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3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A rapid, selective, and sensitive LC-APCI-MS method is developed in this study for detecting and analyzing tryptanthrin, indigo, and indirubin in daqingye and banlangen, which are, respectively, the leaves and roots of Isatis indigotica and Strobilanthes cusia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detection of the three active components is linear in concentrations ranging from 100 to 1500 ng/mL, the squared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is higher than 0.996, the precision as measured by 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is no larger than 9.5%, and the recovery is greater than 86.6%. The analysis of the 21 banlangen samples led to considerably different conclusions on the contents of tryptanthrin, indigo, and indirubin in fresh leaves versus those in dried leaves. These results should shed some light on future plant selection and breeding.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TLC and HPLC-UV methods, the new LC-APCI-MS approach has proven to be an optimal tool for detecting and analyzing the three marker compounds in the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of daqingye and banlangen.  相似文献   
72.
程力惠 《中药材》2007,30(1):50-52
目的:探讨从青黛提取较高纯度靛玉红单体的方法。方法:用乙酸乙酯从青黛中提取靛玉红,然后比较提取液在硅胶柱和氧化铝柱的行为。结果:选用硅胶柱分离青黛中的靛玉红,经HPLC测定,靛玉红纯度达98.3%。结论:利用较简单的实验路线,从青黛中得到较高纯度的靛玉红单体。  相似文献   
73.
目的建立三十六味消渴胶囊中的靛玉红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以靛玉红对照品作对照,采用HPLC法测定三十六味消渴胶囊中的靛玉红含量。色谱柱:依利特色谱柱C18 SinoChrom ODS-BP 5μm(4.6mm,I.D×200mm);检测波长:280nm;流动相:0.02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甲醇(22:78);柱温:40℃;进样量:10μl,采用外标法。结果在优化色谱条件下,三十六味消渴胶囊中的靛玉红线性范围0.02148-0.5370μg,r=0.9997,回归方程为:A=4783.6449C-24.4227,含量测定的回收率为:98.18%,RSD=0.89%。结论所建立的方法专属性强,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对三十六味消渴胶囊中的靛玉红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74.
作者曾报道用薄层色谱一分光光度法测定当归龙荟丸中大黄素和靛玉红含量,该方法准确度高,仪器设备简单,但操作费时,从薄层上取色斑和提取要求定量进行。本法准确度较高,灵敏,操作简便快速,若备有薄层扫捕仪,分析较理想。  相似文献   
75.
Al2O3干柱色谱纯化靛玉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柱色谱是近20多年来重新崛起的分离纯化物质的色谱分离法,它能获得制备量的目标化合物,操作方便,分离迅速、完全.本文对Al2O3干柱对抗肿瘤药物靛玉红的分离纯化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76.
靛玉红类化合物的抗肿瘤作用及构效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当归芦荟丸及该方剂中的一个组分青黛,均经临床证实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有一定疗效。靛玉红为青黛的有效成分之一,无论对动物移植性肿瘤及人体肿瘤均显示一定治疗作用,且该药在化学上的新型结构,引起人们的兴趣。但靛玉红本身水溶性及脂溶性均较差,经口给药限制其吸收。临床应用过程中,显效较慢,在部分病人引起腹痛、腹泻、甚至便血等胃肠道刺激症状。为寻找比靛玉红更理想的新化合物,阐明这一类型化合物的构效  相似文献   
77.
靛蓝和靛玉红对小鼠T细胞活化与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靛蓝(IB)和靛玉红(IR)对小鼠T细胞活化和增殖的影响.方法:以刀豆蛋白A(ConA)诱导小鼠T细胞活化和增殖,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早期活化标志CD69分子表达情况;通过2-(4-碘苯基)-3-(4-硝基苯基)-5-(2,4-苯二磺酸)-2H-四唑单钠盐(WST-1)法测定细胞增殖;通过CFDA-SE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增殖细胞各代所占比例和增殖指数(PI).结果:小鼠T细胞离体培养6 h后,对照组活化比率为(14.25±2.25)%,在ConA的刺激下小鼠T细胞活化显著(35.25±2.31)% (P<0.01),IB和IR分别显著降低活化,(26.88±0.99)%和(23.98±2.25)% (P<0.01).在ConA的刺激下,小鼠T细胞WST-1吸收度(1.28±0.09)显著高于对照组(0.33±0.02)(P<0.01).IB和IR分别显著降低了ConA引起的WST-1吸收度增加(P<0.01).在培养48 h后,空白对照组CFDA-SE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仅显示单一亲代峰(parent),PI为1.0.ConA刺激下小鼠T细胞明显增殖,出现子一代和子二代峰,PI为1.36.在IB或IR作用下,ConA介导的小鼠T细胞增殖明显下降,亲代峰细胞数增多,子一代和二代的细胞数降低,PI均为1.22,低于ConA组.结论:靛蓝和靛玉红均可以显著的抑制ConA介导的小鼠T细胞的活化和增殖.  相似文献   
78.
青黛中提取靛玉红等有效成分最佳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王景文  袁雪海 《中成药》1999,21(11):556-558
目的:研究从青黛中提取靛玉红最佳工艺。方法:青黛首先用18%盐酸处理,乙酸乙酯提取,再经95%乙醇转溶,最后用0.1%NaOH沉淀取得。结果:靛玉红含量提高240倍。结果:本法可用于含靛玉红的滴丸生产。  相似文献   
79.
靛玉红肟甲醚的合成及构效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靛玉红肟甲醚的合成及构效关系。方法:用靛玉红、NH2OH.HCL、CH3I在乙醇中直接合成靛玉红肟甲醚并得到其晶体;用FT-IR170SX光谱法、JEDL-JNM-FX90Q,HNMR光谱法、Carlo Erba 11C6元素分析法、CAD4衍射法是靛玉红肟甲醚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用美兰试验测抗白血病活性。结果:测定出靛玉红肟甲醚的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并得出靛玉红肟甲醚的抗白血病活性优于靛玉红。结论:肟甲醚结构〉C=N-OCH3对靛玉红类药物抗白血病活性有重要作用。对寻找这类新药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0.
目的:为制定青黛标准化的炮制工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综述了近十年来对青黛炮制原理、炮制工艺、有效成分提纯方法及炮制方法对质量影响的研究成果。结果:应尽快制定有量化指标控制、适合于工业化大生产的产地加工标准炮制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