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970篇
  免费   7151篇
  国内免费   2196篇
耳鼻咽喉   464篇
儿科学   1685篇
妇产科学   1567篇
基础医学   6356篇
口腔科学   1674篇
临床医学   7755篇
内科学   12698篇
皮肤病学   934篇
神经病学   5169篇
特种医学   1162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6733篇
综合类   10680篇
现状与发展   8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11065篇
眼科学   1219篇
药学   5371篇
  50篇
中国医学   1933篇
肿瘤学   4786篇
  2024年   173篇
  2023年   1356篇
  2022年   2441篇
  2021年   3920篇
  2020年   3789篇
  2019年   2739篇
  2018年   2735篇
  2017年   2821篇
  2016年   3231篇
  2015年   2958篇
  2014年   5662篇
  2013年   5953篇
  2012年   4878篇
  2011年   5160篇
  2010年   3931篇
  2009年   3730篇
  2008年   3588篇
  2007年   3361篇
  2006年   2925篇
  2005年   2530篇
  2004年   2001篇
  2003年   1715篇
  2002年   1383篇
  2001年   1185篇
  2000年   980篇
  1999年   780篇
  1998年   718篇
  1997年   636篇
  1996年   511篇
  1995年   465篇
  1994年   430篇
  1993年   329篇
  1992年   331篇
  1991年   303篇
  1990年   227篇
  1989年   205篇
  1988年   178篇
  1987年   147篇
  1986年   133篇
  1985年   155篇
  1984年   128篇
  1983年   79篇
  1982年   90篇
  1981年   68篇
  1980年   58篇
  1979年   53篇
  1978年   31篇
  1977年   26篇
  1976年   36篇
  1975年   2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 毫秒
101.
目的:痛经的发病率逐年增高,重新分析痛经患者的临床因素,提出新的认识。方法:将1 158例痛经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超声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人工流产史与痛经的发生有密切相关性(P<0.001)。结论:人工流产手术是引起痛经的主要原因。该手术所产生的副作用可对女性生理健康造成严重伤害,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02.
目的分析体外培养的骨髓单个核细胞持续分泌促血管生长因子的能力。方法从大鼠胫骨及股骨采集骨髓,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骨髓单个核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并连续收集4周培养上清液。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测定培养上清液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白介素-1β(IL-1β)等因子水平。结果第1、2、3、4周骨髓单个核细胞体外培养上清液中VEGF分别为(24.40±7.99)pg/m、l(89.28±5.13)pg/m、l(115.24±10.08)pg/m、l(157.00±15.64)pg/m l;bFGF含量分别为(52.72±2.13)pg/m、l(48.10±6.41)pg/m、l(44.71±3.21)pg/m、l(25.61±2.42)pg/m l;IL-1β含量分别为:(31.28±5.44)pg/m、l(71.87±3.01)pg/m、l(55.77±11.94)pg/m、l(41.75±9.14)pg/m。l结论体外培养骨髓单个核细胞可持续分泌VEGF、bFGF、IL-1β等多种促血管生长因子。  相似文献   
103.
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因素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与血管性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解放军总医院临床诊断可能的AD患者91例,以性别、职业和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认知功能正常老年人155例为对照,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种血管性因素与AD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起搏器心律、贫血、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脑卒中、心律失常、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心脏传导阻滞、高脂血症、糖尿病史、婚姻状况及年龄与AD有关,OR值范围为12.83~1.18。多因素分析校正了年龄和婚姻状况的影响后,证实贫血、冠心病和脑卒中史与AD有关,OR值(95%可信区间)依次为4.87(2.12~11.22)、2.94(1.38~6.27)、2.44(1.28~4.64)。结论AD与血管性因素有关,贫血、冠心病和脑卒中史可能是AD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4.
脑卒中后抑郁症相关心理社会因素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症相关的心理社会因素,以指导心理干预,提高生活质量。方法 30例卒中后抑郁患者为研究组,42例卒中后无抑郁患者为对照组。以医学应对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Barthel指数(BI)为评定工具,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评定。结果研究组面对量表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屈服量表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SS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BI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有针对性的心理教育性干预并加强社会支持可能对防治卒中后抑郁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5.
不同促细胞分裂因子对人神经干细胞定向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不同促细胞分裂因子对人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及定向分化的影响。方法对人NSCs用无血清DMEM培养基行原代培养的同时,分别加入表皮生长因子(EGF)、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神经生长因子(NGF)、维甲酸(RA)等因子,观察其对NSCs定向分化的作用。结果EGF培养的NSCs,克隆球形成慢且较松散,经血清诱导分化后,主要为星形胶质细胞,仅有少数神经元。而bFGF培养的NSCs则生长良好。在加血清诱导分化后,不同浓度bFGF培养的NSCs分化的细胞不同。bFGF与EGF共同培养的NSCs,其生长及神经球形成良好。在加血清诱导分化后,分化的神经细胞比例更接近脑内神经细胞的组分。NGF对神经球的形成无明显影响,但可促使其向神经元分化。RA使神经克隆球形成,可使NSCs直接分化为神经元细胞的比例明显增加。结论不同促细胞分裂因子对人NSCs的增殖及定向分化均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06.
