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021篇
  免费   5976篇
  国内免费   2157篇
耳鼻咽喉   868篇
儿科学   1351篇
妇产科学   1107篇
基础医学   5153篇
口腔科学   797篇
临床医学   8763篇
内科学   10096篇
皮肤病学   481篇
神经病学   7285篇
特种医学   201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篇
外科学   4446篇
综合类   12272篇
现状与发展   5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6980篇
眼科学   1046篇
药学   6261篇
  104篇
中国医学   5092篇
肿瘤学   2018篇
  2024年   135篇
  2023年   1491篇
  2022年   1979篇
  2021年   3157篇
  2020年   2873篇
  2019年   2395篇
  2018年   2516篇
  2017年   2268篇
  2016年   2855篇
  2015年   3054篇
  2014年   5282篇
  2013年   5065篇
  2012年   4526篇
  2011年   4392篇
  2010年   3792篇
  2009年   3286篇
  2008年   2918篇
  2007年   2825篇
  2006年   2584篇
  2005年   2273篇
  2004年   2278篇
  2003年   1710篇
  2002年   1259篇
  2001年   1202篇
  2000年   890篇
  1999年   807篇
  1998年   708篇
  1997年   775篇
  1996年   669篇
  1995年   647篇
  1994年   703篇
  1993年   513篇
  1992年   539篇
  1991年   485篇
  1990年   446篇
  1989年   358篇
  1988年   337篇
  1987年   236篇
  1986年   238篇
  1985年   301篇
  1984年   241篇
  1983年   183篇
  1982年   224篇
  1981年   187篇
  1980年   141篇
  1979年   85篇
  1978年   92篇
  1977年   59篇
  1976年   48篇
  1975年   3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41.
"清透法"组方配伍规律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透法”系外感热病常用治法之一,其基本法则即“热者寒之”。组方配伍法则为邪犯卫表,清解宣透;邪入气分,轻清宣散;热入营血,散瘀透热。应用时应注意兼挟并顺应脏腑。  相似文献   
942.
甘草酸两种异构体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孙屹峰  孙立华  高海丽 《中国药房》2003,14(11):677-678
目的 :比较甘草酸两种异构体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的临床效果。方法 :HFRS患者78例 ,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加用甘草酸α体制剂 (甘利欣 )静脉滴注 ,B组加用甘草酸β 体制剂 (美能 )静脉滴注。观察两组越期率等多项临床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治疗后 ,除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复常时间无差异外 ,其余观察指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B组疗效优于A组 (P<0 01)。结论 :临床治疗HFRS ,甘草酸 β体制剂疗效显著优于甘草酸α体制剂  相似文献   
943.
西藏高原藏族患者用药依从性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西藏高原藏族患者用药依从性现状 ,探讨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方法。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 ,对188例藏族患者进行疾病种类、用药情况、依从性情况调查。结果 :用药依从性与疾病性质、患者文化程度、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有关。提高患者对疾病及其药物治疗的认知程度 ,强化医师与患者的沟通及加强用药指导不失为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好方法。结论 :针对不同年龄患者 ,其用药咨询服务内容应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944.
目的 :寻找简单、方便、有效的预防产后出血的方法。方法 :将 30 0例无合并症产妇分成 3组 ,均于胎儿娩出后立即给药。A组 10 0例给缩宫素 2 0U ,静脉注射 ;B组 10 0例给米索前列醇 4 0 0μg ,口服 ;C组 10 0例给卡前列甲酯栓 1mg置入直肠内。比较 3组产后 2h出血量。结果 :A组的产后 2h出血量为 (2 5 1±s 71)mL ,B组和C组的产后 2h出血量分别为 (15 9± 6 7)mL和 (15 0± 73)mL ,A组明显多于B组和C组 ,差异有显著意义 (P<0 .0 1)。而B组和C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米索前列醇、卡前列甲酯栓均能有效预防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945.
