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60篇
  免费   1616篇
  国内免费   1207篇
耳鼻咽喉   157篇
儿科学   318篇
妇产科学   344篇
基础医学   2175篇
口腔科学   287篇
临床医学   3230篇
内科学   2173篇
皮肤病学   283篇
神经病学   389篇
特种医学   535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884篇
综合类   7460篇
预防医学   2425篇
眼科学   148篇
药学   2404篇
  34篇
中国医学   1393篇
肿瘤学   1937篇
  2024年   383篇
  2023年   1264篇
  2022年   1009篇
  2021年   1077篇
  2020年   949篇
  2019年   807篇
  2018年   451篇
  2017年   613篇
  2016年   719篇
  2015年   785篇
  2014年   1130篇
  2013年   964篇
  2012年   1284篇
  2011年   1352篇
  2010年   1167篇
  2009年   1076篇
  2008年   1320篇
  2007年   1221篇
  2006年   1128篇
  2005年   1191篇
  2004年   945篇
  2003年   907篇
  2002年   869篇
  2001年   890篇
  2000年   813篇
  1999年   570篇
  1998年   394篇
  1997年   343篇
  1996年   224篇
  1995年   163篇
  1994年   151篇
  1993年   76篇
  1992年   76篇
  1991年   67篇
  1990年   92篇
  1989年   58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分选连接蛋白(SNX)16是SNX家族成员之一,其结构含有易与磷脂酰肌醇-3-磷酸结合的一类含有吞噬细胞氧化酶同源性结构域及C末端的卷曲螺旋结构域。研究表明,SNX16在细胞内吞、蛋白分选和细胞信号转导等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本文就SNX16的结构特点、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疾病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SNX16在疾病防治中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2.
肠道干细胞对于肠上皮各类细胞稳态的维持十分重要。正常情况下,位于隐窝基底部的肠道干细胞会不断向隐窝顶部迁移,在迁移过程中会分化形成不同的肠上皮细胞。肠道干细胞大约3-5天更新一次以维持肠道上皮的更新和损伤后修复。其中,在肠道上皮完整的条件下维持肠上皮动态平衡的主要是活跃型肠道干细胞,在肠道上皮损伤后发挥修复作用的主要是静止型肠道干细胞。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关于肠道干细胞的研究一直在不断更新与发展。本文以国内外相关文献为基础,对应用于肠道干细胞研究中的主要生物技术、新发现的肠道干细胞标记物和调控因子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93.
本文建立了一个用于检测军团菌的多聚酶链反应方法。扩增参考菌株的染色体DNA(L.pneumophital-14、L.micdadei、L.dumoffii Llongbeachae、L.Jordanis、L.bozemanii),均可检出375bp的16SrRNA基因片段。对于已经监定的5株国内分离菌株染色体DNA进行扩增,获得了相同的结果,地高辛标记16SrRNA基因探针与扩增产物杂交,结果为阳性。而扩增14株非军团菌均为阴性。采用煮沸法制备细菌染色体DNA,PCR法检测环境水军团菌敏感性为280cfu/ml水,检查临床标本军团菌为560cfu/ml支气管灌洗液。上述结果表明该法敏感、快速、简便,具有较好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S100 A4与MMP-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胃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4例胃癌组织以及癌旁正常胃组织中S100 A4与MMP-2的表达;比较两种物质在胃癌组织和正常组织的表达差异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在癌旁正常组织,S100A4和MMP-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3.6%,而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1%,5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S100 A4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及分化程度无关( P>0.05),而与TNM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P<0.05);MMP-2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和年龄无关( P>0.05),而与分化程度、TNM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P<0.05)。经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法分析S100 A4与MMP-2表达呈正相关( r=0.46, P<0.05)。结论 S100 A4与MMP-2与胃癌的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两者具有协同促进作用,检测S100 A4与MMP-2可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和化学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早期宫颈癌组织中P16、HPV L-1壳蛋白的表达及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载量的相关性。方法: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和第二代杂交捕获法(hybrid captureⅡ,HC-2)检测26例慢性宫颈炎组织、83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CINⅠ83例)、109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CINⅡ49例,CINⅢ60例)、11例早期宫颈鳞癌组织中P16蛋白、HPV L-1壳蛋白的表达及HR-HPV载量,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1在宫颈癌前病变中随病变级别增高,HR-HPV阳性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织学分级中病毒载量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SIL(44.95%)及早期宫颈癌组织(63.64%)中皆以低病毒载量(1~100 RLU/CO)为主。从慢性宫颈炎、LSIL、HSIL到早期宫颈癌,P16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1.54%(3/26),55.42%(46/83),85.32%(93/109),100.00%(1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1壳蛋白阳性率分别为15.38%(4/26),28.92%(24/83),14.68%(16/109),0.00%(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29例宫颈组织中,随HPV载量增加,P16蛋白表达增强;L-1壳蛋白阳性表达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在慢性宫颈炎组中,P16蛋白阳性表达与HPV载量呈正相关(r=0.491,P0.05)。在LSIL组中,P16蛋白与HPV载量(r=0.459,P0.01)及L1壳蛋白表达(r=0.297,P0.01)皆呈正相关。4在HSIL及早期宫颈癌组中,P16蛋白、L-1壳蛋白表达与HPV载量三者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P16、HPV L-1壳蛋白异常表达是宫颈癌前病变发生发展的早期分子事件,对判断CINⅠ有参考价值,可能比HR-HPV载量更具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996.
