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90篇
  免费   1302篇
  国内免费   680篇
耳鼻咽喉   76篇
儿科学   280篇
妇产科学   147篇
基础医学   2101篇
口腔科学   185篇
临床医学   3541篇
内科学   3452篇
皮肤病学   154篇
神经病学   1127篇
特种医学   677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885篇
综合类   3177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预防医学   806篇
眼科学   134篇
药学   1749篇
  10篇
中国医学   539篇
肿瘤学   428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217篇
  2022年   322篇
  2021年   802篇
  2020年   633篇
  2019年   586篇
  2018年   611篇
  2017年   585篇
  2016年   580篇
  2015年   611篇
  2014年   1199篇
  2013年   1234篇
  2012年   1055篇
  2011年   1098篇
  2010年   956篇
  2009年   896篇
  2008年   919篇
  2007年   950篇
  2006年   841篇
  2005年   738篇
  2004年   653篇
  2003年   611篇
  2002年   514篇
  2001年   426篇
  2000年   363篇
  1999年   323篇
  1998年   317篇
  1997年   273篇
  1996年   255篇
  1995年   224篇
  1994年   197篇
  1993年   148篇
  1992年   129篇
  1991年   127篇
  1990年   140篇
  1989年   91篇
  1988年   87篇
  1987年   69篇
  1986年   64篇
  1985年   96篇
  1984年   83篇
  1983年   54篇
  1982年   62篇
  1981年   47篇
  1980年   58篇
  1979年   33篇
  1978年   34篇
  1977年   20篇
  1976年   35篇
  1973年   2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51.
目的 探讨提高上尿路结石碎石成功率的微创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经皮肾穿微造瘘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中放置双J管,术后配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上尿路结石48例。结果 结石总排净率为89.1%,结石最小排净率79.2%,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该方法结石排净率高,创伤较小,手术并发症少,是上尿路结石较为理想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2.
目的构建普遍适合性的膜表达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真核表达载体,修饰并建立HSP 70表达并结合在细胞膜表面的肿瘤细胞.方法RT-PCR法从人胚肾中获取HSP 70的cDNA,扩增成带酶切位点的目的基因.选择载体pDisplay,将目的基因插入载体多克隆酶位点中.DNA测序证实后,以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将载体转染到黑色素瘤细胞.用G418抗性筛选获得阳性克隆.结果酶切电泳和DNA测序证实载体构建正确;目的基因的上游带信号肽序列,下游带跨膜序列.RT-PCR产物电泳、Westem Blotting、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证实大量HSP 70表达并结合在转染的黑色素瘤细胞膜表面.结论成功地构建了膜表达HSP 70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到黑色素瘤细胞后,细胞膜表面表达丰富的HSP70.转染细胞可以进一步制备新型瘤苗.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海水浸泡失血性休克并腹部开放伤对实验大鼠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肠道热休克蛋白HSP-70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建立失血并腹腔海水浸泡伤动物模型。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6)、失血创伤组(n=14)、失血创伤海水浸泡组(n=14),失血创伤组为单纯失血性休克并腹部开放伤,失血创伤海水浸泡组将动物致伤后置入人工配置的海水中,于伤前和浸泡后30m in及1,1.5,3 h取血测定TNFα的变化,取肠道组织测定HSP-70的表达。结果失血创伤海水浸泡组血中TNFα较失血创伤组伤后明显升高并且高峰出现时间明显提前,肠道损伤病理变化明显重于失血创伤组,肠道组织中HSP-70含量在创伤早期显著升高,后又明显降低。结论TNFα-的过度表达在失血性休克并腹部开放伤后海水浸泡的病理生理变化中起重要作用,肠道组织细胞中HSP-70的异常表达在肠道组织细胞的应激反应机制中,可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4.
张玲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8):2649-2650
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又译为文化震撼或文化震惊,是指生活在某一种文化环境中的人初次进入到另一种文化环境,如到了不同的民族、社会群体中或地区甚至国家时所产生的思想混乱与心理上精神紧张综合征。新入校中专护生,由于文化环境的改变,往往会出现孤独、焦虑、无助等文化休克的种种表现,这些现象若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将不利于他们的全面健康状态的成长与发展。众所周知,WHO明确规定,健康不但是没有疾病和身体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因此,新入校中专护生这一特殊群体所产生的文化休克现象应引起学校有…  相似文献   
55.
超声波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及分析例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源 《医疗设备信息》2007,22(11):51-52,60
本文简要介绍了超声波的三个特点,并从诊断、治疗、辅助用途三方面论述了超声波在临床的普遍应用,其中重点介绍了三维超声成像技术。  相似文献   
56.