目的 :探讨奥美拉唑治疗危重病儿应激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82例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危重病儿随机分为奥美拉唑治疗组 4 7例 [男性2 5例 ,女性 2 2例 ,年龄 (6±s 3)a]和对照组 35例[男性 19例 ,女性 16例 ,年龄 (5 .9± 2 .8)a]。 2组均给予病因、对症及支持治疗 ,同时治疗组给予奥美拉唑 0 .6~ 0 .8mg·kg- 1,每日 1次口服或经胃管注入 ,连用 3~ 5d。对照组给予西咪替丁每日 10~ 2 0mg·kg- 1,静脉输注 ,连用 3~ 5d。观察应激性溃疡出血临床好转情况 ,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奥美拉唑治疗组 ,显效 4 2 % ,有效 4 7% ,无效11% ,总有效 89% ;对照组 ,显效 14% ,有效4 6% ,无效 4 0 % ,总有效 60 % ,2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的意义 (P <0 .0 1)。结论 :奥美拉唑治疗危重病儿应激性溃疡出血疗效显著 ,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946.
果糖二磷酸钠镁对大鼠脑出血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果糖二磷酸钠镁 (FDPM )对脑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 :以胶原酶尾状核注射诱导大鼠脑出血模型 ,观察FDPM对大鼠脑出血后神经病学评分、脑含水量、血脑屏障通透性及脑组织病理改变的影响。结果 :FDPM 4 0 0mg·kg-1可降低脑出血大鼠神经病学评分 ,降低脑组织含水量 ,改善血脑屏障通透性 ,减轻脑组织病理改变 ,其作用强于相似剂量的 1,6 二磷酸果糖或硫酸镁 ,而FDPM 133mg·kg-1没有明显作用。结论 :FDPM对脑出血有显著的保护和治疗作用 ,其作用强于相似剂量的 1,6 二磷酸果糖或硫酸镁。  相似文献   
947.
目的 评价子宫下段高位剖宫产与新式剖宫产两种术式的优缺点。方法  2 0 0例行子宫下段高位剖宫产 ,另 2 0 0例行新式剖宫产。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娩头困难例数、子宫切口撕裂例数、新生儿Ap gar评分等 ,并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子宫下段高位剖宫产平均出血量为 138 85± 5 3 74ml,明显低于新式剖宫产平均出血量 190 5± 5 9 18ml,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娩头困难例数、子宫切口撕裂例数、新生儿Apgar评分经统计学处理 ,差异均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结论 子宫下段高位剖宫产术中出血量少 ,优于新式剖宫产 ,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48.
鼓室置管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鼓室置管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SOM)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我科1997年~2001年经鼓室置管治疗的45例(78耳)儿童SOM的临床资料。结果 45例随访1-2年,85%耳(35例,66耳)听力明显改善,鼓室导抗图恢复成A型。结论 积极改善咽鼓管功能并适当延长留管时间,防止过早脱管对提高儿童SOM的治愈率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49.
目的 观察豚鼠分泌性中耳炎时咽鼓管内表面活性物质的变化 ,探讨表面活性物质在分泌性中耳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豚鼠分泌性中耳炎动物模型 ,分析咽鼓管内表面活性物质的生化成分和活性变化 ,同时观察给外源性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后咽鼓管内表面活性物质的变化。结果 豚鼠分泌性中耳炎模型组表面活性物质主要成分减少 ,磷脂酰胆碱 (phosphatidylcholine ,PC)和磷脂酰乙醇胺 (phosphatidylethanolamine ,PE)分别是 (19 9± 1 7) %和 (36 8± 2 7) % ,而正常组的PC和PE分别是 (2 5 7± 2 1) %和 (43 7± 3 8) % ,P值均 <0 0 0 1。模型组最低表面张力 (minimumsurfacetension ,γmin)为 (18 5± 2 4 )mN/m ,比正常组 (7 6± 0 8)mN/m升高 ,P <0 0 0l。给外源性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后 ,PC和PE增高 ,分别为 (2 3 3± 2 2 ) %和 (42 5± 3 6 ) % ,γmin降低 ,为 (11 8± 2 3)mN/m。结论 豚鼠分泌性中耳炎时咽鼓管内表面活性物质的主要生化成分明显减少 ,活性减弱 ,给外源性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后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950.
During a surgery of basilar aneurysms via the trans-sylvian approach, we encountered an arterial bleeding caused by rupture of an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aneurysm that had been difficult to diagnose before surgery, as it was a small and brood-neck aneurysm and mimicked arteriosclerosis. In spite of several surgical procedures, the surgical path at the basilar aneurysms became narrow, and we had to abandon the clipping of the aneurysms. Consideration of radiological and intraoperative findings was made for this case, demonstrating a pitfall that neurosurgeons may encounter during surgery. Received: 16 December 1998 / Accepted: 26 May 19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