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5篇
  免费   152篇
  国内免费   99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20篇
内科学   23篇
皮肤病学   27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608篇
预防医学   55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484篇
  1篇
中国医学   1967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133篇
  2012年   163篇
  2011年   187篇
  2010年   155篇
  2009年   147篇
  2008年   174篇
  2007年   163篇
  2006年   135篇
  2005年   165篇
  2004年   157篇
  2003年   190篇
  2002年   173篇
  2001年   143篇
  2000年   97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龙胆泻肝汤是临床一个常用方 ,具有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之功效。兹就 1994~ 2 0 0 0年手头有关此方应用资料概述如下 :1 内科疾病 赵氏 [1 ] 等加石菖蒲、远志、郁金为基础方 ,治疗脑梗塞 74例、脑出血 2 6例。若头痛头晕、烦躁不安加钩藤、夏枯草 ,大便秘结加枳实、大黄 ,呕恶加姜半夏、麦芽 ,舌有瘀斑加丹参、川芎、鸡血藤。经治疗 1~ 2周 ,总有效率94%。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张氏 [2 ] 去木通、甘草 ,加茵陈、车前草、七叶莲为基本方 ,热甚加银花、连翘、水牛角 ,腹胀便秘加枳实、大黄 ,上肢关节受累加桑枝、姜黄 ,病程长者加蜈…  相似文献   
32.
近二年来,我们对儿小急性支气管炎采用十味龙胆花颗粒辅助治疗有了一些体会,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3.
龙胆泻肝汤治疗寻常痤疮58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寻常痤疮是毛囊、皮脂腺的一种慢性炎症 ,主要发生在青年男女面部、胸背部 ,有丘疹、粉刺、脓疮、结节、囊肿及瘢痕等多种皮肤损害 ,常伴有皮脂溢出。笔者应用龙胆泻肝汤治疗本病 58例 ,同时以西药治疗 36例作对照观察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共 94例 ,其中女性 56例 ,男性 38例 ,年龄最小为 1 6岁 ,最大为 38岁 ,平均年龄 2 7岁 ,病程最长 1 0年 ,最短 2个月。大多数患者皮损在面部 ,约 1 /3患者同时胸背部也有皮损 ,皮损以红丘疹及脓丘疹为主 ,伴大量皮脂溢出及少量结节及囊肿性损害。将本组病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2组 ,…  相似文献   
34.
龙胆泻肝汤酌情加减临床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胆泻肝汤见于《医方集解》 ,由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生地黄、柴胡、生甘草等 10味中药组成 ,有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之功 ,主治肝胆实火上扰 ,症见头痛目赤、胁痛口苦 ,耳聋、耳肿或湿热下注、阴肿、阳痒、筋痿、阴汗、小便淋浊、妇女湿热带下等[1] 。临证用之 ,若能谨守病机 ,因证化裁 ,可收到异病同治的功效。本文根据有关资料结合自己的临床所得 ,就龙胆泻肝汤治疗失眠、逆经、老年痴呆、夏季皮炎的体会报告如下。(1)失眠 :患者许×× ,男 ,2 9岁 ,半年前下岗即失眠 ,常服安定片无效 ,症见彻夜不眠半月 ,…  相似文献   
35.
季文静  谢晖  吴靳荣  倪梁红  赵志礼 《中草药》2023,54(14):4641-4648
目的 基于代谢组学方法研究不同加工方法下粗茎秦艽Gentiana crassicaulis药材次生代谢化合物的差异,为优化粗茎秦艽药材的加工及干燥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云南丽江产粗茎秦艽药材,分别进行产地和药厂加工,加工方式包括切片、原个子(不切片),干燥方式包括烘干、晒干和“发汗”。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离子阱-静电场轨道阱质谱(UPLC-LTQ-Orbitrap-MS)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各样品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分析,筛查其差异性的特征化合物。结果 共鉴定出44个化学成分。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结果表明,根与芦头(根茎)的化学成分存在较大的差异,根的切片组、原个子组有明显区分。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表明,三年生药材质量优于二年生药材,根的质量优于芦头,切片组优于原个子组,不同干燥方法中晒干组药材的质量较优,药厂加工药材质量均优于产地加工药材,并分析得到各组间主要差异化合物。结论 粗茎秦艽药材加工时,建议选用三年生药材,去除芦头部位,并进行趁鲜切片及晒干处理。可为粗茎秦艽药材初加工工艺、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提供科学资料。  相似文献   
36.
龙胆泻肝汤(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生地黄、柴胡、甘草)是临床上治疗肝经实火、肝胆湿热的经典方剂.方中龙胆草、黄芩、栀子皆苦寒之品以直清肝火;木通、泽泻、车前子清热利湿,使湿热从小便而去;生地黄、当归滋阴养血,有扶正之功,亦有制火之用;柴胡疏肝解郁以舒郁火.本方集苦寒直折肝火、利小便以泻肝火、滋阴养血以制肝火、疏肝解郁以舒郁火为一体,临床运用较多,疗效也十分明显.现举临床运用三则如下. 1 三叉神经痛  相似文献   
37.
薄层色谱扫描法测定龙胆和苦胆草片中龙胆苦甙的含量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报告用薄层色谱扫描法测定滇产龙胆生药及苦胆草片制剂中龙胆苦甙含量的方法和结果。研究表明,云南不同产地龙胆生药,含量差别最高4.2倍;不同厂家苦胆草片制剂,含量差别最高达5倍,内在质量显然不同。龙胆苦甙是龙胆的有效成分,为保证药品质量和合理用药,应建立系统的含量控制标准,本研究为此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38.
斩龙剑与龙胆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斩龙剑,别名草灵仙、草龙胆龙胆草,文献均以斩龙剑为正名,宁夏六盘山区群众长期以来采挖其根及根茎,称“龙胆草”而作龙胆使用,也普以“龙胆草”为名收购,斩龙剑其来源、性状、成分及功效均与正品龙胆不同,因此,对二者性状、显微、理化进行了比较鉴别,为临床正确使用和鉴别药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9.
1993年 10月~ 1998年 7月 ,我院以中药龙胆泻肝汤为主治疗带状疱疹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15 6例带状疱疹均为本院门诊患者 ,随机分为龙胆泻肝汤组 (观察组 )及青霉素组 (对照组 )。观察组 96例 ,男 70例 ,女 2 6例 ;年龄 2 5~ 6 6岁 ,平均 46岁 ;病程 6~17d。对照组 6 0例 ,男 5 1例 ,女 9例 ;年龄 2 3~ 6 2岁 ,平均 43岁 ;病程 10~ 2 0 d。两组年龄、性别、病程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具有可比性。1.2 临床表现  15 6例患者中 ,胸肋部及腰部为常见发病部位 ,发病季节以 5~ 11月为多见。皮损…  相似文献   
40.
张某,男,40岁。主诉右下胸部起水疱,伴疼痛1周。现病史:1周前右侧胸部开始疼痛,继而起红斑及水疱,成簇地出现,从前胸蔓延到后背,剧烈疼痛,夜不能眠,口干口苦,大便秘结,3日未行,尿黄而少。查体:右侧胸部7、8、9肋间及背部可见散在密集成群绿豆大小的水疱,基底部紫红色、充血,水疱周围呈轻度红色浸润,部分疱疹破溃、糜烂,舌红苔黄腻,脉弦滑。中医诊断:蛇串疮,辨证属肝胆湿热内蕴,气滞血瘀。西医诊断:带状疱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