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23篇
  免费   477篇
  国内免费   453篇
耳鼻咽喉   47篇
儿科学   115篇
妇产科学   115篇
基础医学   659篇
口腔科学   62篇
临床医学   1230篇
内科学   1097篇
皮肤病学   84篇
神经病学   220篇
特种医学   187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453篇
综合类   2375篇
预防医学   374篇
眼科学   43篇
药学   1250篇
  11篇
中国医学   423篇
肿瘤学   702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52篇
  2022年   137篇
  2021年   171篇
  2020年   135篇
  2019年   149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139篇
  2016年   146篇
  2015年   201篇
  2014年   287篇
  2013年   343篇
  2012年   435篇
  2011年   516篇
  2010年   488篇
  2009年   533篇
  2008年   581篇
  2007年   592篇
  2006年   622篇
  2005年   605篇
  2004年   487篇
  2003年   471篇
  2002年   310篇
  2001年   311篇
  2000年   301篇
  1999年   218篇
  1998年   182篇
  1997年   143篇
  1996年   136篇
  1995年   109篇
  1994年   101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73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Ⅰ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是一种Mr为50×103的单链糖蛋白,有379个氨基酸残基,3个N型糖基化位点。构建PAI-1糖基化突变体,以便研究糖链的功能。用寡核苷酸定位突变技术将3个糖基化位点209,265,329位进行突变,把3个糖基化位点都发生了突变的PAI-1cDNA组装到真核表达载体pSV2中,得到真核表达质粒pZH-p1-M3E;在二氢叶酸还原酶缺陷型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dhfr-)中进行短暂表达,用发色底物法和夹心ELISA方法检测培养液中PAI-1的活性和含量。结果:糖基化位点突变的PAI-1能在CHO细胞中表达,但表达水平及活性较低。非糖基化PAI-1的活性和抗原分别为4.34IU/ml和3.15μg/L结论:用寡核苷酸定位突变方法获得了PAI-1糖基化突变体,并且在CHO细胞中得到表达。  相似文献   
92.
用流式细胞仪对尿毒症患者血小板糖蛋白(GP)Ⅰ_b和GPⅡ_b/Ⅲ_a进行分析,同时测定了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及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结果显示尿毒症组与对照组相比,血小板膜GPⅠb、GPⅡ_b/Ⅲ_a和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均无明显差异,而尿毒症组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聚集率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P<0.01)。提示尿毒症患者血小板功能缺陷并非血小板膜糖蛋白变化所致,而可能与血小板数量减少及活性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93.
糖蛋白Ⅱb/Ⅲa受体与肿瘤转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蛋白Ⅱb/Ⅲa受体在于血小板及肿瘤细胞表面,肿瘤细胞糖蛋白Ⅱb/Ⅲa受体的表达与其聚集血小板,肿瘤转移的能力有关;血小板表面糖蛋白Ⅱb/Ⅲa受体激活并形成血栓可促进肿瘤转移,阻断糖蛋白Ⅱb/Ⅲa受体与配体结合可抑制肿瘤转移。  相似文献   
94.
研究地西泮、苯巴比妥、普萘洛尔和西咪替丁对地西泮氧化代谢的影响及其药酶蛋白的初步分析,应用HPLC,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薄层扫描测定地西泮及其代谢物,并对大鼠肝微粒体和酶蛋白进行分离和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地西泮、普萘洛尔和西咪替丁使肝微粒体中P450含量明显降低。地西泮和普萘洛尔明显抑制地西泮C3羟化活性,大剂量普萘洛尔尚能抑制地西泮N脱甲基。苯巴比妥明显诱导P450生成,增强地西泮N脱甲基和C3羟化酶活性及分子量为51,000和59,000的电泳蛋白带,而地西泮、普萘洛尔则呈抑制作用。并发现,地西泮N脱甲基酶活性和分子量为59,000蛋白含量呈线性相关(P<0.05),而C3羟化酶活性则与51,000蛋白含量呈线性相关(P<0.01)。因此地西泮C3羟化代谢可能与51,000的P450酶蛋白有关,而N脱甲基代谢则可能与59,000的P450酶蛋白有关。  相似文献   
95.
妊娠特异性β1糖蛋白与胎儿预后的关系:附24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孔基 《浙江医学》1994,16(3):150-151
  相似文献   
96.
慢性心房颤动患者P-选择素水平及内皮功能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慢性心房颤动 (房颤 )患者血小板活化和内皮功能障碍的有关标志物 ,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测定心脏病患者房颤组 (30例 )、无房颤组 (2 0例 )和正常对照组 (17例 )的血浆P -选择素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vWF)的水平。结果 房颤组血浆P -选择素及vWF水平显著高于无房颤组及正常对照组 (P均 <0 .0 1) ,无房颤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上述指标亦增高 (P <0 .0 1)。结论 慢性房颤组患者存在血小板激活和内皮功能障碍 ,这些异常可能参与了房颤患者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97.
赵庆斌  刘艳  祝家庆  马爱群 《医学争鸣》2003,24(17):1601-1602
目的 :探讨血小板膜糖蛋白 (GP)IαC80 7T基因多态性与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危险性之间相关性 .方法 :采用病例 对照研究 ,包括 10 0例心肌梗死患者及 110例具有相同民族的对照人群 ;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多聚酶链式反应对GPIαC80 7T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 .结果 :在年龄小于 6 0岁的非致命性心肌梗死患者中 ,GPIαT80 7为其一独立的危险因素 (OR值 =2 .4 9,P <0 .0 5 ) ;在年龄大于 6 0岁患者中 ,高血压是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心肌梗死一个保护因素 .结论 :血小板表面胶原受体GPIα IIαT80 7等位基因可能对血栓性疾病的发病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8.
目的 :了解活化血小板葡萄糖摄取过程及血小板膜整合素对其影响 ,探讨整合素与血小板能量代谢的关系 ,旨在研究血小板能量代谢涉及的信号传导 ,并为目前临床应用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GPⅡb/Ⅲa)单抗抗血小板活化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 :用液态闪烁计数方法检测在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单抗 10E5及血小板整合素αυβ3 单抗 6 0 9干预与否情况下凝血酶激活后血小板摄取氚标 2 脱氧葡萄糖 ([3 H]2 DG)率。结果 :在生理浓度范围内活化血小板 [3 H]2 DG摄取率较静息时明显升高 ,单抗 10E5可充分阻断活化血小板葡萄糖摄取 ,单抗 6 0 9可部分阻断。结论 :整合素家族单抗可抑制血小板激活后葡萄糖摄取 ,提示其可能参与血小板能量代谢信号传导过程 ,并可能以GPⅡb/Ⅲa为主  相似文献   
99.
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法(MALDI/TOFMS)准确测定了基因工程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的分子量、纯度、糖基化程度和胰酶消解肽图;提出了以MALDI/TOF质谱峰半峰宽作为判断不均一程度的指标。初步研究了MALDI-TOF/MS基质种类和浓度对测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0.
采用PHMAO2单克隆抗体及细胞免疫化学法检测54例血液肿瘤患者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表达情况,以了解Pgp这一多药耐药指标在临床上的意义。Pgp表达与临床疗效的阳性符合率89.47%,阴性符合率91.43%,总符合率达90.74%。其中50岁以上及反复化疗后的患者Pgp阳性率显著增高(P<0.02;P<0.001)。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转化的白血病及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M4亚型这几种类型血液肿瘤Pgp出现高表达。提示Pgp表达在判断血液肿瘤患者的疗效、预后以及指导治疗等方面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