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79篇
  免费   769篇
  国内免费   130篇
耳鼻咽喉   80篇
儿科学   111篇
妇产科学   152篇
基础医学   1111篇
口腔科学   161篇
临床医学   1938篇
内科学   412篇
皮肤病学   51篇
神经病学   611篇
特种医学   195篇
外科学   691篇
综合类   2184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1612篇
眼科学   60篇
药学   928篇
  134篇
中国医学   500篇
肿瘤学   146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158篇
  2022年   450篇
  2021年   597篇
  2020年   608篇
  2019年   447篇
  2018年   430篇
  2017年   431篇
  2016年   409篇
  2015年   397篇
  2014年   1030篇
  2013年   990篇
  2012年   784篇
  2011年   746篇
  2010年   552篇
  2009年   481篇
  2008年   518篇
  2007年   419篇
  2006年   356篇
  2005年   283篇
  2004年   158篇
  2003年   138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12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4篇
  197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分析国际顶级综合类科技期刊公众传播模式及特点,为我国科技期刊公众传播能力建设提供建议。【方法】 以Altmetric Top 100入选论文数量最多的NatureScience和PNAS三刊为研究对象,剖析其在公众传播产品、媒体传播体系和新闻媒体人才支撑等方面的模式和特征。对照分析我国最有影响力的综合类科技期刊《国家科学评论》和《科学通报》的公众传播特点。【结果】 以《国家科学评论》和《科学通报》为代表的我国综合类科技期刊的公众传播能力提升迅速,但仍存在新闻传媒人才短缺、期刊集约化程度不高、公众传播机制尚未建立等问题。【结论】 我国综合类科技期刊需要着力增强传媒人才培育、集约化品牌发展、公众传播机制建设,以促进我国科技期刊公众传播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究基于“互联网+”模式教学在肝胆胰外科护理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河南省人民医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0月来肝胆胰外科实习护生200名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教学模式,观察组采用“互联网+”模式教学。比较两组实习护生考核成绩、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及教学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实习护生考核成绩、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及教学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肝胆胰外科护理教学中采用“互联网+”教学模式可提升实习护生考试成绩、学习能力及批判性思维能力,并使其获得较高的教学满意度。  相似文献   
73.
The human milk (HM) microbiota is a significant source of microbes that colonize the infant gut early in lif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compare transient and mature HM virome compositions, and also possible changes related to the mode of delivery, gestational age, and weight for gestational age. Overall, in the 81 samples analyzed in this study, reads matching bacteriophages accounted for 79.5% (mainly Podoviridae, Myoviridae, and Siphoviridae) of the reads, far more abundant than those classified as eukaryotic viruses (20.5%, mainly Herpesviridae). In the whole study group of transient human milk, the most abundant families were Podoviridae and Myoviridae. In mature human milk, Podoviridae decreased, and Siphoviridae became the most abundant family. Bacteriophages were predominant in transient HM samples (98.4% in the normal spontaneous vaginal delivery group, 92.1% in the premature group, 89.9% in the C-section group, and 68.3% in the large for gestational age group), except in the 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 group (only ~45% bacteriophages in transient HM samples). Bacteriophages were also predominant in mature HM; however, they were lower in mature HM than in transient HM (71.7% in the normal spontaneous vaginal delivery group, 60.8% in the C-section group, 56% in the premature group, and 80.6% in the large for gestational age group). Bacteriophages still represented 45% of mature HM in the 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 group. In the transient HM of the normal spontaneous vaginal delivery group, the most abundant family was Podoviridae; however, in mature HM, Podoviridae became less prominent than Siphoviridae. Myoviridae was predominant in both transient and mature HM in the premature group (all C-section), and Podoviridae was predominant in transient HM, while Siphoviridae and Herpesviridae were predominant in mature HM. In the 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 group, the most abundant taxa in transient HM were the family Herpesviridae and a species of the genus Roseolovirus. Bacteriophages constituted the major component of the HM virome, and we showed changes regarding the lactation period, preterm birth, delivery mode, and birth weight. Early in life, the HM virome may influence the composition of an infant’s gut microbiome, which could have short- and long-term health implications. Further longitudinal mother–newborn pair studies are required to understand the effects of these variations on the composition of the HM and the infant gut virome.  相似文献   
74.
