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8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29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3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05篇
内科学   22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64篇
综合类   278篇
预防医学   115篇
药学   130篇
  3篇
中国医学   75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武汉地区人群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方法对1278名健康体检者进行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各项指标患病率统计,缸尿酸(SUA)与代谢综合征各项指标的相关分析,SUA与HOMA-IR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1)高尿酸血症组中肥胖、高腰臀比、IFG、高TC、高TG、高血压病的发生率均比正常尿酸组显著增多(P〈0.05);(2)SUA与HOMA—IR呈正相关;(3)代谢综合征组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2z.76%,显著高于正常人群组的患病率11.34%(P〈0.001)。结论高尿酸血症可能是代谢综合征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2.
MicroRNAs (miRNAs) and long noncoding RNAs (lncRNAs) are both types of noncoding RNA. They have been demonstrated to be involved in the regulation of various human inflammatory diseases and can be used as biomarkers for disease diagnosis and prognosis, and even be developed into new drugs. Gout is an arthritic disease caused by the deposition of monosodium urate crystal (MSU) in the joints, which can lead to acute inflammation and damage adjacent tissue. Recent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miRNAs and lncRNAs mediate the progress of gout. Based on the pathogenesis of gout, including hyperuricemia, MSU deposition, acute gouty arthritis and gouty bone erosion,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role of miRNAs and lncRNAs in the processes and the possible therapeutic targets of miRNAs and lncRNAs in gout.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行冠脉介入操作后发生对比剂损伤(CI-AKI)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宣武医院全年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术1 007例次,资料完整的ACS患者206例次。根据KDIGO标准将患者分为对照组(非CI-AKI组)(195例)和CI-AKI组(11例)。观察指标: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既往病史(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疾病,心功能不全,高尿酸血症/痛风,慢性肾脏病)、术前尿酸、血肌酐和尿素(术前、术后48 h内或7 d内)、手术类型、病变血管数、水化和血容量。通过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筛选出ACS患者PCI术后CI-AKI的危险因素。结果 206例次患者中11例次(5.34%)发生CI-AKI。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术前肌酐清除率和高尿酸血症病史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急诊手术(OR=4.881)和高尿酸血症病史(OR=5.916)是CI-CK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临床对于CI-AKI的认识不足导致CI-AKI的发病率较低且漏诊率高,PCI术后水化不足。急诊PCI和既往诊断高尿酸血症是CI-AKI的独立危险因素。与术前尿酸水平相比,既往诊断高尿酸血症对于CI-AKI的发生有更强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24.
目的:分析高尿酸血症(HUA)患者应用高频超声诊断其关节病变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0月收治的45例高尿酸血症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45例尿酸水平正常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采用高频超声检查病变关节(双侧踝关节、膝关节及第一跖趾关节)阳性率、病变影像学征象(痛风石、骨侵蚀、晶体沉积、关节腔积液、滑膜增生)及不同年龄层次的HUA患者关节病变检出情况。结果:研究组关节病变阳性率及病变影像学征象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41~60岁患者关节病变检出率均高于大于60岁、20~40岁的患者(P<0.05),20~40岁与>60岁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高频超声可以用于高尿酸血症(HUA)患者关节病变的早期筛查中。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小剂量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对2型糖尿病肾病(DN)伴高尿酸血症(HUA)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解放军第967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非布司他组和别嘌醇组,每组各48例。两组患者统一接受糖尿病教育,均予以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控制血糖,同时严格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低嘌呤糖尿病饮食等处理,适当运动,非布司他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非布司他降尿酸治疗,别嘌醇组给予别嘌醇片降尿酸治疗,疗程为2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酸(UA)、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尿素氮(BUN)、肌酐(Cr)、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肌酐清除率(Ccr)、谷丙转氨酶(ALT)、超敏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内皮素-1(ET-1)水平。治疗24周后UA水平与CRP、IL-6、ET-1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均无脱落。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各项生化指标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两组患者UA、FPG、HbA1c、TC、TG、LDL-C、BUN、Cr、UACR、CRP、IL-6、ET-1均较治疗前均下降,Ccr、HDL-C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LT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布司他组治疗后24周UA、BUN、Cr、UACR、Ccr、CRP、IL-6、ET-1水平与治疗前的差值,与别嘌醇组差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指标的差值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A水平与CRP、IL-6、ET-1呈正相关(r=0.839、0.838、0.836,P<0.05)。结论 小剂量黄嘌呤氧化还原酶抑制剂降低2型糖尿病肾病伴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尿酸水平的效果显著,对血管内皮功能、炎性反应均有较好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洛阳市某医院40岁以上医务人员高尿酸血症(HUA)的患病率及相关因素,为医务人员重视和控制高尿酸血症提供依据。方法对洛阳市某医院40岁以上医务人员的体检情况,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进行研究,对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745例医务人员体检,检出高尿酸血症158例,占21.20%,男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女性(P=0.0017);高尿酸血症见于各年龄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高尿酸血症组中伴肥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者的百分率高于血尿酸正常组(P均0.05)。结论洛阳某医院医务人员高尿酸血症患病率较高,在医务人员中应加强控制体质量,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对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进行预防和干预,以降低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从而降低痛风及其相关并发症,同时减少心血管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7.
