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24篇
  免费   1011篇
  国内免费   234篇
耳鼻咽喉   130篇
儿科学   697篇
妇产科学   145篇
基础医学   2507篇
口腔科学   42篇
临床医学   2827篇
内科学   2327篇
皮肤病学   22篇
神经病学   6625篇
特种医学   2642篇
外科学   1785篇
综合类   2798篇
预防医学   799篇
眼科学   41篇
药学   2244篇
  3篇
中国医学   513篇
肿瘤学   1322篇
  2023年   163篇
  2022年   378篇
  2021年   601篇
  2020年   480篇
  2019年   415篇
  2018年   481篇
  2017年   643篇
  2016年   730篇
  2015年   617篇
  2014年   1275篇
  2013年   1419篇
  2012年   1366篇
  2011年   1535篇
  2010年   1400篇
  2009年   1411篇
  2008年   1425篇
  2007年   1361篇
  2006年   1333篇
  2005年   1190篇
  2004年   915篇
  2003年   818篇
  2002年   605篇
  2001年   644篇
  2000年   567篇
  1999年   499篇
  1998年   451篇
  1997年   449篇
  1996年   380篇
  1995年   382篇
  1994年   336篇
  1993年   254篇
  1992年   272篇
  1991年   227篇
  1990年   218篇
  1989年   155篇
  1988年   158篇
  1987年   180篇
  1986年   143篇
  1985年   172篇
  1984年   165篇
  1983年   105篇
  1982年   131篇
  1981年   114篇
  1980年   114篇
  1979年   116篇
  1978年   93篇
  1977年   104篇
  1976年   94篇
  1975年   79篇
  1973年   8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Objectiv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analyze clinical aspects and disease-free survival (DFS) in children less than 3 years of age diagnosed with low-grade astrocytoma. Methods In a period of 24 years (1980–2004), a total of 43 (5.4%) children were registered with these characteristics. Twenty-three patients had pilocytic astrocytoma, 18 diffused, and 2 mixed. Thirty-one (72.1%) children had incomplete surgical tumor resection and 12 (27.9%) had a complete tumor resection. Twelve (27.9%) patients had cranial radiotherapy and 17 (39.5%) received chemotherapy. Overall survival was recorded in 23 (53%). DFS was 50% at 250 months of follow-up for the whole group. DFS for the supratentorial group was 60% at 250 months, whereas, for the infratentorial, it was 22% at 120 months (p = 0.008). Conclusion The only favorable prognostic pattern was the supratentorial presentation. Radi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 did not alter the outcome.  相似文献   
92.
目的 研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中水孔蛋白 - 4 (AQP- 4 )的表达与脑水肿的关系。方法 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 (MCAO)模型 ,经免疫组化法测定 AQP- 4表达阳性细胞数 ,干、湿重法测定脑水含量 ,脑水肿以脑水含量评价。结果 脑缺血再灌注后 12 h,脑缺血坏死周边区 AQP- 4表达阳性细胞及脑水含量增加 ,于 4 8~ 12 0 h 达到高峰 ,16 8h后仍处于较高水平 ,两者之间呈正相关 (r=0 .95 8,P<0 .0 1)。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后AQP- 4参与脑水肿的发生 ,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3.
目的通过对国人脑池显微解剖的研究,以指导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和进一步理解影像学解剖的重要临床意义和应用价值。方法对15具经福尔马林固定的国人成年头颅标本的颅内各个脑池进行显微解剖研究,测量和描述各脑池的位置、大小、形态及结构。结果颅内重要的脑池有(1)嗅池:长度为(32.68±2.97)mm,宽度为(7.18±1.82)mm,深度为(7.20±1.27)mm;(2)视交叉池:侧壁长度为(14.88±3.07)mm,上表面前壁长(14.20±1.47)mm,后壁长(10.37±1.59)mm;(3)颈内动脉池:长度为(15.06±3.07)mm,宽度为(12.01±1.32)mm;(4)终板池:底边左侧长度为(8.99±1.15)mm,右侧长度为(21.00±1.09)mm,最大宽径为(16.42±2.58)mm;(5)脚间池:最大深度为(19.47±2.28)mm,池顶宽度为(11.35±2.85)mm;(6)脚池:为三角形,三边长度分别为(10.48±2.56)mm,(9.64±1.78)mm,(3.58±0.25)mm;(7)外侧裂池:上部长度为(18.63±2.02)mm,基底部长度为(38.08±3.22)mm,宽度为(5.65±0.92)mm,深度为(7.02±2.28)mm;(8)胼胝体池:平均最大宽径为(3.44±0.40)mm;(9)四叠体池:最大长径为(19.37±3.38)mm,最大宽径为(15.24±2.37)mm,最大前后径为(3.65±0.57)mm;(10)环池:为环形,最大宽度为(3.16±0.37)mm;(11)小脑延髓池:最大长度为(18.77±1.77)mm,最大宽度为(32.4  相似文献   
94.
Introduction Myxopapillary ependymomas are low grade tumours that are known to recur locally even after complete excision, but metastasis to distant sites is extremely uncommon. Case report We report an unusual case of lumbo-sacral myxopapillary ependymoma in a 13-year-old boy with metastasis to both cerebellopontine angles. To the best of our knowledge, this is the youngest patient of metastatic myxopapillary ependymoma.  相似文献   
95.
