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89篇
  免费   2028篇
  国内免费   734篇
耳鼻咽喉   83篇
儿科学   395篇
妇产科学   275篇
基础医学   3901篇
口腔科学   279篇
临床医学   1080篇
内科学   3378篇
皮肤病学   439篇
神经病学   1299篇
特种医学   537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2271篇
综合类   2146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1180篇
眼科学   201篇
药学   3204篇
  2篇
中国医学   802篇
肿瘤学   2076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531篇
  2022年   682篇
  2021年   1119篇
  2020年   933篇
  2019年   1142篇
  2018年   1058篇
  2017年   896篇
  2016年   728篇
  2015年   896篇
  2014年   1299篇
  2013年   1298篇
  2012年   1077篇
  2011年   1262篇
  2010年   992篇
  2009年   972篇
  2008年   919篇
  2007年   836篇
  2006年   744篇
  2005年   794篇
  2004年   708篇
  2003年   580篇
  2002年   364篇
  2001年   338篇
  2000年   281篇
  1999年   261篇
  1998年   229篇
  1997年   227篇
  1996年   193篇
  1995年   205篇
  1994年   151篇
  1993年   126篇
  1992年   86篇
  1991年   94篇
  1990年   71篇
  1989年   71篇
  1988年   58篇
  1987年   56篇
  1986年   65篇
  1985年   141篇
  1984年   193篇
  1983年   100篇
  1982年   125篇
  1981年   137篇
  1980年   93篇
  1979年   90篇
  1978年   69篇
  1977年   53篇
  1976年   50篇
  1975年   4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23.
目的探讨负载 IL-4 和 BMP-2 的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羧甲基壳聚糖(carboxymethyl chitosan,CMC)凝胶诱导巨噬细胞 M2 型分化及对 BMSCs 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取 CMC、GO 制备混合溶液后,分别添加 PBS、IL-4、BMP-2 或 IL-4+BMP-2,在交联剂作用下制备单纯或负载不同因子的 GO-CMC 凝胶支架;取单纯 GO-CMC 凝胶表征观测,包括大体、扫描电镜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仪(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检测,以单纯 CMC 凝胶作为对照;取负载不同因子的 GO-CMC 凝胶行体外缓释实验。取 4~5 周龄 SPF 级 SD 雌性大鼠分离培养巨噬细胞,分别与单纯以及负载不同因子的 GO-CMC 凝胶培养,24 h 后行 CD206 免疫荧光检测巨噬细胞分化情况;取第 3 代大鼠 BMSCs 分别与单纯以及负载不同因子的 GO-CMC 凝胶成骨诱导培养,10 d 后行 ALP 染色观测早期成骨,21 d 行茜素红染色观测晚期成骨。结果大体观察 GO-CMC 凝胶呈棕色、半透明状;扫描电镜观察示,GO-CMC 凝胶孔径及孔壁厚度与单纯 CMC 凝胶相似,但内壁粗糙度增加;FTIR 检测显示 CMC 发生聚合形成凝胶。体外缓释实验示 3 种负载不同因子的 GO-CMC 凝胶缓释性能相似,均呈线性缓慢释放因子。CD206 免疫荧光检测示 GO-CMC 凝胶可诱导巨噬细胞 M2 型分化,ALP 及茜素红染色示 GO-CMC 凝胶可诱导 BMSCs 成骨分化;其中负载 IL-4+BMP-2 的 GO-CMC 凝胶作用最显著(P<0.05)。 结论负载 IL-4 和 BMP-2 的 GO-CMC 凝胶可诱导巨噬细胞 M2 型分化,增强 BMSCs 成骨分化能力,为后期骨缺损修复及骨免疫调节研究提供了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24.
25.
目的:探讨醛-酮还原酶家族7成员A3(AKR7A3)在肺腺癌中的异常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探究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数据库分析、免疫组化、Western Blot、Real-time PCR等方法对肺腺癌组织及不同细胞中AKR7A3的表达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Oncomine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在肺腺癌中,AKR7A3的表达普遍高于正常肺组织,分别为正常肺组织的1.811倍(P=0.022)、1.356倍(P<0.01)、1.413倍(P=0.002)。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AKR7A3高表达的患者较低表达的患者生存时间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 7)。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肺腺癌组织中AKR7A3的表达较癌旁增高,在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分析中,发现其与肿瘤分化程度(P<0.01)、淋巴结转移情况(P=0.029)以及TNM分期(P<0.01)相关,且会造成患者生存时间缩短(P=0.031)。Cox多因素分析表明AKR7A3可能是影响肺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2)。Western Blot及Real-time PCR实验提示不同肺腺癌细胞中AKR7A3蛋白及mRNA表达普遍增高。结论:AKR7A3在肺腺癌中表达增高,对预后有不良影响,有促进肿瘤发生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26.