目的:研究高尿酸血症对大鼠氧化氮产物影响及在高血压发病的实验研究。方法通过饲喂尿酸酶抑制剂在实验大鼠体内制造高尿酸血症。饮水方式服用别嘌呤醇作为阻断剂来拮抗高尿酸血症。将48只大鼠随机分对照组、别嘌呤醇组、氧嗪酸钾盐组(尿酸酶抑制剂)和联合用药组(别嘌呤醇加尿酸酶抑制剂)(每组各12只)。于实验的第1、8天断头处死各组6只大鼠,并检测其血清尿酸及氧化氮产物(亚硝酸盐/硝酸盐)水平。结果氧嗪酸钾盐可以诱导高尿酸血症,在第8天联合用药组与氧嗪酸钾盐组比较,血清尿酸明显下降(0.72比1.70 mg/L),氧化氮产物(1.55比0.97mmol/L ,P均<0.01)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氧嗪酸钾盐组大鼠第1天氧化氮产物(1.33比1.59 mmol/L),第8天(0.99比1.58 mmol/L)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酸酶抑制剂氧嗪酸钾盐可以诱导大鼠产生高尿酸血症,进一步导致血清一氧化氮水平降低,并出现收缩压升高,这种作用可以通过应用别嘌呤醇降低尿酸水平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28.
目的评价改良标准化疗方案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和药物安全性,明确常见副作用及其处理措施.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明确诊断为"脊柱结核"、接受改良标准化疗方案(2HRZE/4HRE/12-18HR;剂量为H 300 mg,R 450 mg,Z 750 mg,E 750 mg,晨起顿服)并完成至少2 a随访的患者资料,采用临床治愈率和复发率评估该化疗方案的疗效;通过药物副作用发生率和严重程度评估该化疗方案的安全性.对药物常见的副作用,按发生的类型、时间、严重程度、处理措施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共67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男性32例,女性35例;年龄15~68岁,平均40.6岁.其中21例患者仅采用改良标准化疗方案,其余46例采用术前化疗+手术+术后化疗方案进行治疗.2 a临床愈合率95.52%,2 a内结核复发率1.50%.在整个化疗期间,药物副作用主要发生在前2个月的四联强化治疗期,主要涉及胃肠道反应(约为28.36%)、高尿酸血症(约为31.34%)、肝功能异常(约为31.34%)等;多数药物副作用较轻,部分较严重病例加用Vit B6、护肝药(如多烯磷脂酰胆碱、草甘酸二钠或还原性谷胱甘肽等)、碳酸氢钠和多饮水等措施得到控制;吡嗪酰胺的撤除可明显减少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结论运用改良标准化疗方案治疗脊柱结核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9.
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含腺嘌呤的饲料在SD大鼠建立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 ,以别嘌呤醇治疗能降低高尿酸血症大鼠血尿酸值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针对高尿酸血症患者,观察给予生活方式干预以及管理后获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体检中心2013年7月~2015年7月体检人群中高尿酸血症患者60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高尿酸血症患者的分组。A1组(观察组300例):临床给予生活方式干预以及管理;A2组(对照组300例):临床不给予生活方式干预以及管理,进行定期检查。每间隔6个月对患者的血尿酸进行检测,对比两组高尿酸血症患者在血尿酸指标方面表现出的差异。结果两组高尿酸血症患者分别完成干预后,在血尿酸水平方面,A1组优于A2组患者(P<0.05)。在临床治疗效果方面,A1组高于A2组患者(P<0.05)。结论针对高尿酸血症患者,临床给予生活方式干预以及管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产生尿酸的概率,成功将患者患有痛风病的概率降低,提高高尿酸血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