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2篇
  免费   195篇
  国内免费   32篇
耳鼻咽喉   8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29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241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38篇
综合类   422篇
预防医学   33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83篇
中国医学   160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110篇
  2021年   170篇
  2020年   186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290篇
  2013年   184篇
  2012年   213篇
  2011年   166篇
  2010年   134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目的:观察远红外消喘康贴穴位贴敷疗法防治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85例和对照组181例,治疗组使用远红外消喘康贴治疗,对照组使用传统“三伏灸”药物外贴,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肺功能(FEV1、PEF)和观察主要症状与体征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疗法均能有效改善肺功能并控制症状,减少哮喘发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疗效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远红外消喘康贴防治支气管哮喘,疗效与传统三伏灸疗法无明显差异,可以替代传统三伏灸疗法。  相似文献   
72.
目的比较调神通络针刺法和中风常规针刺法(简称常规针刺法),对脑梗死后轻度认知障碍的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梗死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设定随机数字表,按1∶1比例均匀分组,命名为A组(中风常规针刺),B组(调神通络针刺法)。观察疗效指标(3MS、CLOX1)以及安全性指标。对治疗结果采用意向性分析法(ITT)。结果对于轻度认知障碍的脑梗死患者,调神通络针刺法能明显提高认知功能(p<0.01),而常规针刺组不能提高认知功能(p>0.05),调神通络针刺法优于常规针刺组(p<0.05);以上各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现象。结论调神通络针刺法能明显改善脑梗死轻度认知障碍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73.
穴位埋线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疗法能否增强中药治疗的效果。方法:治疗组采用穴位埋线配合口服中药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口服中药治疗,并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结束和结束后3个月随访收集临床资料。结果:治疗组26例,痊愈5例,显效11例,好转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15%;对照组29例,痊愈2例,显效8例,有效1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9.66%,两组疗效比较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配合中药疗法和单纯性中药疗法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而穴位埋线配合中药疗法,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中药疗法。  相似文献   
74.
穴位注射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耳鸣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药物穴位注射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93例患者随机分为恩经复组、维生素B_(12)组(维B_(12)组)和对照组。全部患者在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恩经复和维B_(12)组分别配合恩经复和维生素B_(12)穴位注射,对照组配合维生素B_(12)肌肉注射。结果恩经复组总有效率为77.59%,维B_(12)组总有效率为55.5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7.74%,恩经复组疗效明显优于其他两组(P<0.01)。结论穴位注射是治疗神经性耳聋、耳鸣的有效方法,采用神经生长因子注射疗效尤佳。  相似文献   
75.
耳针沿皮透刺与直刺对肩周炎快速镇痛效应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比耳针沿皮透穴刺法与耳针直刺法对肩周炎的快速镇痛效应。方法:66例肩周炎患者按性别和病情两个重要的预后因素一一配对,将每对受试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用耳针沿皮透穴刺法,对照组用耳穴直刺法。采用单盲法,以简化McGill疼痛评分表对入选的全部病例进行治疗前和治疗后5、30 min疼痛程度的积分记录,然后分别采用质反应序贯试验和配对t检验的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序贯试验结果:透刺组与直刺组在针刺后5 min时镇痛效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刺组在针刺后30 min时的镇痛效应优于直刺组(P<0.05)。配对t检验结果:透刺组与直刺组在针刺后5 min和30 min对肩周炎镇痛效应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针透刺法对肩周炎的快速镇痛效应优于耳针直刺法。  相似文献   
76.
目的:为委中穴针剌提供适宜的进针深度,避免对胫神经或胭血管的损伤并发挥其最大功效.方法:用40例经甲醛固定的成人下肢标本,依据国颁标准定穴进针,解剖观测进针层次及毗邻重要的神经血管.结果:伸膝,直剌进针,针体由皮肤到胭筋膜的深度为(0.81±0.20)cm.胭筋膜深面,针体周围是大量的疏松结缔组织.针体穿腓肠肌内、外侧头之间入深面可触及粗大的胫神经和腘血管束,针体由皮肤到胫神经的深度为(1.55±0.32)cm,到胭静脉的深度为(2.84±0.38)cm.胫神经的体表投影相当于胴窝上、下角的连线.结论:委中穴针刺的适宜深度均值为1.55 cm.委中穴与胭窝的筋膜组织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7.
温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观察温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随机分为温针组和电针组,两组均取肩髃、肩髎、天宗等穴治疗,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疗程,经3个疗程治疗后比较疗效结果。结果温针组和电针组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8%和8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肩关节镇痛方面温针组和电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肩关节运动功能方面温针组和电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温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在镇痛、肩关节运动功能等方面疗效优于电针组。  相似文献   
78.
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胃镜征象及病理变化。方法将10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1例,采用穴位埋线(穴位取脾俞、胃俞、足三里)治疗;对照组51例,给予胃复春片口服治疗。疗程为3个月。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对CAG患者的胃镜征象、胃黏膜多种病变均有显著的疗效,对胃黏膜萎缩、肠化及异型增生皆有改善和控制作用。结论穴位埋线法能有效地防治胃黏膜病变,阻断其向癌发展,是预防胃癌、减少其发病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9.
80.
侯湘 《中国针灸》2007,27(12):911-913
目的:通过探讨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的压痛点与中医穴位的相关性,进行中医穴位的临床研究。方法:采用点区局部玻璃酸酶注射法等。结果:按G氏压痛点的标准,躯体的压痛点增加为50余组,与中医穴位相对照,二者均有压痛的性质,有压诊放射痛的性质,有局部索状、结块状纤维性硬韧变化等。结论:G氏压痛点和中医穴位均为身体病症的炎症性反应点,具有诊断和治疗的意义。相对健康者的这些部位多是肌腱筋膜附着在骨关节的部位,具有丰富的血管神经分布和对内外环境各因素敏锐的反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