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6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67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18篇
中国医学   15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汤亚  沈红  武洁  徐金娣  李松林 《中草药》2016,47(7):1106-1111
目的研究较长时间提取和浓缩对琼玉膏品质的影响,探讨琼玉膏主成分在提取和浓缩过程中的降解、转化机制。方法采用HPLC-MS方法同时测定琼玉膏中主要活性成分5-羟甲基糠醛、梓醇、密力特苷、毛蕊花糖苷、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20(S)-Rg3、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o和茯苓酸,比较不同提取和浓缩时间重复制备样品中10种成分质量分数标准差(SD)的累加值,考察提取和浓缩时间对琼玉膏品质的影响。结果随着提取和浓缩时间的延长,10种活性成分的总量和部分成分的相对质量分数显著改变,同时重复制备样品质量分数误差累加值随提取和浓缩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结论提取和浓缩时间可显著影响琼玉膏活性成分转化程度,从而影响其品质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72.
盛夏  单双双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22):115-118
肺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较高,约80%的患者在诊断后1年时间内死亡,生存期通常为6个月范围内,5年生存率为5%~10%[1]。目前西医主要有手术、放疗、化疗以及生物制剂等治疗。但肺癌发现时多为中晚期,错过了手术治疗的机会,同时西医放疗、化疗后破坏患者免疫系统,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此临床上中医治疗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跟师诊治及追踪肺癌患者数载,对奚师采用膏方调治肺癌病人稍有心得体会,现整理归纳,供大家学习指教。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报道了1例中医传统疗法三伏贴所致接触性皮炎、并继发有痒疹样损害的病例.方法 依据病史,患者外用中药三伏贴后,背部及双膝下伸侧皮肤出现红肿、水疱、糜烂、渗出、色素沉着11个月余;全身出现结节型丘疹8个月余,瘙痒剧烈.对两处皮损进行组织病理检查,并进行了斑贴试验.组织病理结果均显示表皮角化不全,浅表结痂,棘层增厚,真皮浅层血管周围较多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浸润.斑贴实验结果显示三伏贴配方中白芥子、甘遂阳性.结果 接触性皮炎诊断成立.结论 中药白芥子、甘遂可导致痒疹样接触性皮炎.  相似文献   
74.
目的:分析舒肺贴不同贴敷时间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生存质量的影响,确定最佳贴敷时间。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设计,将16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其中A组82例(贴敷6-8 h);B 组82例(贴敷8-12 h)。于夏季“三伏天”前的第10天、“三伏天”内的第1、10、20天,“三伏天”后的第10天各贴敷1次。研究结束后,脱落或剔除18例,本研究对符合研究要求的共146例(A组71例、B组75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后均能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生存质量,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贴敷6-8 h和贴敷8-12 h在治疗上均无统计学差异,但贴敷6-8 h严重大泡发生率低,安全性更好,选择6-8 h为最佳贴敷时间。结论:患者贴敷6-8 h和贴敷8-12 h在治疗上均无统计学差异,而贴敷8-12 h发生严重大泡率高,安全性较差,故舒肺贴最佳贴敷时间为6-8 h。  相似文献   
75.
摩痛膏治疗转移性骨癌疼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摩痛膏治疗转移性骨癌疼痛的疗效。设治疗组 30例 ,芬太尼透皮贴剂组 2 0例 ,均治疗 6天。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80 % ,对照组为 85 % ,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治疗组在治疗后能明显降低疼痛强度(P<0 .0 0 1) ,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摩痛膏能有效地治疗癌性骨痛 ,而无明显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76.
本文对12O例口腔粘膜疾病应用素高捷疗口腔膏治疗进行了临床观察,结果示:总有效率达94.5%,且人体对其耐受性极高,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7.
目的:观察加减三甲复脉汤治疗肝肾阴虚绝经前后诸证的疗效及对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7年4月肝肾阴虚绝经前后诸证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替勃龙,观察组给予加减三甲复脉汤治疗。治疗6个月后,根据女性绝经期自测表(Kupperman)评分标准,统计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烘热汗出、失眠、腰膝酸软、烦躁易怒、骨关节痛)、骨密度及内分泌激素水平(雌二醇E2)、促卵泡激素(FSH)及促黄体生成素(LH)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 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 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治疗后烘热汗出、失眠、腰膝酸软、烦躁易怒、骨关节痛积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上述中医症状积分降低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治疗后血清FSH、LH水平均显著降低,E2水平均显著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治疗后上述内分泌激素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治疗后骨密度T值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观察组治疗后骨密度T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加减三甲复脉汤能够有效改善肝肾阴虚绝经前后诸证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骨密度,改善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状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8.
目的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建立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中22种无机元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以微波消解法处理样品,硝酸为消解试剂,样品经微波消解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定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中22种无机元素(Li、B、Mg、Al、Si、S、Ti、V、Cr、Fe、Ni、Co、Zn、Ga、As、Sr、Mo、Cd、Sb、Ba、Ce、Pb)的量,并进行专属性、线性关系、精密度、重复性、回收率考察;完成6批制剂中22种元素测定并评价其安全性。结果 建立22种元素标准曲线,确定检出限及定量限,方法学验证均符合要求。6批供试品中已检出元素含量均远低于安全限值,对产品质量不会造成安全风险。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测定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中22种元素的含量,为其质量控制、安全性评价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79.
目的 评价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治疗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重症监护室的79例心源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34),对照组按照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克指南予以常规治疗即氧疗、重症监护、纠正内环境紊乱,予以镇痛、镇静、升压等血管活性药物及纠正心衰及心律失常药物,代表药物有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5.2 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若患者血糖高改为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静滴速度<20滴/min,1次/d,连用7 d。记录两组患者出院时死亡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乳酸、白细胞及白蛋白等变化情况,观察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静脉滴注期间及用药后1 h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出院时死亡率为38.2%,对照组为75.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BP、DBP、乳酸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存活患者中HR、白蛋白及白细胞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应用益气复脉(冻干)期间及结束后1 h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益气复脉(冻干)治疗有效,临床应用相对安全,可改善患者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探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心房颤动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9月—2020月12月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乌当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房颤伴慢性心衰患者203例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97)和联合组(n=106)。所有入组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抗心衰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注射用重组人脑利钠肽,首次给药剂量为0.15 μg/kg、iv给药,后以0.075 μg/(kg·min)的速度,持续静脉泵入72 h。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5.2 g药液溶至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连续治疗14 d。治疗1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价及脑利钠肽(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6分钟步行试验(6MWT)检测。结果 联合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0%(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BNP、LVEF、6MW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各组上述指标与治疗前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BNP下降更为明显(P<0.05),LVEF升高更明显(P<0.05),6WMT增加更明显(P<0.05)。结论 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心房颤动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明显提高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对患者LVEF、6MWT及BNP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