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6539篇
  免费   43446篇
  国内免费   13262篇
耳鼻咽喉   6910篇
儿科学   12888篇
妇产科学   9111篇
基础医学   42456篇
口腔科学   13875篇
临床医学   57728篇
内科学   59721篇
皮肤病学   6987篇
神经病学   28268篇
特种医学   13574篇
外国民族医学   46篇
外科学   54209篇
综合类   89132篇
现状与发展   32篇
一般理论   72篇
预防医学   60699篇
眼科学   6991篇
药学   52887篇
  788篇
中国医学   64218篇
肿瘤学   22655篇
  2023年   9386篇
  2022年   14363篇
  2021年   23468篇
  2020年   22580篇
  2019年   26310篇
  2018年   23754篇
  2017年   21116篇
  2016年   18723篇
  2015年   17700篇
  2014年   35999篇
  2013年   37017篇
  2012年   32664篇
  2011年   35091篇
  2010年   28279篇
  2009年   25119篇
  2008年   23698篇
  2007年   24324篇
  2006年   20949篇
  2005年   17954篇
  2004年   14728篇
  2003年   12842篇
  2002年   10101篇
  2001年   8889篇
  2000年   7500篇
  1999年   6269篇
  1998年   5109篇
  1997年   4765篇
  1996年   4072篇
  1995年   3828篇
  1994年   3600篇
  1993年   2919篇
  1992年   2861篇
  1991年   2538篇
  1990年   2234篇
  1989年   2020篇
  1988年   1907篇
  1987年   1662篇
  1986年   1540篇
  1985年   4766篇
  1984年   5800篇
  1983年   4078篇
  1982年   4788篇
  1981年   4156篇
  1980年   3693篇
  1979年   3388篇
  1978年   2892篇
  1977年   2195篇
  1976年   2496篇
  1975年   1842篇
  1974年   16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22.
目的:通过中英文文献了解结直肠癌患者生命质量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运用CiteSpace对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集、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收录的关于结直肠癌患者生命质量研究的中英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检索得到中文文献1 285篇,英文文献871篇,中英文文献发文量均呈上升趋势,相关研究关注的重点主要是结直肠癌患者造口、抑郁、免疫、肠道功能、化疗及化疗药物,但机构之间、学者之间合作程度及研究类型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结论:中文文献相关研究起步晚、发展快,但在研究质量与研究深度等方面与英文文献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国内学者之间、机构之间应加强合作,关心患者肠道功能、心理状况,提高患者体力活动水平,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  相似文献   
23.
24.
25.
26.
【目的】 研究我国中文SCI科技期刊的现状,以期为其影响力提升和未来发展提供思考。【方法】 利用网站调研(期刊官网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等)、微信公众号运营情况查询及统计分析等方法对中文SCI科技期刊进行较全面的数据采集与分析。【结果】 18种中文SCI科技期刊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良好的发展基础,但整体上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国内影响力不如优秀的纯中文期刊(国内影响力排名不够靠前),国际影响力不高(JCR分区仅为Q3或Q4区),国际化发展程度不够(国际编委占比为0的期刊高达11种,缺乏国际新媒体宣传),不够重视网络首发(仅9种期刊有网络首发)等。【结论】 在目前国内良好政策环境下,我国中文SCI科技期刊需要坚守初心,可根据各自期刊定位制定个性化发展策略,从而发展成为旗舰期刊甚至是世界一流期刊。  相似文献   
27.
28.
【目的】 在“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实施三周年之际,有必要对我国科技期刊2035年迈入“世界第一方阵”目标的具体任务进行重新审视和预判,以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动态调整推进思路。【方法】 采用国内外科技期刊、科技论文、科技期刊评价成果的系统性发展数据对科技期刊“世界第一方阵” 国家(或地区)在高水平科技期刊数量与质量层面的入围标准进行界定,在深入总结现有基础和优势的同时,对我国科技期刊综合实力与“世界第一方阵”国家(或地区)的现实差距进行逐一梳理和剖析,并对实现目标的可行性和推进思路进行研判和设计。【结果】 必须继续加强高水平英文科技期刊创办和培育力度、持续加大优秀中文科技期刊的建设强度、快速推进国内外科技期刊论文等质同效评价制度的建设与引导,并积极探索建立科学家和科研机构办好一流科技期刊的责任制度和贡献激励机制、创新发展编辑人才队伍培养与激励管理思路、深入实践灵活多样的期刊出版市场资本运作模式、稳步推进期刊出版市场机制和管理制度改革,为我国科技期刊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速增效。【结论】 虽然当前阶段目标任务艰巨,但迈入“世界第一方阵”未来可期。  相似文献   
29.
Most surgical and anaesthetic mortality and morbidity occurs postoperatively, disproportionately affecting low- and middle-income countries. Various short courses have been developed to improve patient outcomes in low- and middle-income countries, but none specifically to address postoperative care and complications. We aimed to identify key features of a proposed short-course addressing this topic using a Delphi process with low- and middle-income country anaesthesia providers trained as short-course facilitators. An initial questionnaire was co-developed from literature review and exploratory workshops to include 108 potential course features. Features included content; teaching method; appropriate participants; and appropriate faculty. Over three Delphi rounds (panellists numbered 86, 64 and 35 in successive cycles), panellists indicated which features they considered most important. Responses were analysed by geographical regions: Africa, the Americas, south-east Asia and Western Pacific. Ultimately, panellists identified 60, 40 and 54 core features for the proposed course in each region, respectively. There were high levels of consensus within regions on what constituted core course content, but not between regions. All panellists preferred the small group workshop teaching method irrespective of region. All regions considered anaesthetists to be key facilitators, while all agreed that both anaesthetists and operating theatre nurses were key participants. The African and Americas regional panels recommended more multidisciplinary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for participant roles. Faculty from high-income countries were not considered high priority. Our study highlights variability between geographical regions as to which course features were perceived as most locally relevant, supporting regional adaptation of short-course design rather than a one-size-fits-all model.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