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3篇
  免费   474篇
  国内免费   87篇
耳鼻咽喉   50篇
儿科学   37篇
妇产科学   28篇
基础医学   479篇
口腔科学   43篇
临床医学   220篇
内科学   365篇
皮肤病学   29篇
神经病学   120篇
特种医学   9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10篇
综合类   562篇
预防医学   517篇
眼科学   32篇
药学   428篇
  6篇
中国医学   203篇
肿瘤学   266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125篇
  2022年   168篇
  2021年   257篇
  2020年   263篇
  2019年   207篇
  2018年   177篇
  2017年   151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113篇
  2014年   219篇
  2013年   241篇
  2012年   186篇
  2011年   221篇
  2010年   174篇
  2009年   140篇
  2008年   188篇
  2007年   143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3 毫秒
91.
本文以广西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近几年来建设特色资源库情况为例,分析建库内容、建库层次,指出存在的问题及应对对策,提出深化建库内容、深化层次建设是特色资源建设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2.
目的 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基因表达综合(GEO)数据库中超高剂量率(FLASH)放疗的数据进行分析,寻找参与调控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FLASH放疗敏感性的枢纽(Hub)基因。方法 从GEO数据库中下载和提取接受FLASH放疗恶性肿瘤基因表达谱芯片数据,采用R软件进行差异基因的筛选,并对这些基因进行生物学功能、信号传导通路等分析。通过STRING在线软件分析差异基因的蛋白质相互作用(PPI) 网络,Cytoscape插件筛选Hub基因。最后,应用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和GTEx数据库验证Hub基因在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自GEO数据库中获得GSE100718芯片数据,共有12 800个基因与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放疗敏感性相关。选择表达量显著改变的61个基因进行进一步分析,这些基因参与代谢、应激反应、免疫应答等生物学过程。主要涉及氧化磷酸化、未折叠蛋白应答、脂质代谢等信号转导通路。通过PPI分析筛选出的Hub基因及后续验证表明HSPA5及SCD参与调控FLASH放疗敏感性,且在合并TRD/LMO2融合基因的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中显著高表达。结论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可以有效筛选出调控FLASH放疗敏感性的Hub基因,基因表达谱可用于指导肿瘤患者分层以实现精准放疗。  相似文献   
93.
94.
目的 探讨原发性人脑胶质瘤病人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SEER*Stat(8.3.8版本)软件搜集SEER数据库2004~2015年原发性人脑胶质瘤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R(4.0.2版本)软件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通过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不同治疗方式和婚姻状态与病人预后的关系。结果 共纳入符合标准的原发性人脑胶质瘤18 523例。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0岁、肿瘤直径≥2 cm、病理级别高、肿瘤位于额叶以外部位、离婚、丧偶为原发性胶质瘤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手术治疗、术后放疗、化疗是原发性胶质瘤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治疗(全切除或部分切除肿瘤)、术后放疗、化疗均明显延长原发性胶质瘤病人的生存期(P<0.05),婚姻状态为结婚的病人预后明显好于丧偶的病人(P<0.05)。结论 对原发性人脑胶质瘤,尽可能手术全切除肿瘤,同时术后辅助放化疗,能够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同时,临床应加强病人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95.

Background

More accurate and recent estimates of adverse events in primary care are necessary to assign resources for improvement of patient safety, while predictors must be identified to ameliorate patient risk.

Aim

To determine the incidence of recorded iatrogenic harm in general practice and identify risk factors for these adverse events.

Design and setting

Cross-sectional sample of 74 763 patients at 457 English general practices between 1 January 1999 and 31 December 2008, obtained from the General Practice Research Database.

Method

Patient age at study entry, sex, ethnicity, deprivation, practice region, duration registered at practice, continuity of care, comorbidities, and health service use were extracted from the data. Adverse events were defined by Read Codes for complications of care (Chapters S, T, and U). Crude and adjusted analyses were performed by Poisson regression, using generalised estimating equations.

Results

The incidence was 6.0 adverse events per 1000 person-years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 5.74 to 6.27), equivalent to eight adverse events per 10 000 consultations (n = 2 540 877). After adjustment, patients aged 65–84 years (risk ratio [RR] = 5.62, 95% CI = 4.58 to 6.91; P<0.001), with the most consultations (RR = 2.14, 95% CI = 1.60 to 2.86; P<0.001), five or more emergency admissions (RR = 2.08, 95% CI = 1.66 to 2.60; P<0.001), or the most diseases according to expanded diagnosis clusters (RR = 8.46, 95% CI = 5.68 to 12.6; P<0.001) were at greater risk of adverse events. Patients registered at their practice for the longest periods of time were less at risk of an adverse event (RR = 0.40, 95% CI = 0.35 to 0.47; P<0.001).

Conclusion

The low incidence of recorded adverse events is comparable with other studies. Temporal sequencing of risk factors and case ascertainment would benefit from data triangulation. Future studies may explore whether first adverse events predict future incidents.  相似文献   
96.
目的分析PubMed数据库中骶神经刺激疗法的临床研究文献,总结其研究现状和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97.
分析国内右美托咪定(Dex)超说明书用于神经阻滞相关文献的变化,探讨其热点和发展趋势。基于CKNI数据库,对目前国内有关Dex复合局麻药用于神经阻滞的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检索2010-01-01至2019-12-31发表的文献,共获文献669篇,发文数量逐年递增,文献涉及神经阻滞有臂丛神经阻滞、颈丛神经阻滞和腰丛神经阻滞。Dex与局麻药配伍时,剂量过大会引起心动过缓、血压降低等不良反应,发表文献最多的杂志分别是临床麻醉学杂志(28篇)和中华麻醉学杂志(16篇)。近10年Dex超说明书用药与局麻药配伍用于神经阻滞在国内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与重视,其文献变化趋势显示,今后仍可能继续成为Dex在临床应用中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98.
目的介绍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构建结构化药学决策知识库的方法及实践。方法首先进行药学信息结构化梳理,然后构建结构化药学决策知识库,并进行设置测试和运行,最后建立药学决策知识规则库的5步循环更新机制,用于实现用药决策支持功能。在此基础上,比较2016-2018年上半年不合理医嘱比例和构成。结果按用法用量、禁忌症、适应证、相互作用、配伍、特殊人群用药等特征,对药品应用信息进行结构化梳理,并进行设置测试和试运行,经过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讨论备案后上线,笔者所在医院结构化药学决策知识库共计包含用药规则10 000余条,涉及药品1500余种。该系统自2017年初上线,将不合理医嘱比例从6.02%下降到2.07%,同时显著改变不合理医嘱构成,促进药学服务质量提升。结论笔者所在医院结构化药学决策知识库不仅能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而且能提升医院用药安全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99.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