目的研究分析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消毒灭菌管理中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2—6月未清洗的100件手术室手术器械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50件手术器械。对照组手术器械使用普通清洗及常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观察组手术器械使用美国STERIS VISION(vision mc)多腔清洗/消毒机清洗及精细化管理模式进行管理。管理后,观察两组手术器械清洁满意度以及两组手术器械清洁合格率。结果消毒后,对观察组手术器械清洁度满意度为94%;显著高于对对照组手术器械清洁度满意度为76%,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器械清洁合格率为96%,显著高于对照组手术器械清洁合格率为82%,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管理模式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消毒灭菌管理中,可以显著提高手术器械清洁度的合格率,具有较高的清洁效率,并且有很好的消毒作用,在护理应用中获得一致好评,提高医疗人员对手术器械清洁的满意度,精细化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中的应用具有重要价值,值得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究联合微信公众平台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PBL)带教模式在各类性病患者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2月—2020年2月与该校合作的各医院性病科室80名护理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按实习时间将其分为观察组(2018年2月—2019年2月)和对照组(2019年3月—2020年2月),各4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课内PBL带教模式,观察组采用PBL联合微信公众平台的带教模式。比较两组护生理论考核及临床技能考核出科成绩,通过问卷调查比较两组护生对教学模式的认同度,综合评价两组教学效果。对比两组带教护士对护生综合能力的评价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生的理论成绩、操作技能成绩居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操作技术、组织纪律、交流沟通、学习态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生对教学模式的认同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BL联合微信公众平台的教学模式,能够显著提高护生的出科成绩,有助于激发带教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护生临床护理理论水平及专科操作能力,提高带教工作质量。同时护生认同度较高。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FMEA)在神经内科ICU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发现高风险因素,为院感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神经内科ICU临床实际情况,通过FMEA风险评估法对34项医院感染风险事件进行风险评估,按照"二八法则"筛选出风险优先级事件。结果根据每一项风险因素的平均RPN值进行风险排序,按照"二八法则"筛选出风险优先级前6位的事件分别是:本科室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不到位(平均RPN值=5.6)、导尿管日常维护不到位(平均RPN值=4.17)、多耐患者未有效执行接触隔离措施(平均RPN值=3.80)、物表清洁消毒未有效执行(平均RPN值=3.73)、未严格掌握留置导尿指征(平均RPN值=3.70)、未保持尿液引流系统的密闭性(平均RPN值=3.53)。结论FMEA风险评估法可以发现神经内科ICU医院感染防控中的薄弱环节,为精准化感控措施的制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7.
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参考TOPSIS综合评价法,对我国互联网医患功能沟通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比较了不同患者主动程度组、不同医院级别组、不同医生职称组的沟通质量水平差异,认为在互联网医患沟通中,提升患者主动程度、选择高级别的医院和高职称的医生,对于促进互联网医患功能沟通质量水平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8.
医学高等院校实验室是培养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场所,其建设和管理水平是高校科研实力、学科建设实力和人才培养能力的综合体现。将精细化管理模式引用到医学实验室安全管理中,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保障的实验环境,才能更有利于实验的顺利开展和高校对人才的培养。本文主要对医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剖析,并基于精细化管理模式下通过对强化安全教育管理、保障人员配备、引进现代化管理办法等方面创新实验室安全管理进行阐述,为医学高等院校实验室现代化建设提供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79.
目的:研究脉冲多普勒组织显像评价室壁运动的可行性。方法:对19例研究对象左室基底段心肌进行脉冲多普勒组织显像并测量最大收缩速度及心肌收缩平均加速度和在同一部位的M-mode运动轨迹上测量心肌增厚率,对其进行相关回归分析。结果:心肌脉冲多普勒显像的最大收缩速度与M-Mode测量的心肌增厚率呈中度相关(r=0.55,P<0.05),脉冲多普勒组织显像的心肌收缩平均加速度与M-mode的心肌增厚率呈中度相关(r=0.56,P<0.05)。结论:脉冲多普勒组织显像显示的心肌最大收缩速度和心肌收缩平均加速度可作为评价室壁节段运动的指标。  相似文献   
80.
重庆市北碚主城区老年医疗需求现状、对策和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重庆老人的需求状况以及老人的建议和希望。方法:以重庆市北碚主城区4893名6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79.81%的老人患病时就近医疗;86.53%的老人感到看病不方便;86.37%的老人不参加保健咨询;65.48%的老人不听保健讲座;1.02%的老人因心理问题到医院就诊;55.69%的老人愿意参加群众性老年体育活动,随着年龄的增长,希望得到更好的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的人数增多。结论:需改善老人看病难的现象,提供多渠道,多形式的老年医疗保健咨询,讲座,组织群众性老年体育活动,使老人的医疗服务需进一步提高和得到重视,争取探索一条以家庭为基础,社区医疗服务为依托,以综合性医院为技术保障,老年医疗康复为中心的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