目的研究脊髓损伤后热休克蛋白27(HSP27)、表皮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s)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的基因表达及甲基强的松龙(MP)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单纯脊髓损伤组(损伤组)及脊髓损伤+大剂量MP治疗组(MP组),每组10只.应用改良的Allen's打击法致T8脊髓损伤.MP组大鼠伤后即刻从尾静脉内注射大剂量MP(30mg/kg).损伤后24h切取损伤平面上下0.5cm的脊髓组织,进行RT-PCR反应,检测HSP27、FABPs和TIMP-1的基因表达.结果术后24h假手术组HSP27、FABPs和TIMP-1的基因表达相对丰度分别为0.0643±0.0152、0.6413±0.1005和0.7091±0.0577;损伤组上述三个因子的表达升高,分别为1.0013±0.3861、1.2187±0.2851和0.8971±0.1092,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P<0.05);MP组上述三个因子的表达继续升高,分别为1.2858±0.1384、1.7122±0.1766和1.2081±0.1093,与损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和P<0.01).结论脊髓损伤后,邻近损伤处的脊髓组织中HSP27、FABPs及TIMP-1的基因表达显著增高,大剂量MP能进一步促进三个因子表达,发挥组织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7.
目的利用大鼠非控制性出血休克模型,探讨早期低压复苏的理想复苏压力。方法W istar大鼠64只,基础平均动脉血压(MAP)为(129.9±14.3)mmHg,断脾法复制非控制性出血休克模型,将血压(MAP)降至40或50mmHg,分为3个处理时段,第1时段模拟院前救治时段,用2∶1乳酸林格氏液和6%的右旋糖酐输注分别将MAP维持在40、50、60、70、80、100mmHg,维持1小时;第2时段模拟医院确定性处理情况,结扎脾动脉止血,输血输液将MAP恢复至100mmHg,维持2小时;第3时段,观察第1时段不同压力复苏对大鼠休克复苏效果的影响。观察指标包括动物存活情况、血压、液体输注量、血细胞比容及动脉血气等。结果院前急救采用高压复苏(80、100mmHg),动物存活时间短,在第1时段末就有50%的动物死亡,需要的液体输注量大,血液稀释严重,代谢性酸中毒明显,血气指标差;而以<70mmHg(50、60、70mmHg)的血压复苏,动物存活时间延长,液体输注量小,血液稀释轻,血气指标正常或接近正常;以50、60mmHg血压输注效果最好,但太低的输注压力(40mmHg)也不利于休克复苏,在第三时段末动物死亡率为75%。结论对非控制性出血休克及活动性出血,止血前采用高压复苏会增加血液丢失及血液稀释,明显影响休克复苏效果,适当低压复苏有利于动物的后期恢复,输注压力以50、60mmHg最好,但太低的输注压力(40mmHg)也不利于休克复苏。  相似文献   
58.
以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品种石4185为材料,研究了45 ℃处理0~120 min对小麦未成熟籽粒谷甘胱肽转移酶(GST)、谷胱甘肽还原酶(GR)、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 超微弱发光,种子萌发和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热休克处理使未成熟籽粒萌发率、愈伤组织诱导率和GST活性明显增加,且其作用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在处理过程中, CAT活性先减少后增加,热休克对GR活性无明显影响.GST的活性与蛋白质质量分数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探讨七氟醚预适应和缺氧预适应对乳鼠心肌细胞热休克蛋白 70表达的影响。方法 :第 2代培养心肌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C组 )、缺氧 /复氧组 (A/R组 )、缺氧预适应组 (IP组 )和七氟醚预适应组 (S组 ) ,每组均缺氧 2h ,复氧 48h。分别取复氧 0 ,1,12 ,2 4,36和 48h的细胞 ,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HSP70 表达并进行图象分析。结果 :在各个时间点 ,S组和IP组间的HSP70 表达均显著高于A/R组和C组 (P <0 .0 1) ,A/R组的HSP70 表达略高于C组 ,S组和IP组间的HSP70 表达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随着复氧时间的延长 ,S组和IP组间的HSP70 表达从 1h开始增加 ,2 4h表达最强 ,与 1h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七氟醚预处理和缺氧预处理均可诱导乳鼠心肌细胞HSP70 在延迟相呈高表达 ,提示HSP70 参与了七氟醚预适应和缺氧预适应的延迟保护相。  相似文献   
60.
目的研究转录因子Egr-1在失血性休克复苏(HS/R)后肝脏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利用Egr-1野生型(WT)和基因封闭型(KO)小鼠复制失血性休克复苏模型.取肝组织,RT-PCR法测定肝组织中TNF-α、IL-6、G-CSF、ICAM-1 mRNA的表达变化.通过检测肝组织中MPO的含量、血清ALT水平和组织学检查,评估肝脏炎症细胞浸润和损伤程度.结果失血性休克2.5 h+复苏4 h后,Egr-1 KO小鼠肝组织中TNF-α、IL-6、G-CSF、ICAM-1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Egr-1WT组;Egr-1 KO组失血性休克复苏后肝组织炎性浸润和损伤程度减轻,表现为血清ALT水平低,肝组织中MPO含量低,病理损伤轻.结论本实验结果表明转录因子Egr-1参与了失血性休克复苏后肝脏炎症反应基因表达的调节,在失血性休克复苏后的肝脏损伤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