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4篇
  免费   228篇
  国内免费   60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2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41篇
口腔科学   19篇
临床医学   130篇
内科学   50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34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41篇
综合类   475篇
预防医学   60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394篇
中国医学   900篇
肿瘤学   27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150篇
  2020年   138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159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163篇
  2011年   198篇
  2010年   138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114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张士卿教授乃甘肃省名中医,其临证辨治悉遵仲景之大法,疏方投药尤善以经方化裁,将张士卿教授临床活用经方治疗儿科病案略举数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2.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是张仲景提出的治疗痰饮病的大法.脾失健运,水精不能四布,是引起痰饮病的主要原因,总属阳虚阴盛,本虚标实之候.温通阳气为治本之法,另外,根据痰饮之部位不同又有发汗、利小便、攻逐水饮、扶正祛饮之法.  相似文献   
83.
4种不同方法制备四物汤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传统煎煮、煮散、机器煎煮、配方颗粒调配4种方法制备的四物汤汤剂对血虚小鼠的补血作用,探讨中药汤剂改革的方法。方法采用环磷酰胺160 mg/kg腹腔注射 乙酰苯肼60 mg/kg皮下注射造成小鼠的血虚状态,以小鼠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为指标,观察用4种方法制备的高、中、低剂量的四物汤对此模型小鼠的作用。结果机器煎煮所制的四物汤疗效最为显著,其高、中、低剂量组均有显著疗效。4种方法制备的四物汤的小剂量组均有显著疗效,且四者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4种方法中以机器煎煮法的疗效最为显著;但是,在临床常用量条件下,4种方法制备汤剂的疗效未呈现差别。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基于病证结合的中药复方临床拆方疗效,以期进一步阐明复方作用机理与证的病理机制。方法:123例冠心病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血府逐瘀汤原方组、精制血府逐瘀组、药对配伍组、安慰剂组四组进行干预治疗。结果:(1)四组心绞痛疗效经秩和检验依次为血府逐瘀组,精制血府逐瘀组,药对组,安慰剂组(P<0.01);(2)四组血瘀气滞证证候疗效经秩和检验依次为血府逐瘀组,精制血府逐瘀组,药对组,安慰剂组(P<0.01);(3)四组治疗后血脂及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变化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4)炎症指标:血府逐瘀组、精制血府逐瘀组、药对组治疗后IL-6均降低,安慰剂组治疗后IL-6升高,经t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四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理法拆方可在一定范围内保持原方病证疗效,随着复方配伍的改变,复方功能靶向出现差异;(2)临床拆方研究对于明晰复方作用的物质基础,研究“证”病理机制,观察证—方、方—证的相互关系以及进一步加强中药复方的针对性,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有着切实意义。  相似文献   
85.
《内经》刺禁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经》对刺禁论述颇多,如《素问·刺禁论篇》、《灵枢经·五禁》篇有专门论述,其他多篇也均有涉及。内容包括部位刺禁——五脏、血脉、形体诸窍刺禁,穴位刺禁,操作刺禁——留针禁忌、补泻禁忌、深浅禁忌、时间禁忌、病者刺禁等。这类刺禁产生的原因有重要脏器禁刺、针具落后、缺乏消毒措施、师传经验等。从现代医学知识来看,刺禁理论确有一定的科学性,涉及到针刺禁忌、针刺注意事项及针刺不当造成的危害,不仅有较高的理论价值,而且对针灸临床有广泛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6.
王海英  刘旭东  王好良 《中国药房》2007,18(21):1675-1677
目的:探讨将经方作为中药新药开发的必要性。方法:从经方的定义、为何开发经方以及如何开发经方3个方面分析经方作为中药开发源泉的优势,指明新药研发的方向和方法。结果与结论:经方作为临床实践验证的确有疗效的中医药方剂,应加强以其为基础的中药新药的开发。  相似文献   
87.
目的:对我院门、急诊处方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7年9月~2008年8月的门、急诊处方10400张,按《处方管理办法》中的有关项目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平均用药品种数为2.69种;平均抗茵药物使用百分率为27.48%;平均注射剂使用百分率为17.04%;平均基本药物使用百分率为99.88%;平均药物通用名使用百分率为99.79%;平均每张处方金额为137.16元。结论:我院门、急诊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药师平均发药交代时间不够,导致患者了解正确用法的百分率为67.38%,应加强药师对患者的关怀和服务意识。  相似文献   
88.
我院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调查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促进和提高门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随机抽查我院2006年1~6月门诊西药处方9762张,了解我院不合理用药情况,对处方中重复用药、联用增大毒性、联用降低药效、溶媒不合理及选药不合理、用法、用量、疗程不合理等情况进行全面调查。结果:不合理用药处方273张,占抽查处方总数的2.8%。其中重复用药的51张,占不合理用药处方的18.7%;联用增大毒性36张,占13.2%;降低疗效的33张;占12.1%;溶媒不合理的35张,占12.8%;选药不合理的31张.占11.4%;用法、用量、疗程不合理的87张,占31.8%。结论:我院门诊用药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定问题,同时临床医师与药师需共同加强药学知识的学习。  相似文献   
89.
经方治疗心脑血管病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黄帝内经.素问》等中医经典书籍的指导下,以《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理论为依据,对于西医诊断心脑血管疾病,以四诊为诊疗方法,注重抓主症、立足六经辨证为纲,辨以阳衰、心悸、阴阳两虚、痰饮、水气凌心以及寒结等,并用经方予以治疗,临床实践中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90.
张仲景的学术渊源,来源于《素问》、《八十一难》、《九卷》、《胎胪药录》等。其认识疾病,除辨证论治外,还善用四诊搜集信息,熟练应用定位、定性及定量诊断,临证思维脉络清晰,同时学术承传师古而不泥,堪称活用《内经》理论的大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