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6篇
  免费   155篇
  国内免费   59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61篇
内科学   44篇
皮肤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76篇
综合类   563篇
预防医学   25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76篇
  2篇
中国医学   1045篇
肿瘤学   1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118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122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183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149篇
  2011年   172篇
  2010年   123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杨小清 《新中医》2003,35(8):40-41
目的:观察调脂舒脉方治疗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气阴两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均以常规糖尿病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调脂舒脉方,对照组加用多烯康胶丸。均以1月为1疗程,观察治疗前后血糖及血脂各项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3.3%,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均有明显改善,但治疗组改善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改善也较对照组明显(P<0.01)。此外,治疗组治疗后血糖改善也较对照组明显(P<0.01)。结论:调脂舒脉方对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气阴两虚证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并有一定的辅助降血糖作用。  相似文献   
22.
益气养阴、和络泄浊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4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王身菊  朱成英 《新中医》2003,35(4):18-20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和络泄浊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以下简称慢性肾衰)的疗效。方法:将90例慢性肾衰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6例用益气养阴、和络泄浊法中药治疗(处方:太子参、生黄芪、生薏苡仁、枸杞子、生地黄、山茱萸、茯苓、丹参、山药、泽泻、生牡蛎、车前子、六月雪、制大黄);对照组44例以西药常规对症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4.78%,明显高于对照组47.72%(P<0.01)。结论:益气养阴、和络泄浊法是治疗慢性肾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3.
益气养阴清热化瘀法治疗系膜增生性肾炎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纯东  丁樱 《山东中医杂志》2003,22(10):583-584
探讨益气养阴、清热化瘀法治疗系膜增生性肾炎 (Ms PGN)的理论基础。从中医基础理论、现代医学研究及临床观察等方面阐述气阴两虚、湿热瘀血在 Ms PGN发病中的形成机制和作用 ,并结合国内有关实验研究说明益气养阴、清热化瘀是治疗 Ms PGN的重要治则 ,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4.
叶天士《未刻本叶氏医案》养阴十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工彧 《天津中医药》2004,21(6):488-490
《未刻本叶氏医案》养阴法别具特色,其中有润燥养阴法、行气益阴法、酸甘济阴法、益气存阴法、润肺养阴法、清胃培阴法、醒中清养法、柔肝敛阴法、滋阴养真法、固摄济阴法十法,叶天士养阴法立法全面,组方遣药别具特色,尤以原法原味,生鲜清灵见长,浑朴简约而生辉,其清新的思维在当今临床上依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5.
中药糖脉通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杰  陈海燕  张振强 《河南中医》2003,23(12):19-21
应用糖脉通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中医辨证属气阴两虚、痰瘀阻络证患者103例,并与西药弥可保组99例进行随机对照。结果:糖脉通片在缓解患者肢痛、麻木症状,改善血流变,升高SOD活性,降低MDA含量,改善神经传导速度等方面均有较好作用,部分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弥可保。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大黄(庶虫)虫丸对非胰岛素依赖型Ⅳ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Ⅷ因子相关抗原(vWF:Ag)、纤维蛋白原(Fbg)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Ⅳ期DN患者60例,用自动凝血机检测vWF:Ag、Fbg的变化,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大黄(庶虫)虫丸,对照组用潘生丁干预治疗,观察大黄(庶虫)虫丸对Ⅳ期DN患者vWF:Ag、Fbg的影响。结果:Ⅳ期DN患者血vWF:Ag、Fbg含量显著增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用大黄(庶虫)虫丸治疗后,vWF:Ag、Fbg浓度显著降低(P<0.05或P<0.01),明显优于潘生丁组。结论:大黄(庶虫)虫丸能显著降低Ⅳ期DN患者血vWF:Ag、Fbg含量,改善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27.
蔡德培 《中医杂志》1997,38(10):615-617
对女性特发性性早熟患儿50例采用滋阴泻火中药与甲地孕酮联合治疗,32例单纯使用甲地孕酮治疗,对照组25例不用药物治疗。对照组于1年后骨龄差/年龄差值从1.39±0.24上升为1.54±0.20(P<0.01),最终身高预测值从154.2±5.3cm下降至149.4±4.8cm(P<0.01)。单纯使用甲地孕酮治疗,对患儿骨龄提前及最终身高预测值下降趋势无明显影响。而联合治疗的患儿生长速率减慢,△BA/△CA值从1.36±0.19下降为0.65±0.16(P<0.001),最终身高的预测值从153.6±3.8cm增加至158.8±4.4cm(P<0.01)。研究结果表明,滋阴泻火中药可明显减慢性早熟儿童的骨骼生长,延缓其骨骼成熟,从而防止骨骺过早融合并改善最终身高。  相似文献   
28.
益气养阴化痰活血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机制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认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其病机特点为:气阴两虚为本,痰浊瘀血阻络为标。因此,治疗本病应益气养阴治其本,化痰活血治其标。以此为组方原则,组成糖周宁方。经临床研究证实,益气养阴、化痰活血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9.
肾阴虚豚鼠模型的建立及对内耳形态学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肾阴虚状态下豚鼠内耳形态学的变化。方法:选用健康豚鼠24只,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8只。A组每日肌注醋酸强的松龙注射液50mg/kg,同时用生理盐水灌胃,共10天。B组每日肌注醋酸强的松龙剂量同A组,同时用六味地黄汤灌胃,共10天。C组每日肌注生理盐水,同时用生理盐水灌胃,共10天。观察指标为动物的一般状况,cAMP、cGMP和血浆皮质醇含量,并计算出cAMP/cGMP的比值,在光镜下观察毛细胞形态进行计数。结果:各组内毛细胞几乎无坏死。C组耳蜗基底膜第1—4回三排外毛细胞无明显坏死;A、B组第1—3回外毛细胞均不同程度坏死,尤以第1回(底回)最严重,顶回外毛细胞则基本正常,B组外毛细胞坏死程度要比A组轻(P<0、05);A、B组1—3回外毛细胞坏死数分别与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肾阴虚状态下豚鼠内耳毛细胞受到损害,滋补肾阴的中药可保护内耳免受这种损害,进一步证明了中医肾与耳关系论述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30.
中医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当于中医红蝴蝶疮,病位在血脉,病机以阴虚血热、脉络痹阻、瘀毒互结为特点,以阴虚为本,热、毒、瘀为标。治疗当病证结合,以养阴清热、解毒化瘀为总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