Drug design and discovery studies are important because of the prevalence of diseases without available medical cures. New anticancer agents are particularly urgent because of the high mortality rate associated with cancer. A series of mononuclear gold (III) and platinum (II) complexes based on boronated phenylalanine (BPA) were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using 4,4’-dimethyl-2,2’-dipyridyl (L1) or 1,10-phenanthroline-5,6-dion (L2) ligands to obtain promising anticancer drug candidates. Proton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nfrared, mass spectrometry, and elemental analyses were utilized for 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s. Cell viability, cancer cell colony formation, endothelial tube formation, and cytoskeleton staining assays were performed using A549 lung adenocarcinoma and 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 (HUVECs) to investigate preliminary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L1-based platinum (II) complex (BPA-L1-Pt) was the most promising complex, and has similar activity with the approved chemotherapy drug cis-platinum. 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values for BPA-L1-Pt were 9.15 µM on A549s and 16.61 µM on HUVECs; the values for cis-platinum were 5.24 µM on A549s and 23.14 µM on HUVECs. Consequently, further synthesis studies should be performed to boost the cancer cell selectivity feature of BPA by varying metal and ligand types.  相似文献   
27.
目的对膝关节前外侧韧带(anterolateral ligament,ALL)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广泛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有关 ALL 损伤诊断及治疗的文献,总结膝关节 ALL 解剖形态、生物力学以及 ALL 损伤机制、治疗现状。结果膝关节 ALL 具有限制胫骨内旋及前移作用,影响膝关节轴移。ALL 损伤后可结合患者体征和 MRI 检查诊断。膝关节 ALL 手术指征尚未统一,但多数学者倾向于对需进行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重建或翻修且伴有高度轴移试验阳性的患者进行 ALL 重建。目前 ALL 重建方式较多,但尚无最佳治疗术式。此外,由于缺乏高质量的术后长期随访研究,远期临床疗效仍不明确。结论ALL 在维持膝关节稳定性方面具有一定作用,但 ALL 重建技术及临床疗效仍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8.
目的总结应用踇甲皮瓣再造拇指及腓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足部供区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2016 年 6 月—2018 年 5 月,应用踇甲皮瓣联合腓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再造拇指并修复足部供区 15 例。男 10 例,女 5 例;年龄 21~48 岁,平均 34.6 岁。致伤原因:重物压砸伤 7 例,机器绞伤 5 例,电锯切割伤 3 例。Ⅰ度缺损 9 例,Ⅱ度缺损 6 例。入院至皮瓣手术时间 4~7 d,平均 5.2 d。结果术后踇甲皮瓣及腓动脉穿支皮瓣全部成活,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8~24 个月,平均 16.4 个月。末次随访时,再造拇指指甲生长平整,有光泽,指腹饱满;足部皮瓣外形良好,颜色及质地接近受区。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拇手指再造功能评定标准,获优 9 例、良 6 例;根据 Maryland 足功能评分标准,获优 10 例、良 5 例。患者行走步态正常,无跛行及疼痛不适。结论踇甲皮瓣修复拇指Ⅰ、Ⅱ度缺损,再造拇指可获得良好外观及功能;腓动脉穿支皮瓣具有血供可靠、血管恒定、易切取等优点,可有效修复足部供区。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如何调控MAPK通路,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方法NCBI检索文献,利用TargetScan、StarBase和miRBase数据库,进行GO分析与KEGG通路富集,找到相关miRNAs,预测靶基因。应用Real-time PCR、MTT、Hoechst33258、流式细胞术、细胞划痕实验、Western blot等方法分析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增殖、细胞周期、侵袭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胃癌细胞中miR-7-5p显著低表达,RAF1与miR-7-5p存在互靶关系。miR-7-5p mimics与奥沙利铂均可促进SGC-7901细胞的凋亡,提高G1期细胞百分率(P<0.05),降低侵袭、迁移速度。caspase3、caspase9蛋白表达升高,Bcl-2/Bax比值降低(P<0.05)。结论过表达miR-7-5p与奥沙利铂均可促进胃癌SGC-7901细胞的凋亡,提示奥沙利铂可能通过上调miRNA-7-5p促进SGC-7901细胞的凋亡,降低侵袭、迁移速度。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