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2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63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165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61.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腹泻的治疗方法。方法:将原发性肝癌腹泻50例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在附子理中丸治疗的同时加用坐珠达西,对照组24例服用复方苯乙哌啶。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腹泻消失者占64%,腹泻症状好转者占18%,总有效率82%。对照组治疗后腹泻消失者占46%,腹泻症状好转者占25%,总有效率71%,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坐珠达西配合附子理中丸治疗原发性肝癌腹泻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62.
文章通过分析导师陈明教授临床运用麻黄细辛附子汤治疗心动过缓、过敏性鼻炎、脱发、肾炎水肿等验案四则,提示麻黄细辛附子汤可广泛运用于各类阳虚性疾病,并且其临床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索不同炮制条件对附子总生物碱及酯型生物碱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蒸法和煮法,结合蒸煮时间,以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奈件炮制品的附子总生物碱及酯型生物碱含量。结论蒸制10h附子中总生物碱含量较高,酯型生物碱含量较低,故认为此工艺为优选工艺。  相似文献   
64.
目的:建立附子理中丸中3种单酯型生物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Alltimate C18(4.6 mm ×250 mm,5μm);保护柱Alltimate C18(4.6 mm ×7.5 mm,5μm);流动相40 mmol·L-1乙酸铵(加氨水调pH 10.00 ±0.5)-乙腈梯度洗脱;流速1.0 mL· min-1,检测波长240 nm,柱温35℃.结果: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分别在进样量0.212 ~1.272 μg,0.0116~0.0696 μg,1.035 ~6.210 μg线性关系良好,r分别为0.9996,0.9997,0.9996,在8h内稳定性良好.同时,针对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附子理中丸(河南宛西)平均加样回收率依次为97.59% (RSD 1.90%)、98.81%(RSD 2.00%)、98.37%(RSD 1.72%),附子理中丸(安徽东芝堂)平均加样回收率依次为98.18% (RSD 2.39%)、103.06%(RSD 1.77%)、98.23%(RSD 2.05%),而附子理中丸(北京同仁堂)仅含苯甲酰新乌头原碱的平均加样回收率100.17%(RSD 2.29%).结论:方法结果准确可靠、快速,适用于构建附子理中丸成方制剂的多指标质量评价模式.  相似文献   
65.
目的研究附子3种主要炮制品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为建立附子的行业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色谱条件为:Alltimate C18分析柱(250 mm×4.6 mm,5μm);柱温:35℃;流动相40 mmol.L-1醋酸铵(氨水调pH=10.00)-乙腈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40 nm。对附子3种炮制品进行指纹图谱研究,采用指纹图谱相似度软件和聚类分析对指纹图谱进行分析。结果附子3种炮制品之间的指纹图谱差异较大。结论该方法的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良好,可为附子炮制品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6.
目的:观察附子理中丸重复给药对正常及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的潜在毒性作用及靶器官,并比较两者的毒性大小。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各组均分为附子理中丸低剂量(7.5g/kg)、高剂量(15g/kg)和空白对照组(等容量蒸馏水),连续给药30天。观察一般行为和体征、血液细胞学、血液生化学及肉眼和光镜病理学。结果:模型组大鼠呈现脾虚症状,结肠病理学观察具有溃疡特征,附子理中丸灌胃给药30天后,正常给药组与正常对照比较,低剂HGB降低、CK升高;高剂T-BIL升高,左右睾丸指数降低;给药组PLT及LYMPH升高;BUN随剂量的增加而降低。模型给药与模型对照比较,高剂RBC及PLT升高、BUN及T-CHO降低;给药组CK升高。各剂量组内模型与正常比较,对照PLT、NEUT、脾指数升高,BUN降低;低剂NEUT、左睾丸指数升高;高剂CK,心、脾、左睾丸、左右肾及右睾丸指数升高;模型各给药组LYMPH及MONO升高。光镜下附子理中丸高剂组可见肾间质充血水肿及脊髓空泡变。结论:附子理中丸长期反复给药对大鼠肝肾功能和脊髓有一定的影响,正常动物与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动物间的毒性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67.
高体三教授临床、教学50余载,擅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寒邪久凝、血脉瘀阻所导致的一系列临床疑难杂症。如痹证(类风湿性关节炎)、癥瘕(卵巢囊肿)、咳嗽(慢性支气管炎)等,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8.
目的研究附子理中丸药味配伍的指纹图谱变化规律。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江申Century SIL C18 BDS色谱柱(20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含1%冰醋酸)梯度洗脱,柱温(30.0±0.2)℃,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为280nm.进样量5μL。采用撤药分析法对附子理中丸HPLC指纹图谱进行拆方研究,运用双定性双定量相似度法对指纹图谱进行评价.从整体上考察不同配伍情况方剂中化学成分的变化。结果附子为该方君药,但是在本试验条件下,对全方指纹图谱的定量相似度的贡献很小;干姜在加热回流的条件下使其他药味的化学成分含量显著下降;本文色谱条件下甘草的化学成分对全方指纹图谱相似度的贡献较大。结论运用指纹图谱技术结合双定性双定量相似度评价方法研究复方配伍,对复方新剂型的研制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9.
浅谈附子之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附子是临床上非常常用而且疗效显著的1味中药,其毒性很强,本文就附子中毒的原因、症状、毒理、救治及预防等方面加以论述,对临床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0.
酸碱对药大黄与附子在大黄附子汤中配伍的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考察酸碱对药大黄与附子在大黄附子汤中配伍后酸、碱性成分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大黄、附子单味药提取液、大黄附子对药提取液及全方提取液中蒽醌类成分和乌头生物碱类成分的提取量进行了测定。结果:对大黄而言,蒽醌类成分的提取量随着单药、对药及全方的配伍变化,水煎滤过、水煎离心逐渐减低,乙醇回流蒽醌类成分的提取总量逐渐升高。水煎煮单药与对药、对药与全方之间的变化趋势均明显。对附子而言,水煎煮只检测到单酯型乌头生物碱,乙醇提取既可检测到单酯型乌头生物碱,又可检测到双酯型乌头生物碱;乌头生物碱的提取量随着单药、对药及全方的配伍变化,水煎滤过、水煎离心逐渐减低,乙醇回流变化不明显;水煎煮单药与对药、对药与全方之间的变化趋势均明显。结论:大黄、附子单煎和乙醇回流,大黄、附子对药煎煮和乙醇回流,大黄附子汤全方煎煮和乙醇回流,酸、碱性成分的提取量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