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MMP)的变化;化学发光法检测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水平;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超微结构改变;RT-qPCR检测mtDNA拷贝数变化;Western blot检测...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究tRNA衍生片段-011690(tRNA-derived fragment-011690,tRF-011690)在阿霉素(adriamycin,ADR)诱导的足细胞自噬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用ADR(1μg/mL)和tRF-011690 mimic干预足细胞,分为Control组、ADR组、ADR+tRF-011690 mimic组和ADR+tRF-011690 NC组;RT-qPCR法检测各组tRF-011690、LC3和p62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测定各组LC3Ⅱ/Ⅰ和p62蛋白的表达量。用ADR(1μg/mL)和雷帕霉素(Rapamycin)200 ng/mL干预足细胞,分为Control组、ADR组、ADR+Rapamycin组和Rapamycin组;RT-qPCR法检测各组tRF-011690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各组p-mTOR、LC3Ⅱ/Ⅰ和p62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同Control组相比,ADR组足细胞中tRF-011690表达水平下降,LC3和p62 mRNA表达水平升高,LC3Ⅱ/Ⅰ和p62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P ...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对缺氧复氧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HK-2氧化应激、炎症、凋亡及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信号通路的影响。 方法 将ACE2慢病毒转染HK-2细胞,按照实验需要分为常氧组(Control组)、缺氧复氧模型组(H/R组)、缺氧复氧转染阴性对照慢病毒组(H/R-NC组)和缺氧复氧转染ACE2慢病毒组(H/R-ACE2组)。细胞经H/R处理后,通过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RT-PCR及ELISA法检测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β(IL-1β)水平;比色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胱天蛋白酶3(Caspase-3)、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Bcl-2关联X蛋白(Bax)、Nrf2、HO-1的蛋白水平。采用Nrf2抑制剂ML385以及HO-1抑制剂SnPPIX抑制Nrf2/HO-1通路,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Caspase-3、Bcl-2、Bax、Nrf2、HO-1的蛋白表达水平变化,比色法检测SOD和MDA表达变化。 结果 与Control组相比,H/R组细胞活力降低(t=7.58,P<0.001),MDA含量和炎症因子IL-6、TNF-α和IL-1β表达水平以及细胞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Bax蛋白水平均增加(tMDA=11.08,PMDA<0.001;tPCR-IL-6=5.82,PPCR-IL6<0.001;tPCR-TNF-α=7.69,PPCR-TNF-α<0.001;tPCR-IL-1β=4.80,PPCR-IL-1β=0.001;tELISA-IL-6=34.11,PELISA-IL-6<0.001;tELISA-TNF-α=14.12,PELISA-TNF-α<0.001;tELISA-IL-1β=9.63,PELISA-IL-1β<0.001;tCaspase-3=2.73,PCaspase-3=0.026;tBax=27.75,PBax<0.001),SOD活性、Bcl-2和ACE2蛋白水平下降(tSOD=7.74,PSOD<0.001;tBcl-2=75.49,PBcl-2<0.001;tACE2=11.41,PACE2<0.001)。与H/R组相比,H/R-ACE2组细胞活力增加(t=3.61,P=0.002),MDA含量和炎症因子IL-6、TNF-α和IL-1β表达水平以及细胞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Bax蛋白水平均下降(tMDA=6.15,PMDA<0.001;tPCR-IL-6=3.34,PPCR-IL-6=0.006;tPCR-TNF-α=3.65,PPCR-TNF-α=0.007;tPCR-IL-1β=4.06,PPCR-IL-1β=0.004;tELISA-IL-6=14.62,PELISA-IL-6<0.001;tELISA-TNF-α=10.42,PELISA-TNF-α<0.001;tELISA-IL-1β=8.65,PELISA-IL-1β<0.001;tCaspase-3=3.74,PCaspase-3=0.006;tBax=30.52,PBax<0.001),SOD活性、Bcl-2和ACE2蛋白水平增加(tSOD=3.58,PSOD=0.007;tBcl-2=63.86,PBcl-2<0.001;tACE2=58.72,PACE2<0.001),Nrf2/HO-1信号通路被激活蛋白水平增加(tNrf2=44.55,PNrf2<0.001;tHO-1=14.19,PHO-1<0.001)。然而ML385和SnPPIX处理会抑制ACE2基因过表达在H/R中HK-2细胞的保护作用(FBax=11.02,PBax=0.003;FBcl-2=21.48,PBcl-2<0.001;FCaspase-3=20.80,PCaspase-3<0.001;FSOD=133.49,PSOD<0.001;FMDA=14.06,PMDA=0.001)。 结论 ACE2在HK-2细胞缺氧复氧损伤中具有抑制氧化应激、调节炎症、改善凋亡的作用,Nrf2/HO-1信号通路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究沉默长链非编码RNA(lncRNA)NEAT1对脂多糖(LPS)诱导的人支气管上皮(HBE)细胞(16HBE)炎症反应的影响及机制。 方法16HBE细胞分为Control组、LPS组、LPS+si-NC组和LPS+si-NEAT1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lncRNA NEAT1、白细胞介素(IL)-1β、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mRNA表达水平;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炎症因子水平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p53、核因子κB抑制蛋白(IκB)α、核因子-κB(NF-κB)p65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沉默lncRNA NEAT1后,IL-1β、IL-6、TNF-α及其mRNA表达水平、细胞凋亡率及p53、p-IκBα、p-NF-κB p65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细胞增殖活力及PCNA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细胞中p-NF-κB p65相对荧光强度(细胞核/细胞质)降低(P<0.05)。 结论沉默lncRNA NEAT1表达抑制16HBE细胞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通路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09.
