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6篇
  免费   272篇
  国内免费   67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76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68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104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37篇
综合类   518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287篇
中国医学   1030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128篇
  2013年   134篇
  2012年   160篇
  2011年   141篇
  2010年   120篇
  2009年   115篇
  2008年   127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1年   2篇
  1969年   1篇
  196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探讨防哮颗粒对哮喘缓解期气道炎性损伤的防治机理。方法制作大鼠哮喘缓解期模型,观察防哮颗粒浓缩液灌胃后对模型大鼠血清IFN-γ和TNF-α的影响,并与固本咳喘片、酮替芬对照组比较。结果防哮颗粒能升高哮喘缓解期模型大鼠血清中IFN-γ含量,降低TNF-α含量,且与中、西药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结论防哮颗粒可抑制模型大鼠气道炎症,降低气道高反应,故对哮喘缓解期模型大鼠气道炎性损伤具有良好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82.
目的建立芩地颗粒剂成品检验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芩地颗粒剂进行薄层色谱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芩地颗粒剂中黄芩苷的含量。结果用TLC方法检查重复性良好;含量测定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黄芩苷含量不得小于2.0%;颗粒剂含水量用干燥失重法,含水量不得大于14%。结论各项检验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83.
陆英颗粒对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陆英颗粒灌胃给药对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急性CCl4肝损伤模型,给予小鼠陆英颗粒灌胃7d,观察其对给予0.1?l416h后各组血清ALT、AST、TP、Alb、GLO、A/G、TG及肝组织TP、TG、MDA、T-AOC、GSH、T-SOD及Ca2 -ATPase活力的影响。结果陆英颗粒能显著对抗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导致的血清中ALT、AST升高,减轻TG在肝组织内的蓄积和降低MDA的含量,提高肝组织T-SOD的活力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亦能提高肝细胞膜和微粒体膜的Ca2 -ATPase的活性,减少GSH代偿性增高的程度;病理结果也表明陆英颗粒对肝细胞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并有较明显的量效关系。结论陆英颗粒对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4.
目的:观察复方苦豆子颗粒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除空白对照组外,用喂饲高脂饲料法复制大鼠高脂模型,实验分空白对照组、高脂模型组、复方苦豆子颗粒组(低、中、高剂量组,分别喂饲生药7g.kg-1.d-1、15g.kg-1.d-1、22g.kg-1.d-1)、血脂康组(0.8g.kg-1.d-1),给药后每4wk抽1次血,连续3次,分别测定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丙二醛(MDA)含量变化。结果:高脂模型组血浆TC、TG、LDL-C、VLDL-C、HDL-C和MDA含量显著上升,同时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增加;给予复方苦豆子颗粒4wk后,各组血浆TC、TG、LDL-C、VLDL-C、MDA及AI水平均降低,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复方苦豆子颗粒对高脂血症大鼠具有调血脂作用。  相似文献   
85.
目的研究清咽排毒颗粒在解热、镇痛、抗炎、止咳、祛痰、体外抗菌、体外抗病毒等方面的作用,为其临床用于风热型急性咽炎提供了实验依据。方法选用2,4-二硝基苯酚致大鼠发热法、热板法、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法、氨水引咳法、小鼠酚红排泄法、最低抑菌浓度法和鸡胚内抗病毒法。结果清咽排毒颗粒对2,4-二硝基苯酚所致大鼠发热有显著的解热作用;对热板法引起的疼痛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明显抑制氨水引起的小鼠咳嗽,促进小鼠气管酚红排泄;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大肠杆菌、甲型流感病毒H1N1有一定抑制作用。结论清咽排毒颗粒具有解热、镇痛、抗炎、止咳、祛痰、体外抗菌、体外抗病毒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86.
陈翔 《中国药业》2008,17(6):25-26
目的建立十全大补颗粒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C18柱(250mm×4.6mm,5μm),以乙腈-0.1%磷酸溶液(13:8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30nm,流速1.0mL/min,柱温30℃。结果芍药苷进样量在0.211~3.171μg(n=6)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1.0000),平均回收率为102.5%,RSD=0.3%(n=6)。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操作简便,适用于十全大补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7.