目的 探讨对急性重型脑损伤患者行脑组织氧代谢监测的临床意义。 方法对2 8例急性重型脑损伤患者 (均在全麻下急诊行血肿清除术和 (或 )去骨瓣减压术 )术中及术后持续进行脑组织氧代谢监测 ,观察脑组织氧分压 (PbtO2 )、二氧化碳分压 (PbtCO2 )和pH值 (pHbt)的变化。 结果  (1) 2 8例脑外伤患者在剪开硬脑膜后PbtO2 、pHbt分别从 (13± 4 )mmHg、(6 .96± 0 .15 )增加至 (2 1± 5 )mmHg、7.0 5± 0 .12 (P <0 .0 5 ) ,PbtCO2 从 (6 1± 6 )mmHg下降至 (5 3± 5 )mmHg(P <0 .0 5 )。(2 )其中 2 4例脑外伤患者在血肿清除后 ,PbtO2 、pHbt值分别从 (2 1± 4 )mmHg、7.0 5± 0 .11增加至 (2 8± 6 )mmHg、7.15± 0 .10 (P <0 .0 5 ) ,PbtCO2 从 (5 2± 6 )mmHg下降至 (4 5± 4 )mmHg(P <0 .0 5 )。 (3)PbtO2 <10mmHg持续 30min以上的患者预后差。 结论  (1)脑组织氧代谢监测是一种安全、可靠的监测手段 ,能直接动态反映脑组织的病理生理变化 ,及时发现脑组织缺血缺氧 ,以指导治疗。 (2 )持续进行脑组织氧代谢监测可判断重型脑外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脑死亡状态下巴马小型猪心脏形态与功能的影响。方法 应用改进的缓慢间断颅内加压法建立巴马小型猪脑死亡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3组,每组5只。对照组(A组):动物麻醉后仅行开颅与开关腹手术。非药物干预组(B组):建立脑死亡模型,不进行药物干预。NAC处理组(N组):建立脑死亡模型,于脑死亡后1和12h,按200mg/kg的剂量将NAC加入100ml生理盐水中,经静脉缓慢滴注。分别于脑死亡后6、12和24h检测各组血清中肌钙蛋白T(cTnT)的水平以及干扰素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以及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脑死亡后24h,取各组心尖部心肌组织,光镜下观察心脏组织结构变化,电镜下观察心脏组织超微结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水平,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NF-κB mRNA的变化。结果 脑死亡6h后,B组及N组的血清cTnT、IL-1β、IL-6、TNF-α水平均开始升高,但N组升高幅度显著低于B组。脑死亡后24h可见心肌细胞出现损伤性改变;N组心肌细胞损伤明显轻于B组。B组及N组心肌细胞中NF-κB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但N组显著低于B组。结论 N-乙酰半胱氨酸能够减轻脑死亡状态下心脏的形态和功能损伤性改变,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97.
带状灰质异位的磁共振弥散张量白质束成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采用磁共振弥散张量白质束成像技术,观察带状灰质异位脑白质异常分布情况,探讨异位灰质的神经病理机制以及弥散张量白质束成像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磁共振弥散张量白质束成像技术,对1例癫痫症状的带状灰质异位患者进行白质束描绘,观察其不同灰、白质的分布情况,并和1例正常人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弥散张量白质束成像技术很好地描绘了白质束结构。整体观察发现带状灰质异位患者脑白质整体结构紊乱,与正常人相比其联络弓状纤维稀疏、大部缺失,胼胝体纤维稀疏不整;局部分析发现内层灰质为主要的白质纤维发出处,而外层灰质仅发出细碎短小的纤维。结论对于带状灰质异位,异位的内层灰质不仅具有神经生理功能,并且可能起着主要作用,外层"正常"的灰质由于脑结构紊乱而丧失主要功能地位;灰质结构的紊乱导致白质纤维结构的缺失;弥散张量白质束成像技术可以很好地应用于带状灰质异位的神经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98.
立体定向开放显微手术治疗脑内致痫小病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脑内致癫痫小病灶术前、术中的精确定位和病灶切除,是手术治疗效果的关键。探讨立体定向开放微创手术,皮层电极监测下切除脑内致痫小病灶的手术方法。方法53例症状性癫痫病例,CT、MR I检查有脑内小病灶(直径在0.5~3.0 cm),24 h视频脑电图确认致痫灶为脑内单发病灶。ASA 601S型立体定向仪CT引导辅助全麻环钻开颅,导针穿刺放置导管引导,显微镜下手术分离、切除病灶,皮层脑电图确认将致痫灶切除。结果病灶全切率达96.2%,术后50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5~12个月,平均6.3个月,癫痫消失45例,脑电图检查记录到癫痫波11例,临床癫痫发作5例。因肺癌死亡3例。结论CT立体定向引导,显微手术切除颅内致痫小病灶,术中皮层电极确认将致痫灶切除,是一种定位精确、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9.
Cerebral alveolar echinococcosis is rare and has a poor prognosis. We report an unusual case presenting with disseminated intracranial lesions secondary to primary hepatic infection. Received: 2 May 1996 Accepted: 23 August 1996  相似文献   
100.
目的:研究脑缺血后脑片[Ca2+]i变化。方法:采用新型Ca2+荧光指示剂Fura-2双波长法测定兔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局灶脑缺血后脑片细胞内游离钙([Ca2+]i)。结果:脑缺血后脑组织[Ca2+]i显著升高。结论:[Ca2+]i在脑缺血损害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