探讨丝氨酸精氨酸蛋白激酶1(SRPK1)对肝癌细胞株HepG2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作用。方法 通过Ualcan及TIMER 2.0数据库分析SRPK1 mRNA在肝细胞癌(LIHC)与正常样本、配对癌旁样本之间的表达差异,与生存时间、临床分期、病理分期、TP53变异、人种、性别、年龄、体重等临床资料的关系。用HPA数据库的免疫组化数据验证SRPK1蛋白在LIHC组织及正常对照间的表达差异。构建SRPK1过表达及抑表达的HepG2细胞,并根据SRPK1表达差异分为SRPK1组及对照的Vector组,shRNA组及对照的Scramble组。Western blot检测4组细胞株SRPK1的蛋白水平。Western Blot、免疫荧光检测EMT分子标记物E-cadherin、Vimentin蛋白表达差异。核浆蛋白分离比较细胞β-catenin入核程度的变化。GEPIA2数据库分析在LIHC组织中SRPK1与Wnt/β-catenin通路下游基因Twist、MYC、MMP9的相关性,Real-time PCR验证SRPK1对Twist、MYC、MMP 9表达的影响。结果 SRPK1表达在LIHC组织中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及配对癌旁样本(P<0.05),随疾病分期及病理分级增加而增加(P<0.05),高表达SRPK1组总生存期低于低表达组(P=0.035),LIHC患者TP53突变组SRPK1表达高于非突变组(P<0.05),在不同种族、性别、年龄、体重间无差别(P>0.05)。SRPK1过表达HepG2细胞E-cadherin表达下降,Vimentin表达增加(P<0.05);抑表达细胞E-cadherin增加,Vimentin下降(P<0.05)。SRPK1在LIHC组织中分别与Twist、MYC、MMP9表达呈正相关性(P<0.05);SRPK1过表达细胞β-catenin蛋白在细胞核中表达增加(P<0.05),Twist、MYC、MMP9表达增加(P<0.05);反之,抑表达细胞β-catenin在细胞核中表达下降(P<0.05),Twist、MYC、MMP9表达减少(P<0.05)。结论 SRPK1可能通过Wnt/β-catenin通路促进HepG2细胞EMT活化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探讨枸杞多糖(Lycium barbarum polysaccharides,LBP)对压疮(pressure ulcer,PU)大鼠创面愈合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8只SD大鼠分为3组,即空白组、模型组和LBP组。采用缺血再灌注损伤方法制备PU大鼠模型并给予LBP干预2周。观察各组大鼠治疗后第1天、3天、7天和14天创面的治愈率。创面组织取材进行HE染色病理检测。采用ELISA进行血清 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1β、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水平检测。Wnt1、β-catenin和GSK-3β的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采用RT-qPCR方法和蛋白印迹方法进行检测。结果 在第3天、7天和14天时,LBP组大鼠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结果表明LBP可以减轻组织炎性浸润增加毛细血管数量。LBP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可以有效降低血清中TNF-α、IL-6和IL-1β的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BP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可以明显提高血清SOD和VEGF表达水平,降低MDA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LBP治疗后PU大鼠创面组织中Wnt1和β-catenin的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升高,而GSK-3β的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BP在PU大鼠创面愈合过程中发挥了抗氧化和抗炎的特性,同时通过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调控达到促进皮肤创面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