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63篇
  1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目的观察应用左卡尼汀改善心肌能量代谢治疗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心衰合并糖尿病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2周,治疗组采用左卡尼汀(2g,静脉滴注,1次/d,共2周)治疗.治疗前及经治疗后分别检查两组患者的心脏超声心动图及血清血糖、血脂水平.结果观察组LVEDD、LVESD、LVEF,治疗后较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DD及LVEF较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GLU、TG、CHO、HDL,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改善,治疗后观察组GLU及CHO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左卡尼汀进行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采用常规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汀对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可延缓心衰进展.  相似文献   
62.
目的 评价国内应用左卡尼汀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方法 采用Meta分析对17篇国内相关文献进行定量综合分析.结果 17项研究共有768名血液透析患者入选,治疗组/用药后患者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转铁蛋白、前白蛋白、左卡尼汀含量分别比对照组/用药前高0.25~0.51、0.41~0.79、0.44~0.75、0.13~0.75和1.90~4.49倍标准差,而治疗组患者血浆三酰甘油含量比对照组降低0.06~0.45倍标准差,总胆固醇含量较对照组降低不明显.结论 用左卡尼汀治疗可有效地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63.
摘 要 目的:评价左卡尼汀注射液联合尼可地尔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方法:1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尼可地尔组、联合治疗组各40例。三组均给予冠心病常规治疗,尼可地尔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尼可地尔片5 mg,po tid,持续30 d;联合治疗组在尼可地尔组治疗基础上再加用左卡尼汀注射液20 mg·kg-1·d-1, ivd,连用14 d。三组观察期均为30 d。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血脂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及左射血分数、心绞痛症状缓解情况、心电图的变化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和药品不良反应。结果:与尼可地尔组及对照组比较,联合治疗组可明显改善心绞痛症状并显著减少主要心脏不良事件(P<0.05);联合治疗组的TC、LDL、TG等低于其他两组(P<0.05)。联合治疗组与尼可地尔组在改善心绞痛程度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左卡尼汀注射液联合尼可地尔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可显著提高临床总有效率且较安全可靠,为临床医生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4.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及疗效。方法: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以血液透析治疗,透析频率和时间相同(3次/周,4 h/次)。观察组患者加用左卡尼汀注射液1.0 g+0.9%氯化钠注射液20 ml,透析后缓慢静注,连用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评分变化及药品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血浆IL-1β、IL-6、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患者症状体征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药品不良反应。结论:左卡尼汀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安全性好,能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浆IL-1β、IL-6、TNF-α水平,改善患者的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微炎症和营养状况的作用机制。方法:将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大于6个月的患者共44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每次结束透析时静脉注射左卡尼汀注射液1.0g,随访3个月。监测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及3个月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前清蛋白(PA)、转铁蛋白(TF)、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指标。结果:治疗1及3个月后,治疗组Alb、PA以及Hb与对照组及治疗前比较上升明显;而TF及炎性指标hs-CRP、IL-6、TNF-α值则逐渐下降,治疗1和3个月后,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汀是改善MHD患者微炎症及影响状态的安全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66.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levocarnitine on cardiac function, urinary albumin (ALB),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hs-CRP),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 and troponin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 and heart failure (HF).MethodsIn total, 246 patients with CHD-caused HF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Group A and Group B. A fully automatic biochemical analyzer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levels of ALB, hs-CRP, BNP, and troponin in both groups of patients, and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LVDD and LVEF were detected by cardiac color ultrasonography. Patients in Group B were intravenously injected with 3.0 g of levocarnitine, once per day. After 14 days, changes in levels of ALB, hs-CRP, BNP, troponin, LVDD, and LVEF in Group A patients were detected.ResultsThe effective cure rates of patients in both groups were 65.8% and 81.3%, respectively, and there wa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 After administration of levocarnitine, all indicators showed decreasing trends, but the LVEF level increased. Among them, patients treated with levocarnitine showed the most evident decrease in LVEF. Decrease in BNP was the largest (p < 0.05). Additionally,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in incidence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5.8% vs. 2.5%, p = 0.222).ConclusionLevocarnitin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ALB, hs-CRP, BNP, troponin, and LVDD levels to improve cardiac function rating and thus improve cardiac function.  相似文献   
67.
目的 研究左卡尼汀口服溶液联合阿魏酸哌嗪片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8年6月榆林市第二医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阿魏酸哌嗪片治疗,2片/次,3次/d。观察组联合口服左卡尼汀口服溶液,10 mL/次,2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炎症因子、24 h尿蛋白定量、尿白蛋白排泄率、血肌酐、血尿素氮以及肌酐清除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24 h尿蛋白定量、尿白蛋白排泄率以及肌酐清除率均明显降低,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肾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卡尼汀口服溶液联合阿魏酸哌嗪片有助于提高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微炎症状态和肾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8.
了解某三甲医院使用注射用左卡尼汀的现状并进行合理性分析。收集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涉及使用注射用左卡尼汀的出院病历共360例,分析病区分布、临床诊断和用法用量等。注射用左卡尼汀在该院存在明显的超适应症、超剂量等超说明书使用的问题。其中309例超适应症用药较为显著,主要集中在心脏和胸外科室,用于营养心肌、促进代谢和改善术后切口愈合等,未发现不良反应。超说明书用药现象虽有一定的文献和循证医学支持,但存在不可控风险。医院需进一步加强用药监测和管控措施,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69.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与促红细胞生成素联用治疗维持性血透肾性贫血的临床效果,为肾性贫血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在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并出现肾性贫血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治疗1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的体重指数(BMI)、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白蛋白(ALB)、血磷、甘油三酯(TG),记录两组rhuEPO用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BMI、HB、HCT、ALB均较治疗前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治疗后升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每例每周rhuEPO用量治疗前为(5 800±3 600)U、治疗后为(3 700±2 500)U,对照组分别为(5 900±3 700)、(5 800±3 600)U;观察组治疗后与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压升高(舒张压升高10mmHg以上)6例,对照组血压升高28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汀与促红细胞生成素联用治疗维持性血透肾性贫血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70.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联合葡醛内酯治疗巨细胞病毒感染所致小儿肝损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4年3月天津市儿童医院内科收治的巨细胞病毒感染致肝功能损伤患儿84例,回顾性的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4例)。两组患儿均静脉滴注更昔洛韦注射液5 mg/(kg·次),2次/d作为基础治疗,同时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加服葡醛内酯片1片/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口服溶液,1 g/次,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7 d以上。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7 d时,肝功能主要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LP)、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蛋白(TP)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72.7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7 d后,肝功能主要指标ALT、AST、TBIL、ALP、GGT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T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增高,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ALT、AST、ALP、GG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P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汀联合葡醛内酯治疗巨细胞病毒感染致小儿肝损伤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降低肝功能主要指标水平,其保护肝脏、降酶的作用明显优于单用葡醛内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