目的:评价阴道镜直视下活检诊断CINII的准确性,分析影响漏诊CINII以上病变(简称CINII~+)的相关因素,并探讨P16~(INK4a)蛋白表达在预测漏诊CINII~+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2月至2015年7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宫颈病中心阴道镜直视下宫颈活检诊断为CINII,且在短期内行LEEP的148例患者。研究患者手术前后病理诊断,同时对患者年龄、初次TCT结果、高危型HPV负荷量、阴道镜下病变累及宫颈象限数、转化区类型、阴道镜图像表现以及CINII组织中P16~(INK4a)蛋白表达等与漏诊CINII~+的关系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1)阴道镜直视下活检诊断的148例CINII中,71例(49.97%)漏诊CINII~+,其中1例宫颈鳞癌IA1期,1例宫颈鳞癌IB1期。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初次TCT结果、高危型HPV负荷量、阴道镜下病变累及象限数、转化区类型、阴道镜图像特征与CINII~+病变漏诊无明显相关性(P0.05),CINII组织中P16~(INK4a)蛋白表达与CINII~+病变漏诊明显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P16~(INK4a)蛋白阳性表达是影响阴道镜直视下活检诊断CINII漏诊CINII~+的危险因素(OR=9.846,95%CI为2.165~44.787;P=0.003)。(2)21例(14.19%)P16~(INK4a)蛋白呈阴性表达,127例(85.81%)呈阳性表达。P16~(INK4a)蛋白表达阴性组中漏诊CINII~+3例(14.29%),P16~(INK4a)蛋白表达阳性组中漏诊CINII~+68例(53.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16~(INK4a)阳性表达预测漏诊CINII~+的敏感性95.77%,特异性为23.38%,阴性预测值为85.71%,阳性预测值为53.54%。结论:阴道镜直视下活检诊断的CINII中存在CINII~+的漏诊,而CINII并P16~(INK4a)蛋白阳性表达是影响CINII~+漏诊的危险因素,对P16~(INK4a)蛋白表达阳性的CINII患者的临床干预存在其合理性。针对CINII的个体化管理,需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P16~(INK4a)蛋白表达、对生育功能保护的需求及随访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997.
经过30多年的发展,基因测序技术已从最初的Sanger测序发展至当今以单分子测序为特点的测序。早期的Sanger测序可应用于单基因疾病的检测,但其可检测的通量小、速度慢,逐渐被荧光原位杂交(FISH)、比较基因组杂交(CGH)、芯片检测技术等取代。下一代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技术作为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reimplataion genetic dignosis,PGD)的新检测手段,不仅能检测染色体非整倍性、染色体结构异常以及单基因疾病,而且精度更高,弥补了芯片检测易受探针影响的缺陷。新近建立的基于N G S的非整倍体测序与连锁分析(mutated allele revealed by sequencing with aneuploidy and linkage analyses,MARSALA)技术可以同时检测染色体疾病和单基因疾病。本文概述了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进程及其在PGD中的应用,介绍了包括近年开发的多重退火环状循环扩增(MALBAC)技术和MARSALA在内的NGS技术应用于PGD的优点和局限。  相似文献   
998.
张智  毕军花  蔡小利  李刚  朱明海 《海南医学》2016,(11):1805-1808
目的:观察“S”形截骨术在肢体延长中的应用疗效及常见并发症。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行肢体延长术患者79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39)。观察组采取“S”形截骨术,对照组采取横行截骨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情况(延长长度、延长幅度、牵伸时间)、术后恢复情况(外固定时间、骨愈合时间、骨愈合指数)、并发症发生情况(轴线偏移、疤痕挛缩、延迟愈合、筋膜室综合征、关节僵硬、针道感染)。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肢体延长长度与延长幅度分别为(7.8±1.3) cm、(21.8±3.3)%,对照组患者分别为(8.2±1.6) cm、(22.1±4.2)%,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牵拉时间为(111.4±20.1) 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40.2±23.7)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外固定时间、骨愈合时间及骨愈合指数分别为(158.3±30.4) d、(347.5±46.1) d、(46.6±5.1) d/cm,均低于对照组(179.1±38.8) d、(379.4±43.9) d、(59.8±20.1) d/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7.5%(7/40),低于对照组的38.5%(15/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S”形截骨术进行肢体延长在取得满意肢体延长幅度基础上还可缩短牵拉时间、加快骨愈合速度,骨愈合指数低、术后并发症少,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9.
H2S具有保护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元、显著降低脑梗死面积的作用,但高浓度H2S产生神经毒性。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拮抗剂美金刚可以降低高浓度H2S引起的神经毒性。将硫化氢缓释供体5-对羟基苯基-1,2-二硫杂环戊烯-3-硫酮(ADT-OH)与美金刚通过烷烃连接臂拼合,设计了9个结构全新的化合物I1~I9,以ADT-OH为原料,经过4步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其化学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HRMS确证。利用MTT法评价不同浓度目标化合物对谷氨酸损伤的HT-22细胞的影响,结果发现,该类化合物在1 μmol/L时能明显提高受损HT-22细胞的生存率(P<0.01),对于谷氨酸诱导损伤的神经元细胞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1-磷酸鞘氨醇(S1P)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鞘脂类代谢产物,通过激活G蛋白偶联受体S1PRs调节重要的生理功能。S1P是维持上皮细胞和内皮细胞屏障功能重要的信号分子,S1P信号通路通过调节黏附连接和紧密连接组装、细胞骨架重排、黏着斑形成,发挥对屏障功能的调控作用,因此S1P信号通路可能成为改善急性肺损伤、炎症性肠病和败血症等疾病中屏障功能紊乱的新靶点。本文对S1P信号通路在上皮细胞和内皮细胞屏障功能调控中的作用及其在屏障功能破坏相关性疾病模型中的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开发治疗屏障功能破坏相关性疾病的新药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