加味小柴胡颗粒及其组方对ITP模型小鼠造血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加味小柴胡颗粒及其组方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模型小鼠血小板计数及骨髓巨核细胞的影响。方法:建立ITP模型小鼠,将之分为7组:正常组、模型组、维血宁组、强的松组、加味小柴胡颗粒组、小柴胡颗粒组、丹参三七颗粒组,于造模后第14天开始分组给药,给药体积为30mL/kg体重,每日给药1次,共14天,分别于给药前后称重;给药前、给药后4天、7天及14天检测血小板计数;实验结束剥离股骨取骨髓测巨核细胞计数和分类。结果:ITP模型小鼠体重增长率下降,血小板计数持续下降,骨髓巨核细胞增加,产板巨减少、成熟度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味小柴胡颗粒组能提高ITP模型小鼠体重增长率(P<0.05);各给药组均使血小板计数上增,其中加味小柴胡颗粒组对血小板提升作用高于维血宁组及其组方小柴胡颗粒组和丹参三七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强的松组无差别(P>0.05);强的松组、加味小柴胡颗粒、小柴胡颗粒组使巨核细胞数减少,产板巨增高,其中加味小柴胡颗粒组优于小柴胡颗粒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强的松组无差别(P>0.05)。结论:加味小柴胡颗粒能提高ITP模型小鼠体重增长率,并明显提升血小板计数,促使骨髓巨核成熟,效果优于维血宁组,且优于其组方小柴胡颗粒和丹参三七颗粒,与强的松组疗效相似。  相似文献   
88.
加味五子衍宗颗粒治疗轻度认知障碍的随访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患者服用加味五子衍宗颗粒3个月及停药1年的疗效及转归。方法:参照目前国际公认的MCI诊断标准,筛选出36例MCI患者,采用随机双盲分组,分为加味五子衍宗颗粒治疗组(简称治疗组18例)和安慰剂对照组(简称对照组18例),服药3个月,观察用药前后记忆功能及药物安全性,随访1年。另选20名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组(简称正常组)。结果:MCI患者的记忆商(MQ)较健康人明显降低(P<0.01)。用药后,治疗组的MQ较其用药前明显提高(P<0.01),且较对照组治疗前后MQ的差值有明显提高(P<0.05)。随访1年,服药组无1例发生不良反应,停药1年治疗组的MQ仍较其用药前有明显提高(P<0.01)。对照组有2例MCI患者转化为痴呆。结论:加味五子衍宗颗粒能改善MCI患者的记忆功能,且有防治MCI向痴呆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89.
目的:观察加味小柴胡颗粒及其组方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模型小鼠血小板计数及骨髓巨核细胞的影响。方法:建立ITP模型小鼠,将之分为7组:正常组、模型组、维血宁组、强的松组、加味小柴胡颗粒组、小柴胡颗粒组、丹参三七颗粒组,于造模后第14天开始分组给药,给药体积为30mL/kg体重,每日给药1次,共14天,分别于给药前后称重;给药前、给药后4天、7天及14天检测血小板计数;实验结束剥离股骨取骨髓测巨核细胞计数和分类。结果:ITP模型小鼠体重增长率下降,血小板计数持续下降,骨髓巨核细胞增加,产板巨减少、成熟度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味小柴胡颗粒组能提高ITP模型小鼠体重增长率(P〈0.05);各给药组均使血小板计数上增,其中加味小柴胡颗粒组对血小板提升作用高于维血宁组及其组方小柴胡颗粒组和丹参三七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强的松组无差别(P〉0.05);强的松组、加味小柴胡颗粒、小柴胡颗粒组使巨核细胞数减少,产板巨增高,其中加味小柴胡颗粒组优于小柴胡颗粒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强的松组无差别(P〉0.05)。结论:加味小柴胡颗粒能提高ITP模型小鼠体重增长率,并明显提升血小板计数,促使骨髓巨核成熟,效果优于维血宁组,且优于其组方小柴胡颗粒和丹参三七颗粒,与强的松组疗效相似。  相似文献   
90.
目的:建立健脾养胃颗粒中厚朴酚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采用Allsphere ODS(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0.1%醋酸(78:22),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94 nm。结果:厚朴酚在0.05792~0.5792μg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99.18%,RSD%=1.80%(n=6)。结论:该方法分离度高,重现性好,简便,准确,可用于健脾养胃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