Background The role of the vagal nerve in the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is widely well known. Recently, an additional function was revealed serving as a connector between the nervous and immune system. This connection is called the “cholinergic inflammatory pathway.” Through stimulation of the acetylcholine receptors located upon the macrophages, the “unspecific” immune system can be directly influenced. Methods The vagal nerve was completely transected directly posterior to its passage through the diaphragm. The effect of complete vagotomy was analyzed using a murine model of polymicrobial peritonitis (colon ascendens stent peritonitis, CASP). Survival and clinical course of vagotomized or sham-operated mice were analyzed in the CASP model. Results After CASP surgery, vagotomy led to a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mortality (64.7%) in comparison to sham-vagotomized animals (34%). No difference in the bacterial load of various tissues (lung, liver, spleen, blood, lavage fluid, and kidney) from septic animals with or without vagotomy was observed. Vagotomized animals reveal elevated serum cytokine levels (TNF, IL-6, IL-10, and MCP-1) 20 h after the induction of polymicrobial peritonitis. Conclusion The vagal nerve is therefore an important modulator of the immune system. W. Kessler and T. Traeger contributed equally to this work Best of Forum Papers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German Society of Surgery, 2–5 May 2006, Berlin, Germany  相似文献   
107.
108.
颅内肿瘤切除术后颅内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颅内肿瘤切除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442例颅内肿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42例颅内肿瘤切除术患者发生颅内感染33例,感染率为7.47%。非脑膜瘤手术颅内感染率为10.04%,高于脑膜瘤术后颅内感染率3.83%(P〈0.05);手术时间≥4h者颅内感染率为9.87%,高于手术时间〈4h者颅内感染率4.78%(P〈0.05);有脑脊液漏者颅内感染率为15.00%,高于无脑脊液漏者颅内感染率6.28%(P〈0.05);引流管留置≥24h者颅内感染率为11.58%,高于未留置或留置〈24h者颅内感染率5.03%(P〈0.05)。结论 手术时间≥4h、引流管留置时间≥24h、存在脑脊液漏是颅内肿瘤切除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转染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对大鼠胰岛移植物再血管化和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二步进行,首先构建携带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hVEGF165)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dhVEGF165,用其按病毒/细胞的感染倍数(MOI)分别为10、100、500的比例在体外转染新鲜分离、纯化的近交系Lewis大鼠胰岛,检测体外培养的胰岛表达hVEGF165基因的情况;然后按MOI为10的比例在体外用AdhVEGF165转染Lweis大鼠胰岛,再经门静脉注射至近交系Lewis大鼠的肝脏内(VEGF组),并设不含hVEGF165基因的空载体转染对照组(GFP组)和磷酸盐缓冲液处理对照组(PBS液组),术后测定受鼠的血糖变化,进行静脉糖耐量试验(IVGTT),并观察受鼠肝脏中移植胰岛的组织学变化。结果体外转染hVEGF165基因的大鼠胰岛分泌至细胞外的hVEGF165的浓度显著高于未转染者(P〈0.01)。糖尿病大鼠移植转染hVEGF165基因的胰岛后,静脉注射葡萄糖后40、60、120min时的血糖水平显著低于GFP组和PBS液组(P〈0.05);40min时体循环中胰岛素的浓度,VEGF组显著高于GFP组和PBS液组(P〈0.05);VEGF组移植胰岛内CD34和胰岛素免疫组化染色的强度均高于GFP组和PBS液组。结论转染hVEGF165基因对胰岛移植物的再血管化和生物学功能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0.
慢性肾衰竭急性加重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CRF)急性加重因素及其治疗措施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01年1月~2005年6月住院治疗的CRF急性加重患者42例,按其加重原因、基础疾病、治疗方式和疗效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CRF急性加重因素依次为各种感染(45.2%)、原发病加重(19.0%)、高血压未控制(14.3%)、水电解质紊乱(11.9%)、肾毒性药物(11.9%)、心功能不全(9.5%)、尿路梗阻(4.8%)、血高粘滞状态(2.4%),7例同时存在≥2种上述病因(16.7%)。CRF急性加重原发病以慢性肾小球肾炎(52.4%)和糖尿病肾病(11.9%)为主。积极治疗后肾功能恢复达到或接近原来水平者40例,死亡2例,死亡2例的年龄均在60岁以上。结论:对于CRF肾功能急剧恶化的患者,应积极寻找其加重因素,并采取非透析和透析相结合治疗,改善肾功能,降低病死率,延长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